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陈惠虚 -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 - 笑藏刀

陈惠虚 -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 - 笑藏刀

  陈惠虚,是江东人。  他做僧人,居住在天台山国清寺。

  曾经和同伴游山,闹着要过石桥。

  石桥水峻苔滑,悬流万仞,深不见底。

  众人看见都吓得大腿打颤,没人敢走。

  独有惠虚很轻松地就过去了,取道上了石壁,到晚上也没有回来,和他一起游山的那些同伴只好舍弃他离去了。

  陈惠虚到石壁外面,发现有不太明显的小路,往前走逐渐地平坦和宽阔,终于到了宫殿处。

  那里花卉众多,繁杂,数不胜数;楼台殿阁连绵不断,大约有十多里。

  陈惠虚看见那正门上题写的牌匾叫作;“会真府”

  左门的牌匾叫做:“金庭宫”

  右门的牌匾上叫做:“桐柏”

  三门相向如鼎足并峙,都有金漆门楼洁白窗子,高百余丈。

进入那右门,门内的  西边,又有一座高楼,黄门,题写的牌匾叫做:“右弼宫”

  向周围看了看,有房子几千间,由弯弯曲曲的甬道相连,台阶都是由玉石砌成的,水道里清流激湍,处处美丽而有光彩,几乎就要让人流连忘返了,但是,没有一点人的踪迹。

  他又进了一座院子,看见有五六个青衣童子,相互看了看,边笑边说就离开了。

  陈惠虚再三问他们,他们答应说:“你去问张老。”

  一会儿,陈惠虚回过头来看,看见一个老头儿挟着拐杖拿着花走过来,这就是青衣童子说的张老。

  张老惊讶地说:“你是凡间俗人,怎么忽然到这里来了?”

  陈惠虚说:“经常听说过了石桥就有罗汉寺,在人世时常听到这里的钟声,所以来寻访,冒犯僧人,有幸相会,能够到这地方来,不知道罗汉在什么地方?”

  张老说:“这地方是真仙的幸福宫庭,天帝的下方府第,号称‘金庭不死之乡’。是修养本性的好地方,周围一百六十里。神仙右弼桐柏上真王君主宰这地方,这里列仙有三千人,仙王力士、童男玉女,各有一万人,是小都市的处所。太上在一年中三次降临此宫,校定全天下学道的人的功德品行的等级。这里是神仙的住所,不是罗汉的住所。王君,是周灵王的儿子,瑶丘先生的弟子,仙位是‘上真’  了。”

  陈惠虚说:“神仙可以学吗?”

  张老说:“积累功德,肉身升天,在于志向坚定持久罢了,你能够见到这幸福宫庭,也是有可以学的希望的。”

  陈惠虚又问说:“学仙从什么地方入门?”

  张老说;“内靠保神炼气,外靠服吃丹药。变化成仙,是神丹的力量。你不可以  在这长时间停留,上真恰好游东海,假如车骑卫队回来,上真遇见了,恐怕要有询问责备的。”

说完,就领着他,让他出门。

  走了十多步,已经在国清寺了。

  陈惠虚从这以后敬仰道术,爱好丹砂,虽然衣服损坏,鞋也破漏,但他不把这看做丑。

  只要听说有炉火炼丹采药的道士,就不怕路远,到他那去,丹砂的费用,那也就多了。

  晚年居住终南山捧日寺,年龄渐大身体也衰老了,但他的心情更迫切了。

  他有病卧床一个多月,瘦弱疲惫更厉害了。

、  一天,暴雨之后,有一个老头儿背着药囊进到寺里来,大声呼叫说:“卖大还丹!”

绕着走廊转了几回。

  众和尚都笑他,就指着有病的和尚陈惠虚的门,对老头儿说:“这个老头儿很爱好还丹,可以卖给他。”

卖药的老头儿高兴地到陈惠虚那去。

  陈惠虚说:“还丹,我知道这是好药,一剂多少钱?”

  老头儿说:“随你的能力办吧,表示一下就可以了。”

  陈惠虚说:“我老了,又有病,在床上困了一个多月,昨天僧次到了,我自己行动不得,托邻近的和尚代斋,得到一点儿衬钱,可以买到药吗?”

  老头儿拿了他的钱,就留下了几丸药,教给他服用的方法。

  陈惠虚就把药吞服了,老头儿才离开。

  众和尚一个接着一个来问,陈惠虚说已经买了还丹,把它吞服下去了。

  一会儿,很长时间的病都好了。

  陈惠虚在远处阻止众和尚说:“不要往前来,觉得有臭味,我的病好了,但是,要用一二件新的衣服。”

说完,跳身起床,架势好像飞跃,众和尚对他无不惊讶赞叹,有给他新衣服的,他拿过来穿上,忽然飞到殿堂的上面,但是,举止行动很舒缓,挥手向众和尚告别,冉冉升天离开。

  当时是唐朝大中十二年戊寅年,这年回桐柏观,和道士说获得道术的缘由。

  还说:“现在桐柏宫中,卖药的老头儿,就是张老呀!”

说完,隐去了。

  【原文】陈惠虚者,江东人也。

为僧,居天台国清寺。

曾与同侣游山,戏过石桥。

水峻苔滑,悬流万仞,下不见底。

众皆股栗不行,惠虚独超然而过。

径上石壁,至夕不回,群侣皆舍去。

惠虚至石壁外,微有小径,稍稍平阔。

遂及宫阙。

花卉万丛,不可目识。

台阁连云十里许。

见其门题额曰会真府,左门额曰金庭宫,右额曰桐柏,三门相向鼎峙,皆有金楼玉窗,高百丈。

入其右内之西,又一高楼,黄门,题曰右弼宫,周顾数千间,屈曲相通。

瑶阶玉陛,流渠激水,处处华丽。

殆欲忘归。

而了无人迹。

又入一院,见青童五六人,相顾笑语而去。

再三问之。

应曰:“汝问张老。”

须臾回顾,见一叟挟杖持花而来。

讶曰:“汝凡俗人,何忽至此?”

惠虚曰:“常闻过石桥即有罗汉寺,人世时闻钟声。故来寻访,干僧幸会,得至此境。不知罗汉何在?”

张老曰:“此真仙之福庭,天帝之下府,号曰金庭不死之乡,养真之灵境。周回百六十里。神仙右弼桐柏上真王君主之。列仙三千人,仙王力士,天童玉女。各万人。为小都会之所。太上一年三降此宫,校定天下学道之人功行品第。神仙所都,非罗汉之所也。王君者,周灵王之子。瑶丘先生之弟子。位为上真矣。”

惠虚曰:“神仙可学之否?”

张老曰:“积功累德,肉身升天,在于立志坚久耳。汝得见此福庭,亦是有可学之望也。”

又问曰:“学仙以何门而入?”

张老曰:“内以保神炼气,外以服饵丹华,变化为仙,神丹之力也。汝不可久住。上真适游东海,骑卫若还,恐有咨责。”

因引之使出门,行十余步,已在国清矣。

惠虚自此慕道,好丹石,虽衣弊履穿,不以为陋。

闻有炉火方术之士,不远而诣之。

丹石所费,固亦多矣。

晚居终南山捧日寺。

年渐衰老,其心愈切,寝疾月余,羸惫且甚。

一旦暴雨后,有老叟负药囊入寺,大呼曰:“卖大还丹!”

绕廊数回。

众僧皆笑之,乃指病僧惠虚之门,谓老叟曰:“此叟颇好还丹,售之可也。”

老叟欣然诣之。

惠虚曰:“还丹知是灵药,一剂几钱?”

叟曰:“随力可致耳。”

惠虚曰:“老病,沉困床枕月余。昨僧次到,自行不得,托邻僧代斋。得貥钱少许,可致药否?”

叟取其钱,而留药数丸,教其所服之法。

惠虚便吞之。

老叟乃去。

众僧相率来问。

言已买得还丹,吞服之矣。

顷间,久疾都愈,遥止众僧曰:“勿前,觉有臭,吾疾愈矣,但要新衣一两事耳。”

跳身起床,势若飞跃。

众惊叹之。

有新衣与之者,取而着焉。

忽飞殿上,从容久之,挥手相别,冉冉升天而去。

时大中十二年戊寅岁。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