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乾祐 -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 - 笑藏刀
翟乾祐是云安人。他眉毛重额头宽,眼睛大下巴方,身高六尺,手长超过一尺,每次向人作揖手都超过胸前。
他曾经在黄鹤山拜来天师为师,完全学到了来天师的道术。
他会呼吸吐纳之法,能书写箓符,在陆地上能治服虎豹;在水里边能治服蛟龙。
他躺卧的时候,往往头不靠在枕头上。
他常常谈论将来的事情,说的(内容)没有不应验的。
他来到夔州市上,对人说:“今天夜里有八人经过这里,应该很好地对待他们。”
这天夜里火烧了一百多家。
聪明的人说:“‘八人’就是个‘火’字。”
(天机不可泄露!
) 他每次入山,都有一群虎跟着他。
他曾经在江上和十几个人一起赏月,有人问道:“月亮里到底有什么呢?”
翟乾祐笑道:“随着我的手看看!”
于是人们便看到月亮的圆形有半个天那么大,那上面全是琼楼玉阁,好久才隐去。
云安井是个邑镇,坐落在长江的一个支流逆水而上三十里的地方。
离井十五里这一段,江水像镜子一样清澈,行船的人不必担心触到暗礁。
但是离江十五里的这一段,全都是险恶的滩石,很难沿这段小路上行。
翟乾祐考虑到商旅的劳苦,就在汉城的山上,筑了一个法坛,作法召唤,让群龙前来。
一共十四个地方的龙,都变成老人来到这里。
翟乾祐就把滩石如何艰险,如何让人劳苦对他们说明,让他们全给弄平坦。
一夜之间,风雷大作,有十四里水路全都变成平静的潭水,只有一个险滩没变,龙也没到。
翟乾祐又严厉地让神吏去追查。
又过了三天,来了一位女子。
翟乾祐就责备她的不应召。
女子说:“我之所以不来,是想要帮助天师您使您济物的功劳更大些而已。那些大富商,个个都财力有余。而那些出卖劳力搬运东西的人,财力都不足。云安的贫民,从江口肩负着东西运到井潭,以此赚钱维持生活的人很多。现在如果有利于轻舟渡过。平江没有任何危险,那么这里的贫民就没有地方帮工赚钱,就断了他们的衣食之路,发生困难的就多了。我宁肯让险滩险浪养活出卖劳力搬运货物的穷人,也不能让它有利于船只而保护富商。我之所以不来,道理就在这儿。”
翟乾祐认为她说得好,因此让龙们各自回去又把险滩恢复成原样。
一阵风雷之后,长滩如旧了。
(神仙喜欢折腾龙玩!
) 唐朝天宝年间,皇帝诏令他到京城去。
他受到皇上很隆重的接待,很优厚的待遇。
一年多以后,他又回到了故山,不久便得道成仙,飞升而去。
在这以前,蜀地有一个装疯的道士,俗号叫“灰袋”
,他就是翟乾祐晚年的弟子。
翟乾祐常常警告其他弟子们说:“不要欺负这个人,他的本事是我所不及的。”
疯道士曾经在一个大雪天,穿布裙冒着风雪走进青城山,天黑的时候到庙上求和尚让他住一宿,和尚说:“贫僧只有一件僧衣,天冷,此处恐怕不能保你活命。”
疯道士说:“能让我有一张床就足啦!”
到了半夜,风大雪深,和尚担心道士已经冻死了,过去一看,离床几尺就汽蒸如炉,疯道士在床上袒露着身子睡觉还淌汗。
和尚这才知道道士是一位异人。
天不亮他就不辞而别。
他多半住在村落里,每次住过人们就更相信他。
他曾经生过口疮,几个月没吃饭,那样子就像马上要死似的。
村里人一向认为他是神,于是就为他设了道家的斋供。
供散,他忽然起来枕到枕头上,对众人说:“你们看看我口里有什么东西!”
于是他就张开簸箕般的大口,五脏全都露了出来。
人们大吃一惊,行礼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只是说:“这些东西实在可恶!这些东西实在可恶!”
(五脏要吃喝用!
) 后来不知他到底怎样了。
「原文」翟乾祐,云安人也。
庞眉广颡,巨目方颐,身长六尺,手大尺余,每揖人,手过胸前。
常于黄鹤山师事来天师,尽得其道。
能行气丹篆,陆制虎豹,水伏蛟龙,卧常虚枕。
往往言将来之事,言无不验。
因入夔州市,谓人曰:“今夜有八人过此,宜善待之。”
是夕火烧百余家。
晓之者云:“八人乃火字也。”
每入山,群虎随之。
曾于江上与十许人玩月。
或问曰:“月中竟何所有?”
乾祐笑曰:“可随我手看之。”
乃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阙满焉。
良久乃隐。
云安井自大江溯别派,凡三十里。
近井十五里,澄清如镜,舟楫无虞。
近江十五里,皆滩石险恶,难于沿溯。
乾祐念商旅之劳,于汉城山上,结坛考召,追命群龙,凡一十四处,皆化为老人,应召而至。
乾祐谕以滩波之险,害物劳人,使皆平之。
一夕之间,风雷震击,一十四里,尽为平潭矣。
唯一滩仍旧,龙亦不至。
乾祐复严敕神吏追之。
又三日,有一女子至焉。
因责其不伏应召之意。
女子曰:“某所以不来者,欲助天师广济物之功耳;且富商大贾,力皆有余,而佣力负运者,力皆不足。云安之贫民,自江口负财货至近井潭,以给衣食者众矣。今若轻舟利涉,平江无虞,即邑之贫民,无佣负之所,绝衣食之路,所困者多矣。余宁险滩波以赡佣负,不可利舟楫以安富商。所(“所”原作“无”,据明抄本、陈校本改。)不至者,理在此也。”
乾祐善其言,因使诸龙各复其故。
风雷顷刻,而长滩如旧。
唐天宝中,诏赴上京,恩遇隆厚。
岁余还故山,寻得道而去。
先是,蜀有道士佯狂,俗号为“灰袋”
,即乾祐晚年弟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