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魂2 -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 - 笑藏刀
凤翔府的少尹王鲔,是礼部侍郎王凝之的叔父。 王鲔十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孩童们在果园竹林里玩耍,看见粪堆里有两只死人头骨,就让小仆人找了块干净地方埋了,并摆了酒饭祭奠了一番。
后来连着几个阴天,王鲔忽然听见窗外有异样的声音,就问外面是谁。
只听窗外说,“我们被你救出了污秽间,实在感激不尽,不知该怎样报答你,唯愿今后随时听你指使,以后只要你有什么祸事,我们会听到声响就来到你面前报答你。”
这样过了几年之后,王鲔就和精灵们混得十分熟了。
当时任度支使的崔珙和王鲔志趣相投,是很好的朋友。
一天晚上,崔珙留王鲔喝家酿的酒,喝到高兴时,崔珙说,“我这里有一个歌妓唱得不错,我叫她来唱一首给咱们助兴吧。”
说罢就让人把歌妓叫来。
但好半天那歌妓也没有来,崔珙就到后面去看,回来对王鲔说,“她梳装刚完事,觉得心口痛,说喝口水就来。”
崔珙坐下以后,王鲔就对他描述那歌女的衣着和长相,崔珙很奇怪,就问王鲔怎么会知道她。
王鲔说,“刚才我看见她穿着红绫短衣,骑着一匹马走了。”
话刚说完,崔珙的仆人就来报告说那歌妓中了邪突然死去。
崔珙听说后非常难过。
王鲔就私下对他说,“你拿一只白牛头和一斛酒来,我也许能救活她。”
崔珙立刻叫手下的人快分头去找。
恰好度支所里有头白牛,就出了高价买了来杀掉,很快把白牛的头送到崔珙家。
王鲔就让把那死去的歌妓抬到净室的床上,前面放了一大盆酒,盆上横了一块板子,把白牛头放在板上,摆上供桌烧上香,把门关得严严的,并告诉崔珙在门外专心守候,晨鼓一响,听见牛吼叫声,就立刻把门打开,歌女就能复活了。
交待完之后王鲔就走了。
天亮时晨鼓一响,果然那牛头吼叫起来,忙打开门看,见歌妓已能微弱地喘气,那盆酒全干了,牛的两只眼鼓起了老高。
过了几天后那歌妓才能说话了。
据她说,那天晚上梳装刚完,就有人催着召见,她出门后骑上了一匹马,跑了几里地后,见一座华丽的府宅内正大摆筵席,座中都是穿红衣紫衣的少年,看见她来了十分高兴,把她请到歌妓的席位上坐下。
大家正在欢笑饮乐时,忽然听见有人大声呼喊,声音震得满院都起了回音,座上的人们大惊失色,歌妓和乐队也停止了演唱。
顷刻间,只见一个身高一丈多的牛头怪物,手拿着一把戟来到院中,大伙吓得四散而逃,只有她没动地方。
那牛头怪物把她领到台阶前,背上她就走。
走了十几步,她突然觉得躺在屋里床上,就醒来了。
崔珙后来偷偷问王鲔倒底是怎么会事,王鲔始终没有说出来。
「原文」凤翔少尹王鲔,礼部侍郎凝之叔父也。
年十四五,与童儿辈戏于果园竹林下,见二枯首为粪壤所没,乃令小仆择净地瘗之,祭以酒馔。
其后数夕阴晦,忽闻窗外窸窣有声,良久问之,云:“某等受君深恩,免在芜秽,未知所酬,聊愿驱策。尔后凡有吉凶,肸飨间必来报。”
如此数年,遂与灵物通彻。
崔珙为度支使,雅知于鲔。
一夕,留饮家酿,酒酣稍欢,云:“有妓善歌者。”
令召之,良久不至,珙自入视之,云:“理妆才罢,忽病心痛,请饮汤而出。”
珙复坐。
鲔具言歌者仪貌,珙怪问之。
云:“适见一人,著短绫绯衣,控马而去。”
语未毕,家仆报中恶,救不返矣。
珙甚悲之,鲔密言:“有一事或可活之,须得白牛头及酒一斛。”
因召左右,试令求觅。
有度支所由(“由”
原作“用”
,据明抄本改。
)甚干事,以善价取之,不逾时而至。
鲔令扶歌者,置于净室榻上。
前以大盆盛酒,横取板,安牛头于其上。
设席焚香,密封其户,且诫曰:“专伺之,晓鼓一动,闻牛吼。当急开户,可以活矣。”
鲔遂去。
禁鼓忽鸣,果闻牛吼。
开户视之,歌者微喘,盆酒悉干,牛怒目出于外。
数日方能言,云,其夕治汝既毕,有人促召,出门,乘马而行。
约数里,见室宇华丽,开筵张乐。
四座皆朱紫少年,见歌者至,大喜,致于妓席。
欢笑方洽,忽闻有人大呼,声振庭庑,座者皆失色相视,妓乐俱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