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突厥葬礼 - 大唐隐王 - 妹妹猴
童钱和云罗娘唠了不短的时间。也不见李承训回來。不由得心焦。起身便向外走去。“大娘。我去看看我家主人。怎地还未回來。”
云罗娘立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见李承训从外面进來。始才松了口气。“那不打扰你们了。”说着。便低头退了出去。
李承训笑笑。安抚了一番童钱。说自己肚子痛。翻來覆去的去厕所。现在好多了。
二人便继续一边闲聊着。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看着可汗府内的迎來送往。
午时刚过。來府内吊唁的达官显贵渐渐多了起來。一个个器宇轩昂。锦袍玉带。
中书省的内史侍郎來了。门下省的黄门侍郎來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來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侍郎來了。甚至四方馆的各国使者也派了代表过來。
看來。这是皇帝有意安排的。怕寒了那些外臣的心。因此有意把这葬礼办得热闹些。这样也好。场面越大。越乱。对于李承训要进行的事情越有利。
未时刚过。府门外一阵骚动。李承训见一队官军当先进來。随后是阿史那云罗和一个太监。
“阿史那家人接旨。”那太监立足于院中。双手高举圣旨。
“番民接旨。”阿史那云罗。从那太监身后的跨步出列。面对着圣旨屈膝跪倒。同时。他的母亲也从厅堂里碎步出來。与他跪在一起。
“咦。”传旨太监道了声怪。“怎么不见老夫人來接旨。”
“祖母年事已高。听闻噩耗。便昏厥过去。至今未醒。”阿史那云罗答道。
“算了。”这太监语气柔和。那腔调真如那小娘子般柔腻。“杂家來时。皇帝说了。体念阿史那氏年高力衰可免跪接旨。如今她不在。你们便代为传达吧。”
“是。多谢公公体谅。”云罗的母娘叩头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追赠阿史那咄禄。为归义王。谥号为“荒”。准其孙之请求。以突厥礼将其于今日火化。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允其孙阿史那云罗携归义王骨灰归葬故里。钦此。”
“谢陛下恩典。万岁!”阿史那云罗和他的母亲齐声拜谢。
宣旨太监这时又道:“皇帝让杂家和这二十名侍卫一路护送可汗西行。不知咱们能为小兄弟做些什么。”
阿史那云罗双手接过圣旨。闻言一怔。“公公。咱们是要向北回归草原。怎么西行。”
这话倒闻得那宣旨太监一愣。随即想到与突厥孩子说这话。他当然不懂。于是解释道:“小兄弟。这个。就是皇上让咱们帮着可汗火化的事情。不是真正的向西走。”
阿史那云罗还是不很懂。但明白了最重要的两层意思。一个是他们要帮忙。另一个是不跟着他们走。
可汗府的确人员凋敝。即便算上管家。也才三个男仆。两个女仆。都是突厥人。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但他却借口汉人不了解突厥习俗。而并未用他们做事。
宣旨太监见说。正乐不得在一旁看热闹。而不愿管事。“那好。那咱们就护卫着可汗好了。”
阿史那云罗知道这太监定是奉了皇帝命令。不待葬礼完成。是无法回去复命的。也不再理他。收好了圣旨后。便开始准备最后火葬的用物。
仅仅过了半个时辰。云罗和三个突厥仆人已把颉利可汗的棺材装在了马车上。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而自己则也骑了一匹小马。出发前。把象征着突厥勇士的弯刀高高举起:“皇帝恩准祖父魂归故里。启程。”
“嗬。嗬。嗬。”三个突厥仆人齐声高喝。他们虽然人少力单。但那声音清朗高耸。好似面对着千军万马正枕戈待发。
李承训不由得一阵肃穆。也缓缓出了茶房。眼看着阿史那云罗指挥着三个仆人。牵着马车。缓缓走出了院子。
“走。帮人帮到底。”他带着童钱。紧随其后。
沒想到。颉利可汗活着的时候。寂寞潦倒。可这死了倒是有了风光大葬的派头。
随着灵车的经过。有不少路人顺便加入其中。Www。。com当然这里面的人大多是看热闹的。
这送葬的人越聚越多。多雾越來越大。浩浩荡荡地出了东城门。然后一路向北。直到渭河边上才停了下來。
那里早有一块区域搭起了木架。放置好了干柴。
这架子搭得很特别。并不高。离地约有五尺。大小刚好能架住颉利可汗的那口棺材。显然。这是早就有人在此按要求准备好的。
队伍停了下來。那些跟随过來送葬的百姓也开始乱了起來。还别说。皇帝派來的那二十个侍卫还真派上了用场。他们围成了一个圈子。把看热闹的人拦在外面。而后钢刀出鞘。一阵比划。周围纷乱的人群顷刻间便秩序井然。
阿史那云罗指挥仆把吉利可汗的灵柩从马车上卸下來。但沒有放到木架里面。而是放到了木架旁边。
然后。他又一言不发地回身又回到马车旁。把车辕从那匹拉车的瘦马身上车卸了下來。牵着这马再次回到那木架旁
自始至终。他的眼中都透着凝重、悲凉、无奈与愤恨。完全不像是个十几岁少年的情结。他用手慢慢地抚摸着马颈。然后轻轻的趴在瘦马的耳边。 “兄弟。陪着爷爷上路吧。”
瘦马前蹄踏地。鼻孔中“灰灰”地打着喷气。低头在他身上亲昵的蹭着。眼中竟隐隐含着泪光。
马是通灵性的动物。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似乎已知道即将到來的恶运。而再做最后的努力。可这是宿命。难以改变。
突然。瘦马轰然倒地。沒有悲鸣。有的只是越來越低的啜泣。随着眼中最后一滴泪的坠落。沒了生气。
云罗拔出马颈上的弯刀。带出一抹血涌。洒得他头脸都是。
这时。那三个突厥仆人已然打开颉利可汗的棺材。待云罗走过來后。四人合力把他抬到那马的尸体旁。
云罗神色凝重。沒有悲伤。沒有泪水。他让那三个仆人站在一旁。自己一个人小心翼翼的把吉利可汗的身体用绳索固定在那马上。
围观的群众从未见过如此场面。都觉稀奇。指指点点讨论不已。而李承训却是知道这突厥人的葬礼习俗。
突厥人在尸体火化时。既不似氐、羌族只将尸体“聚柴薪而焚 之”。也不似鲜卑、乌桓将尸体土掩而仅将器物烧葬。他们把死者生前所乘坐过的马匹及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器物与尸体一起带到现场。“置尸马 上”。让死者如生时乘坐之姿。
这便是史书上记载的:“乃择日取亡者之所乘马及经服用之物并尸俱焚之。”中关于火化的习俗。
至于其中“择日”。说的是突厥人信仰、 观念中十分看重天时吉凶。为了于事有利。他们往往通过占卜方式來选择一个合适吉利的日子。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这便是阿史那云罗特别入宫请旨。执意要今日火化的缘由。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皇帝自无理由不答应。
阿史那云罗已把吉利可汗绑缚在死去的瘦马上。然后。那三位突厥仆人。便把周围贮备好的高草都扳移过來。堆在架子四周。慢慢覆盖住颉利可汗和那马的尸骨。
做完这一切。身穿传统突厥人服侍阿史那云罗。翻身上了他來时骑乘的另一匹马。挥舞着马刀。围着柴堆。驱马奔跑起來。嘴里还嗨嗨喝喝的叫嚷着。
四周的侍卫及看热闹的百姓被这突如其來的变故吓得连连后退。而阿史那云罗似乎并不顾及这些人死伤。仍是按照自己的圈子路线。策马狂奔。
“嗨。嗨。嗬。嗬!”
起初。是云罗和那三个突厥仆人随声附和。及至后來惊恐的人群明白这又是突厥人的习俗后。便也跟着叫喝起來。那声势一层层加重。竟是把现场衬托得肃穆热烈起來。
阿史那云罗越跑越快。好似平地刮起的小旋风。弄得地上尘土飞扬。迷得众人眼花缭乱。整整一刻钟过去。他才停了下來。一人一马都是浑身大汗。喘着粗气。
这是突厥火葬文化的又一特征。《隋书》突厥传中有“绕帐号哭”之载。说的是。哭祭者骑着马。绕着逝者的帐篷哭号。及至绕帐一圈至帐门之时。便勒缰下马。对 着死者“以刀划面”。
当然。这里沒有帐篷。只有灵柩。阿史那云罗也不只跑了一圈。更未以刀划面。可以说一切从简了。除非是突厥风俗的内行专家。否则谁也看不出假來。
“爷爷。走好。”云罗跪在地上。郑重地向颉利可汗磕了三个响头。而后果断的起身。拿过已经引燃的火把。向柴堆仍了过去。
“呼。”的一下。烈火瞬间燃烧起來。由于洒满了松油。熊熊烈火在燃烧时。不时的腾出突爆的烈焰。并且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三个突厥人默默的向内添加木柴。始终维持着大火燃烧不熄。
太阳即将落山。火葬仪式终于结束。围观的看客们早已相继离去。唯有始终跪在火堆前的阿史那云罗等五人始终一动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