第一志 一百零一子重临,太平萧索风云起7 - 一百零一个神怪故事 - 博志
话说德吉罗汉收了杜村为徒后,每天为他宣讲天理大道,妙演万法精微,真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在这小小的洞府中,浩瀚的大道乘法汹涌地冲击着杜村,杜村资质本是万古无有之高,得此超然老师的传授,自此日益脱胎换骨,了悟非常,直如天人。不知不觉,七年过去,“道”字三百六十傍门,杜村悉已熟习,与七年前不同,杜村现已悟彻真妙理,本合归元神。
一日,德吉罗汉取出一敕书道:“我徒,你随为师已七年有余,你全心修道,去除凡心,得窥大法,觉证宇宙,只是你情事未断,魔障犹在,未得以修成大职正果。今奉上苍之名,以我之身,特封你为中央崇圣地光大帝,为地仙之首,尔其钦哉。”说完,德吉罗汉把敕书往天上一抛,敕书化作一道金光冲天而去,在天空分裂成无数道金光,向四周散去,这是在向天地间的神佛仙昭告敕封杜村为地光大帝一事。
德吉罗汉又道:“你学道七年,悟道之深,便已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神佛仙,这是你天资使然,不足以让你成为令人信服的神仙,你之所以如此聪慧,这是上天宠爱你,上天之所以宠爱你,是因为你将要肩负着非同一般的使命,因而你需外出游历修行,寻找属于你的使命,或许将来,你不只是地仙之首。但既然你现在职为地仙之首,而天地间地仙众多,其中许多戾气未去,利心犹在,你要时刻警惕,不少人在觊觎着你的位置。杜村,你可听懂为师的话?”杜村叩拜道:“师父,弟子明白!”德吉罗汉道:“那就好,去吧,我徒!”说完,随手一推,把杜村送出了待了七年的洞府。
经过七年的大道洗礼,如今杜村眼中的天地和当初已然不同。杜村唤来祥云,面露微笑,随意择了个方向,便驾着祥云远去。驾驶了三千里后,杜村朗声而道:“几位道友跟了在下这么久,是想请在下喝茶呢还是喝酒呢?尔等乃是修道之人,原来还需五谷俗物饱肚,而今日又兴起雅致,在下便陪道友共饮一杯。”
杜村一出洞府,旋即发现有三人在暗中窥伺着自己,便带着他们兜兜转转了三千里,这话自是在嘲讽跟踪他的三位道人,修为平平,只不过比凡人略高一点。话语一出,果然有三人现身在杜村身后,俱是非常俊俏的人物。中间一道人拱手说道:“我们三人一在黄眉山索离洞中修行,一在高庆山救苦门下修行,而我乃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之侄,如今栖身在西牛贺州五庄观道场中,享受五庄观观主般的待遇。”
杜村轻轻笑了一下,并没有过多的表示。那人又说:“今日我等收到敕书,俱异常惊讶,德吉罗汉?没听过!地光大帝?没听过!但是道友你才修道七年,而我等修道千年,你怎么敢说,你是我们地仙的头儿呢?”杜村再笑了一下才道:“皇帝乃人间之主,我听闻人间的皇帝不过是十一岁小儿,难道你要让皇帝退位,换作全国最老的老父来当皇帝?还是说,给你们这群连妒忌心都没除的人来当皇帝?”杜村已经修得五神通,并正修行第六神通,五神通中有天眼通和天耳通,利用这两神通,杜村片刻间便已知尽人间事,杜村又道:“小儿能当人间皇帝,在下能当地仙之首,看的不是岁数,而是天命!”
三位道人齐声道:“那我就看看你这小儿天命有多深,福祉有多厚。”说完,他们纷纷祭出自己的法宝,一个乃是霹雷鞭,一个乃是飙风扇,而自称镇元大仙侄子的道人,祭出了一把长木剑。杜村虽然没接触过什么法宝,但是一眼就看出,三个法宝中,就那把木剑最为厉害。
三个道人,各施法宝,一个挥舞霹雷鞭降下玄雷,一个煽动飙风扇生起厉风,而手持木剑的道人却什么也不做只是定定立在空中。
杜村一笑,自他大道初悟,法术初成之后,都没有施展过,今天正好试试身后。杜村念动法诀,对持霹雷鞭的道人用了雷诀,强他千倍万倍的玄雷轰轰落下,把敌方如小虫一般的玄雷吞噬,四方苍穹陷入一片可怖之中;杜村对持飙风扇的道人使用了风诀,强他千倍万倍的厉风萧萧生起,把敌方如呼吸一般的厉风割裂,八面山野碎成一片茫然之象。两位道友被吓呆了,想不到自己的千年修为,再加上奇异法宝,竟比不过一个初入茅庐,手无寸铁的小儿。手持木剑的道人本来对自己的修为颇感自信,但看到天地破碎的惨淡景象,心中也惊骇万分,他故作镇定,心中暗道,他果真厉害,比我强何止一点,如果我能抢得他的修为……道人心中盘算着计划,表面却道:“这位道友果然好不厉害!修为确实在我们三人之上!我们甘拜下风。”
杜村见三人如此,便收了法术,拱手作揖道:“几位道友,今日彼此切磋,还谢几位承认。”木剑道人也拱手回礼道:“恭贺道友修得无上神功,我们三人冒昧打扰,请大仙原谅。我们三人这就告辞。”这道人刚一说完,杜村就竟然发现脚下有异样,他低头一看,竟有一些奇怪的枝条从自己的腿上长了出来,并不断生长并缠绕自己的双腿,杜村还感觉到这些奇怪的枝条正允吸着自己的修为,他这才明白,原来这是手持木剑的道人所施的法术,他口中所说的认输之类的话语,不过是让自己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