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刹芳华远 - 拈花一笑 - 小锶
    一刹芳华远
    ――小锶作于2003
    ――怀念一代巨星梅艳芳
    她的脚步已远。
    想看到她,只能在电视里,重播的颁奖晚会,有着她无与伦比的风姿窠。
    或许,她不算太美,可是她一站在舞台,她就是独一无二的皇后。
    我怀念,这香港一代的巨星旆。
    想起她初出道时,简单叫人惊艳。
    她的舞姿,她在台上的一举一动,是无比的高贵大方,她为舞台而生。
    然而,不知何故,她逐渐憔悴,越来越瘦。
    或许,她太专注工作,或许,她缺少感情的滋润。
    想起她的《封面女郎》:“……IJUSTWANTTOBE,BEASIMPLEGIRL,共情人漫长大地上看夕阳,多么的想,抛开千片惆怅……”
    相信,这首歌是她心声。
    她喜欢做个女人,像她的〈女人花〉:“我有花一朵,藏在我心中……”
    很喜欢她充满女人味的歌。
    〈夕阳之歌〉更充满一种大气的风度:曾遇上几多风雨翻,编织我交错梦幻……
    然而,她的歌声,她的风姿,我们只有在回忆里看。
    2003年,香港乐坛一片愁云惨雾,失去了张国荣和梅艳芳,这两位甚至可以流芳百世的巨星。
    梅艳芳死于子宫颈癌。
    我相信,这可能与她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有关。
    只是太可惜了,一代红颜。
    如今,我们放眼整个乐坛,不止香港,甚至中国,台湾,还有可以与她一比的巨星吗?
    我找不到。
    一刹芳华,已经飘远。
    问题女人
    ――小锶
    有时,我觉得我真是问题女人。
    我把我网络中的遭遇说给我老公听,他很反感,开玩笑说:“你为什么这么多是非?把你嫁给洪七公算了,他隐居深山,不会有任何瓜葛惹到你。”
    我说:“多是非,是因为别人妒忌我。”
    老公说:“不上网不是可以了?”
    我说:“我上网写东西,是为了把心中的感觉说出来,给自己作品一个存放的地方。”
    可是,不明白我为什么总出名,不论在白鹿,乐文,还是现在的西陆。于是,妒忌的苍蝇上千飞来。
    曾经写过一篇《永远的女主角》,在西陆了,那是我确确实实的心情写照。
    树大招风,我却不愿意这样。
    偏偏很多贱人不识相。
    在西陆,地头太多了,垃圾也特别多,个个妒忌我人气高,拼了命的要把我赶出去。
    更可气的是,西陆上的昏君为了抚慰他们,居然删除我[小锶]的ID。
    我只有冷笑。
    我的留住美丽不再,换为维护美丽,誓要抗争到底,站长换了我另一名号[蝶衣飞飞]。
    我受不了这口气,我已向网络警察投诉。
    今天,我决定不去灌水,让他们骂个够去。
    像若云姐说的,他们是狗急跳墙了。
    我在看一出闹剧。看猴戏。
    我这个问题女人,只因为太重侠义,看见什么不满就跳出来说。
    我本德狂侠女也。
    喜欢元曲
    注:小锶作于未了解元曲之前,后来发觉,元曲更着重平仄规律。
    喜欢元曲,喜欢它那种接近百姓的风格,喜欢它的纯真自然。
    元曲没有宋词那种过于雅致的感觉,元曲更接近于生活,唱出了百姓的喜怒哀乐,而又朗朗上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实元曲本就是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它承继了押韵的风气,只是平仄方面没有像宋词那么计较,而且除个别调子有固定格式,一般加字减字是随意的,就不像唐诗宋词没一种都有固定句式。只是元曲对押韵要求更高,有的作品甚至一韵到底。
    简单地说,元曲,只是简单的一句还是两三句,却通篇连韵,读来朗朗上口。有的甚至很直白,很口语化,这就是元曲。
    我喜欢创作元曲多于宋词,真的,我讨厌宋词那种死按平仄,更多时候缚住了思路的发展。而元曲,我可以一下子就写得出来了,因为我本身就连新诗也极喜欢押韵,对于这元曲的一般要求通篇押韵,对于我是小菜一碟。
    应该来说,只要你写下来的调子很顺,让人读起来像唱歌一样,那么你写元曲就有根底了,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很多元曲是从元剧中选出来的,一句元曲就能让你了解作者的一种心情,如著名的关汉卿、卢致、马致远,都是元曲大家。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剧中的极品,里面许多经典句,抽出来,就是一首极妙的元曲。
    如这一首《碧玉萧》--
    席上尊前,衾枕奈无缘。柳底花边,诗曲已多年。向人前敢言,自心中祷告天。情意坚,每日空相见。天!甚时节成姻眷。
    完全是一个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口吻,然而读来却感情真意切,感同身受。
    而张可久的这一首更妙,完全是闺中乐趣。《山坡羊?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少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完全是一个熟睡中的美少妇,刚被惊醒后的娇态,她正在做春梦,却想不到被小丫鬟吵醒了,于是这个场景,在张可久的笔下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而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却是另一番景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句句写景,层层叠加,有哀景,如"昏鸦、瘦马、夕阳",更衬托了断肠人,而暖景"小桥流水",却更从反面刺激断肠人,引发了浓浓的乡愁。一正一反,构成了绝美之元曲,而这一首,也成了千古绝唱。
    喜欢元曲,因为我喜欢唱歌,我认为,歌词和宋词元曲都是相通的,君不见,有多少名作被弄成歌词而千古唱颂?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还有很多很多。
    喜欢元曲,甚于宋词,因为我更喜欢自由,更喜欢元曲的无拘无束。
    最爱女主角
    ――小锶
    《最爱男主角》登出后,很多人很喜欢,四个男主角都有人喜欢,不过其实我最爱的男主角,应该是《德狂侠女》的正牌男主角,可惜我至今还未确定是谁。
    那么,我就再来数我的最爱女主角吧,第一位当然是小锶的货身--德狂侠女柳如锶。
    第一位,德狂侠女--柳如锶。我会花我最大心血,塑造柳如锶这个人物。她是我的化身,活泼聪明,美丽大方,有才气更有傲气。她敢爱敢恨,这一生爱她的人很多,她也会花心,可一旦遇到真爱,她必会一心一意地对他。她也有仇人,因为有很多人妒忌她,而她也将锄强扶弱,面临很多挑战,甚至九死一生。遗憾的是,我至今未想好,那个英雄人物来和她配成一对。也许她遇不到,就会终生孤独,像《白发魔女》的练霓裳。这可能也是我的结局。
    第二位,白发魔女--练霓裳。练霓裳这个悲剧人物,当年曾令我感怀流泪。真正的红颜多薄命。如此的美貌,如此的武艺高强,傲视江湖,一生行侠仗义,潇洒人间,可要命的是,她爱上了一个儒夫卓一航。为了他一夜白发,孤独终老,牺牲了幸福,也牺牲了一生真爱。但愿我的柳如锶,不要落得如此下场。
    第三位,蓬莱魔女--柳清瑶。这是梁羽生笔下《狂侠天骄魔女》的女主角。其实小锶在《德》中姓柳,就是因为我喜欢柳清瑶这个角色。蓬莱魔女,她的绰号本是蓬莱仙子,因为美如天仙,如天上仙子堕凡尘。只是她一遇到坏人,下手绝不容情,手狠手辣,所以人们唤之为魔女。她很优秀,爱她的人有很多。最优秀的有两个,笑傲乾坤华谷涵和武林天骄檀羽冲。两个都很帅,对她很痴心,都有文才武略,都是武林奇侠。柳清瑶最后只选取了一个相伴终生,就是笑傲乾坤华谷涵。因为华谷涵是汉人,可以和她志同道合,共同作战,而檀羽冲是金国贝子。柳如锶是聪明的人,她懂得选择谁会令她更幸福,事业更上一层楼。而我最欣赏的,是她的专一,她的决断,一剑就挥断多余的情缘,一生只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