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这货真的挺冤 - 史上最牛中介所 - 东北大狼王
小马哥是一时气愤填膺,才脱口而出。没想到自己一张嘴就害的两个忠心耿耿的仆人自刎身亡。
现在老夫人让他尽管说话,他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老夫人呵呵一笑:“马先生既然不想说,那老身就说说。夫君赵奢,曾经是一个田部吏,掌控着我赵国很多钱粮的征剿。他做的事儿就要求他必须谨小慎微,任何马虎都会铸成大错,从那个时候起,小心谨慎已经成为了家规,就是到后来大王恩泽,将夫君封为马服君之后,夫君也不敢忘却。所以先生刚才看到两个仆从为了能够严守秘密自刎堂前,一点儿也不用感到意外,这恰恰是他们最好的解决办法。任何忠贞的家臣,都没有死人更会保守秘密!”
几句话老太太说的云淡风轻,小马哥却感到后背发凉。
曾经认为赵括的母亲深谋远虑,睿智祥和,至少应该看上去就是一个慈祥的老人。
在小马哥看到老太太的第一眼之后,还真的有这种感觉。
可是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小马哥不得不承认,原来眼睛真的是可以骗人的。
看着小马哥的视线,老太太的眼光非常柔和。
死了两个家臣之后,她好像又恢复了之前慈祥的模样。
“田单将军曾经和夫君谈军事,老身不懂。但是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老身也能够明白他们争论什么。田单将军说他很佩服夫君,只是让他唯一感到有些感觉夫君不足的就是每次打仗,夫君都会动用大量的军队。以少胜多从来就不是夫君的选择。马先生看样子你也是知兵的人,你知道夫君是怎么回答田单将军的么?”
马野心中好笑,知兵?
自己知什么兵啊,不过就是一个匆匆过客而已。
不过赵奢田单答对小马哥还真知道,不由得脱口而出:“千家之城,万家之邑相望!”
田单认为马服君带兵数量过多,取胜在情理之中。
赵奢却回答他,从前时候,诸侯国林立,芝麻点儿大的小国到处都是。
因此三两万人马就灭了一个国家的事儿经常发生,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天下只剩下了七个诸侯国。
数千数万人的城池到处都是,这个时候你还想要靠三两万人围城,并且将城池攻打下来,简直就是痴人做梦。
三两万人扔到攻城战中,连一个城角都围不住。
就算不围城,打野战,几万人也无法完成对敌的包围,那也会让胜利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赵奢很喜欢打相对稳妥的围攻,这也是他的性格所决定的。
在阏与之战中,赵奢第一时间就掌控高地,居高临下和敌人作战被他利用得淋漓尽致。
谨慎和借势几乎已经成为了马服君赵奢最高的追求了。
小马哥随口就说出了当初赵奢的回答,老太太的眼中难得的露出了些许骄傲和赞赏。
“不错,夫君有这样的性格特点,你觉得我儿赵括会不受他父亲的影响,贸然出兵么?”
“呵呵,老夫人,请恕我直言。赵括将军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不假,但是在作战风格上,他们两父子还真不一样。赵奢将军更倾向于稳重,而赵括相比起来就有些年轻了,更喜欢激进一些的打法!”
后世对这两父子早有评论,小马哥也不算是无的放矢。
其实老太太说话小马哥也听明白,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辩解。
说明长平之战的失利并不是儿子的过错,赵括的战斗水平绝对没有问题。
尽管小马哥也明白,长平之战赵括放弃了之前廉颇防守大计,转而改成了进攻,其中一定有赵孝成王的影子,不够赵括身为主将,想要把自己的责任摘出来,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此行小马哥的确是为了给赵括平反才来的,但是不等于他瞪着眼睛说瞎话。
有能力就是有能力,没有本事,说破天了也同样是没有本事。
看到老太太还要张口辩驳,小马哥笑着摆了摆手:“这个不用争论的,用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来说,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谁能够想到威猛无比的龙还能够生出来一个和癞蛤蟆差不多的儿子来。赵奢就是赵奢,赵括就是赵括!”
听到小马哥的话,李玑小声的嘟哝一声:“什么叫癞蛤蟆,那东西是貔貅好不好……”
“甭管他是什么,总之和龙就是不一样就对了。赵括几乎承担了所有长平失利的责任,这的确对他是不公平的。不过说他能力有多强,甚至有机会超过马服君赵奢,我还是觉得有些言过其实!”
小马哥向来都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当然是在没有损害到自己利益的前提下。
本来他就要将这个话题揭过去,和李玑、赵老夫人研究一下给赵括平反的事儿,可是老夫人明显不想结束这样一个话题。
在她的心中,自己儿子的能力需要得到世人的认可,同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马先生知道为什么我儿赵括也是马服君么?他没有几分本领,大王能够把马服君的位置送给他么?”
“这个,不是因为他是赵奢的儿子,世袭马服君的么?”
顿时,李玑和赵老夫人看着小马哥的眼神好像是看着一个白痴一样。
在他们的眼神中,小马哥感到有些尴尬,用手摸了摸鼻子:“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
老夫人回答的斩钉截铁,李玑更是轻笑着说道:“赵括是靠自己的本事获得的这个爵位,当世无人不知,先生怎么会认为马服君是世袭的呢?”
这次轮到小马哥没话说了。
在他的心里一直认为因为赵奢的功劳大,被赵王封为马服君。
后来将直接作为世袭传到了赵括的手中。
没想到事实竟然不是这样的,赵括真的是靠自己的本事获得了这个地位。
想要争辩两声自己不是战国人,怎么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因为李玑已经低声的开始给小马哥介绍另一个模样的赵括。
“赵括兄弟自小就聪明,喜欢兵法。而且和现在的大王从小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为伴读,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彼此也更加了解。大王登基之后,在年轻一辈中,一直对赵括兄弟信任、赞赏有加!”
没想到纸上谈兵的赵括竟然和赵孝成王是发小,这还真是小马哥所不知道的。
不过,和诸侯王成为朋友,在小马哥的心中,这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赵老将军健在的时候,赵括随着老将军四处征战,立下战功无数。就是自己领兵征讨也鲜有败绩,为我大赵立下汗马功劳。大王非常钦佩,封他为马服子,年长一些了,改成了马服君。他的功劳是自己用聪明和血汗挣来的。和赵老将军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如果赵括兄弟没有真本事,能够有这样的地位?大王可不是傻子!”
小马哥点点头,没有反驳。
李玑却好像越说越激动,向前走了两步:“当年麦丘之战,赵老将军一意孤行,试图一鼓作气攻克敌军。但是损失惨重,却没有丝毫进展,还是小将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停止的攻城,开始做精心准备。了解敌情,并聘用游侠日夜对敌军进行骚扰,小将军亲自接触战俘,给他们提供饭食,了解城中的最准确情况。经过了精心准备之后,一举获胜。整个麦丘之战,说是赵老将军拿下的,还不如说是赵括兄弟拿下的!”
小马哥暗自点头,如果李玑说的是真的,那这个赵括还真算得上是有两把刷子。
他也许不懂得什么心理战和游击战这样经典的打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将这些办法都加以了运用,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赵括是草包?
看来真的不是那么回事儿!
“夺麦丘、胜胡杨、战阏与,赵括兄弟在长平之战前已经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呵呵,只可惜世人只记住了他的惨败,却忘记了他曾经的荣耀!”
在事实面前,小马哥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