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龙脱险 -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 - 笑藏刀
京兆人韦氏,是一名门家的女儿,嫁给武昌的孟氏。 唐大历年末,孟氏与内弟韦生同时入选,韦生被授扬子县尉,孟氏被授阆州录事参军,分别上路赴官。
韦氏从夫到蜀地去,蜀道上不通车子,韦氏只好骑马。
跟着丈夫走到骆谷口中,忽然马被惊,她掉到岸下几百丈深的地方。
往下一望,黑幽幽的,没有让人能够到下面去的路。
孟氏悲号,全家恸哭,也不能怎么样,就设供品祭奠,穿丧服戴孝,舍她而去。
再说韦氏,她掉到大约几丈厚的枯烂树叶上,身上没有受伤。
起初好像闷死过去,不一会儿就醒了。
过一天,她非常饥饿,就拿树叶裹上雪吃。
往旁边一看,有一条岩缝,不知有多深。
她仰视掉下来的地方,像一口大井,按理说早该死了。
她忽然从岩谷中,看见有一点光亮像灯,后来还渐渐变大。
竟然是两点光亮。
渐渐近了,这才看清,原来是龙眼睛。
韦氏非常害怕,背着石壁而立。
此龙渐渐出来,有五六丈长,到了洞穴边,腾起身来从孔中飞出去。
顷刻间又看见一双眼睛,又有一条龙想要出去。
韦氏自己估计必死无疑,宁肯被龙伤害,等着龙将出去的时候,一下子就把龙抱住,跨到龙身上去。
龙也没理会她。
直接跃到洞穴之外。
于是就腾飞于空中。
韦氏不敢往下看,任龙愿意到哪就到哪。
好像是半天左右,她心里怀疑已经飞过万里,就睁眼往下看。
这条龙渐渐飞得低了,又看到了江海和草木。
她离地大约四五丈高,怕自己被龙背到江里去,就纵身 自己掉下来,正好落到深草之上,好久之后才醒。
韦氏已经三四天没吃东西了,气力渐渐疲乏,走路的速度极慢。
遇上一位老渔翁,老渔翁惊讶她不是人。
韦氏问这是什么地方。
渔翁说这是扬子县。
韦氏暗自惊喜,说:“这儿离县邑多远?”
渔翁说二十里。
韦氏详细地讲述了她的来由,又加上饥渴,老渔翁感到同情而又惊异。
老渔翁的船上有茶粥,就给她吃。
韦氏问道:“这个县的韦少府到任没有?”
渔翁说不知道到没到。
韦氏说:“我就是韦少府的姐姐,如果你能把我载去,到了县府一定好好报答。”
老渔翁把她载到县府门外。
韦少府已经上任多日了。
韦氏到门前,让进去报告说孟家十三姐来了。
韦生不信,说:“十三姐跟着孟郎入蜀地去了,哪能忽然上这儿来!”
韦氏让传话人详细地述说因由。
韦生虽然吃惊,也没有深信。
出来一看,他姐姐号哭起来,述说她的苦难遭遇,颜色萎靡憔悴,简直不可言状。
于是让她进屋休息,她不久也就平复了。
韦生始终有所怀疑。
后几日,蜀中的凶信果然到了,韦生心里这才开朗起来,才更加悲喜交加。
他酬谢老渔翁二十千钱,派人把姐姐送往蜀地。
孟氏悲喜无比。
几十年后,韦氏的表弟裴纲,贞元年中,还做洪州的高安尉,他亲口讲述了这件事。
【原文】京兆韦氏,名家女也,适武昌孟氏。
唐大历末,孟与妻弟韦生同选,韦生授扬子县尉,孟授阆州录事参军,分路之官。
韦氏从夫入蜀,路不通车舆,韦氏乘马,从夫至骆谷口中,忽然马惊,坠于岸下数百丈。
视之杳黑,人无入路。
孟生悲号,一家恸哭,无如之何。
遂设祭服丧舍去。
韦氏至下,坠约数丈枯叶之上,体无所损,初似闷绝,少顷而苏。
经一日,饥甚,遂取木叶裹雪而食。
傍视有一岩罅,不知深浅。
仰视坠(“坠”
字原阙,据明抄本补)处,如大井焉。
分当死矣。
忽于岩谷中,见光一点如灯,后更渐大,乃有二焉。
渐近,是龙目也。
韦惧甚,负石壁而立。
此龙渐出,可长五六丈。
至穴边,腾孔而出。
顷又见双眼,复是一龙欲出。
韦氏自度必死,宁为龙所害。
候龙将出,遂抱龙跨之。
龙亦不顾,直跃穴外,遂腾于空。
韦氏不敢下顾,任龙所之。
如半日许,意疑已过万里。
试开眼下视,此龙渐低。
又见江海及草木。
其去(“去”
字原阙,据明抄本补)地度四五丈,恐负入江,遂放身自坠,落于深草之上。
良久乃苏。
韦氏不食,已经三四日矣,气力渐惫。
徐徐而行,遇一渔翁,惊非其人。
韦氏问此何所,渔翁曰:“此扬子县。”
韦氏私喜,曰:“去县几里?”
翁曰:“二十里。”
韦氏具述其由,兼饥渴。
渔翁伤异之,舟中有茶粥,饮食之。
韦氏问曰:“此县韦少府上未到(明抄本无“到”字)?”
翁曰:“不知到未。”
韦氏曰:“某即韦少府之妹也。倘为载去,至县当厚相报。”
渔翁与载至县门。
韦少府已上数日矣。
韦氏至门,遣报孟家十三姊。
韦生不信,曰:“十三姊随孟郎入蜀,那忽来此?”
韦氏令具说此由,韦生虽惊,亦未深信。
出见之,其姊号哭,话其迍厄,颜色痿瘁,殆不可言。
乃舍之将息,寻亦平复。
韦生终有所疑。
后数日,蜀中凶问果至,韦生意乃豁然,方更悲喜。
追酬渔父二十千,遣人送姊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