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逍遥 -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 - 笑藏刀
戚逍遥是冀州南宫县人。 她的父亲靠教书来养活自己一家人。
逍遥十多岁时就好道,喜欢清静淡泊,不跟小孩一样贪玩。
她的父母也好道,经常做些积阴德的事。
父亲把《女诫》这本书交给逍遥,逍遥说:“这只是平常人读的。”
就拿来《老子道德经》读。
二十岁那年,逍遥嫁给同县的蒯浔。
她的公公、婆婆很残暴,常常用养蚕种田松懈懒惰作为理由责罚她。
而逍遥从早到晚把斋戒洁身修行当事做,一点儿也不把日常生计放在心上,蒯浔也屡次责备她。
逍遥禀告公婆,请求把她送回父母家里。
回到父母家,她的父母也逼迫她。
她终究认为自己不能做尘世的俗事,愿意独自住在小屋子里修道,来帮助公婆。
蒯浔和公婆都怀疑她,就把她遗弃在空室之中。
而逍遥只凭香火清水,绝食静想。
自己作了一首歌:“笑看沧海欲成尘,王母花前别众真。千岁却归天上去,一心珍重世间人。”
老蒯家和他们的邻里之人,都把逍遥看作妖孽。
他们在晚上听到逍遥室内有人说话的声音,到天亮后却只见逍遥独自坐着,他们也不惊讶。
又过了三天,早晨起来时,全家人听到房屋破裂的声音,象打雷一样,就跑去看,只见到逍遥所穿的衣服和鞋子在室内,他们仰视天空,看见半天空中有云雾鸾鸟和仙鹤,还有仙乐和女子乘坐的带帷幕的香车,色彩鲜明的仪仗罗列着,逍遥和众仙都在云雾中,清清楚楚地听到她告别的话。
蒯浔骑马飞报逍遥的父母,逍遥的父母来到后还能见到逍遥升天的情景。
城里城外的人都跑来观望,没有人不惊异感叹。
【原文】戚逍遥,冀州南宫人也。
父以教授自资。
逍遥十余岁,好道清淡,不为儿戏。
父母亦好道,常行阴德。
父以《女诫》授逍遥,逍遥曰:“此常人之事耳。”
遂取老子仙经诵之。
年二十余,适同邑蒯浔。
舅姑酷,责之以蚕农怠情。
而逍遥旦夕以斋洁修行为事,殊不以生计在心,蒯浔亦屡责之。
逍遥白舅姑,请返于父母。
及父母家亦逼迫,终以不能为尘俗事,愿独居小室修道,以资舅姑。
蒯浔及舅姑俱疑,乃弃之于室。
而逍遥但以香水为资,绝食静想,自歌曰:“笑看沧海欲成尘,王母花前别众真。千岁却归天上去,一心珍重世间人。”
蒯氏及邻里悉以为妖。
夜闻室内有人语声,及晓,见逍遥独坐,亦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