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出征 - 凤鸾泣 - 盛世哀流年
奉昭定安九年,冬。
临近除夕,连降了几日大雪,地面积雪已然到了膝盖厚。繁荣鼎沸的圣都,较之以往,此时也颇显冷清。来来往往的行人都低着头,生怕不小心被积雪绊了步子,只有靴子踩在积雪上,发出的吱吱声不绝于耳。
不时有小孩的嬉笑打闹声穿来,隐约参杂着狗吠声。想来是哪家孩童在堆雪人,打雪仗。
就在人们都专注于身边之事时,一道男声倏然响起。
急报!急报!焦急嘶哑的声音在静谧的街道中显得尤为响亮。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城门处,伴随着声音一匹黑马疾驰而来,马上的男子身着单衣,脸上却密布豆粒般汗珠,身下的马儿早已经精疲力尽,此时早已力竭的马儿突然失去重心,前脚一跪地,整匹埋在雪中,口吐白沫的抽搐几下后便瘫着不动了。
马上的男子突如其来的大力抛向空中,就在男子即将坠地时,一道身影横空而出,长臂一伸,雄浑的内力喷薄而出,将即将坠地的男子稳稳托住。男子本力竭,落地时已然面色煞白,唇齿打颤。
待他敛神看清来人,慌忙‘扑通’一声跪下,哑声道“七皇子,边关祸乱,番邦来袭...”尚未说完,竟是生生晕了过去。
雍和殿。
承邦帝凝视下方臣子,冷声道“番邦趁我大雪受阻,大举来袭,众爱卿以为应当如何应对?”
众人面面相觑,胸中忐忑,一时间偌大朝堂鸦雀无声。
“皇上,臣以为镇国将军病逝后,无人执掌大军,群龙无首,方致蛮夷有机可乘。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依臣拙见,应推选新将军,一来可以稳固军心,二来抗击蛮夷。”说话的是右方为首的丞相蔡荣。
闻言,龙椅上的承邦帝笑了一声,道“爱卿言之有理,依爱卿之见,何人能胜任将军之职?”淳于烈面上带笑,眸子里却一片森然。
蔡荣能稳坐丞相一职,又岂是不识相之人,此刻见淳于烈并非真心赞同,转而改口道“新将军之人选,陛下自有定夺,微臣不敢妄自揣度圣意,方才忧心边关,一时食言,望陛下恕臣失言。Www。。com”蔡荣一席话,将他觊觎镇国大将军之意尽数敛去,换成忧国忧民一时失言,不可谓诡计多端。
闻言,淳于烈冷笑一声,才将目光从蔡荣身上移开。他不点破不代表他不清楚,朝堂中,大部分都以蔡荣马首是瞻。心中冷冷一笑,看来光丞相位置还满足不了这头老狐狸,竟然将手伸向镇国大将军的位置。
太子淳于弘懿见状,上前一步叩首道“父皇,儿臣以为,推选镇国将军一事可以容后再议,当务之急乃是击退蛮夷,捍我边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太子身系国家安危,实乃可嘉,那太子以为,何人能当此重任哪?”淳于烈见淳于弘懿上前,听闻淳于弘懿并没有继续提起推选大将军之事,而是以捍卫边疆为重,心中的怒气才渐渐平息。
“儿臣愿领兵出征,抗击蛮夷,为父皇,为百姓出一份绵薄之力。”淳于弘懿字正腔圆,铿锵有力道。
“皇上,臣以为不可,太子乃国之根本,身兼辅国重任。当下外敌来袭,太子更应当留在圣都,稳固国之根本。”出言的是兵部尚书赵明安,太子一派的拥护者。说话间,一双绿豆小眼却看向一旁的七皇子。朝中仍有部分人拥戴七皇子,身为七皇子的淳于云轩自然成了太子一派的眼中钉肉中刺。
淳于烈闻言,目光也从太子淳于弘懿身上收回,转而看向一侧的七皇子,淳于云轩。
淳于云轩眼中闪过一丝讥诮,对方一唱一和无非就是想将他推出去,此番一来,事情就变成,太子不领兵出征是因为身兼辅国大任,忧国忧民却无法抽身。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同样,代替太子出征的他,一旦抗击蛮夷失败,拥戴他一方的人不免心乱。成功击退蛮夷,这个镇国将军也轮不到他。
将眸中神色尽数敛净,抬头看向上方的淳于烈道“父皇不弃,儿臣愿领兵南下,抗击蛮夷,铲除祸乱,平定边关。”
淳于烈闻言并没有开口,仍旧打量着淳于云轩。太子一派却率先忍不住道“七皇子心系国家,乃皇上之福,天下之福啊。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一顿溜须拍马,淳于云轩只觉闷得发慌,心中的嫌恶更甚,好容易熬到下朝,一侧的淳于霖却是忍不住了。
“皇兄为何要应了下来,且不说南方祸乱,如今连日降雪,行军已是困难重重。到边关环境更为恶劣,他们分明是想把你推向火坑。”看周围大臣都已散去,早已按捺不住的淳于霖急急跟了上去,望着仍旧风轻云淡的淳于云轩,心下更是焦急。
“那如了他们意便是。Www。。com”淳于云轩回头笑道,看着略矮他一头的皇弟,眼眸中满是宠溺。这样的深宫中,人情冷暖看得淡了,得一真心相待之人,已是万般不易。
“怎能这样如了他们意,皇兄,我现在就去求父皇收回成命,让他派别人去边关。”淳于霖说罢抬腿就欲向淳于烈寝宫去,脚步尚未着地,便被淳于云轩拖着往外走了去。
“皇兄你放开我,我要去找父皇。”双手被禁锢,淳于霖只好开口大喊。
淳于云轩无奈,只得点了他的哑穴,将他带到无人处,轻声道“九弟你怎就糊涂了,现在你回去,父皇非但会收回成命,反而我们就变成出尔反尔之人不说,太子一派更会借机在父皇面前数落我等,我虽无意于皇位,却也不想你们因我受牵连。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淳于云轩说罢哑声一笑,道“何况,父皇本意即是让我去边关镇压,怎会轻易改变决定。”
他是皇子,皇子亲临边关平定祸乱,比任何一位大臣更能鼓舞军心。
况且,蔡相如今一手遮天,此次若让蔡相举荐之人前往边关,凯旋之时,蔡相必将联合朝中大臣上书嘉奖其举荐之人,如此一来,这镇国大将军之位便成了蔡相囊中之物,便无人能压制他。
而他,虽有人拥戴他,却无蔡相那般位高权重之人,淳于烈此番也是向假他之手,挫蔡相锐气,牵制蔡相罢了。
猜淳于烈能想到,他怎会想不到。淳于云轩说罢,见淳于霖神色黯然,显然已明了其中曲折,方才解开他的哑穴。赵明安此番无脑坏了蔡相大计,想来命不久矣。
翌日,天尚未全亮。
练兵场外,守卫的将士趁着无人,三三两两絮叨打发闲时。
“你听说了吗?这次领兵的是七皇子。”士兵甲将手中的兵戬放在身侧,对着手哈了几口暖气,向身侧的士兵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