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进攻三亚 - 抗日之红色警戒 - 黄皮萝卜
十艘U型潜艇全部到位,乙振华心中大定,如果日军海军舰队再想靠近琼州海峡,那绝对能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意外之喜”。
其实,这U型潜艇在红警中来说,还真不算什么,后期的基洛夫级潜艇与海豚群才是真正的水下霸主。
不过就目前各种海军舰船装备情况来说,U型潜艇绝对够用,尤其是在日军并不知晓第五旅已经拥有了潜艇部队的情况下,更能出其不意,给鬼子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
海口城,第五旅临时指挥部设立在原日军饭田旅团的旅团司令部原址上。
指挥部中,乙振华正在听皓月汇报关于自己那封明码捷报所引发的国内各方面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反应。
最为吃惊的首先就是重庆的国民政府与失败方的日军了,国民政府上下震惊无比,蒋委员长更是震惊万分的破口大骂:“娘希匹,乙振华这小子果然是个心腹之患。”
而日本人更是恨透了乙振华,一边责令其特高课不惜一切代价对乙振华进行刺杀暗算,一边开始着手准备对海南的再次大规模围剿,不过由于诺门坎战役正处于关键时刻,所以一时半会还无法抽调援军南下琼州。
无可奈何之下,日军只能是电令从琼州海峡撤离的海军联合舰队第五舰队和第4舰队立即绕海而行,前往三亚,帮助三亚守军固守三亚。
为了加强三亚守军的实力,还特地抽调了两个大队级别的海军陆战队进驻三亚协防。
而对于第五旅光复海口等海南绝大部分失地的消息,蒋委员长并没有进行封锁,他想封锁也封锁不住啊,无耻的乙振华再给他发了报捷电后,立即又以明码发电,全世界都知道了第五旅海口大捷的消息。
无奈只得令中央通讯社等报社机构顺水推舟,进行大篇幅报道,以鼓舞全国民众和军队的抗战信心和士气。
得此消息,全国上下一片欢呼,无数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乙振华一夜之间成了抗日的代名词,自从五指山横空出世以来,他所率领的部队给了四万万中国人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无形之中,潜移默化之下,民众和广大基层抗日官兵已经视乙振华为抗日英雄,精神上的领袖和支柱。
如果不是隔着琼州海峡,内地的无数崇拜乙振华和第五旅这支英雄部队的热血青年早就挤破头赶到海南报名参军了,在他们看来,能加入这样一支民族英雄部队,那是无上荣耀。
在国外,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法国亦或者德国,均惊呼东方竟然出了一个天才年轻将军,泰晤士报,法新社,路透社等较为知名的新闻媒体纷纷刊登了中国天才将军率部队大败号称不可战胜的日本帝国军队,夺回了海南这块宝岛的大部领土的头条新闻。
而美国时代周刊更是在其新一期出版的周刊杂志上封面上刊登了此事,乙振华至此成为自时代周刊成立以来,继吴佩孚,蒋中正,宋美龄、汪精卫、溥仪之后第六个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人。
不过较为滑稽的一点是,由于时代周刊方没能搞到乙振华的真人照,所以以乙振华三个醒目的大字代表。
乙振华也由此成为时代周刊封面历史上唯一仅以名字登上封面的人,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发行地在香港,此周刊在香港以经发出,立即引爆了全港,仅仅一天刊印的十万册杂志便被抢购一空。
创造了时代周刊销售最快的历史,惊喜之余,时代周刊香港当局负责人连忙决定加印二十万册。
对于外界的这些反应,乙振华淡然一笑对之,摆手示意皓月停止汇报,单手背负望着司令部外的天空出神,良久后才转身问道:“皓月,新兵们是否已经完成了训练?”
“回禀旅座,八千余名新招士兵均已经完成训练中心的训练,现已经集结在五指山,随时待命。”皓月回答道。
“好,你马上去通知副旅长和参谋长过来,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乙振华吩咐道。
“是。”皓月点头应道,转身离去。
过了没多大会,副旅长胡百杨,参谋长李树峰便联袂赶到,乙振华直接开口道:“胡兄,李兄,找你们两位前来,是有要事商议,目前我们的新兵已经完成了训练,而日军还深陷诺门坎会战的泥潭之中,所以,我决定趁日军无暇南顾之际,立即向三亚进攻,一举光复海南全境。”
“这是,好事啊,我们举双手赞同。”胡百杨道。
“对,我和百杨以旅座您马首是瞻。”李树峰道。
潜艇部队的出现,令胡李二人对乙振华更加钦佩不已,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跟随乙振华的决心,他们明白,只要跟着乙振华,就不会没有出头之日,所以现在二人对乙振华绝对是惟命是从,心服口服。
“好,那下面我来布置一下各地防守任务。”乙振华说着示意二人跟自己朝悬挂于墙壁上的作战地图走去。
指着地图上的海口等地,乙振华道:“二位请看,目前五指山以北所有县城均已经在我军的控制之下,我率军南下进攻三亚后,不排除日军有可能以围魏救赵的手段进攻海口、临高、文昌等近海城市,因此,我决定,给你们留下保安第十五团和卫戍团全部,对这几个沿海城市进行重点防御,除此之外装甲营也留下作为机动预备队,以策应各县城,海上,我给你们留下四艘U型潜艇,专门负责对付日军海军舰船。”
“旅座,您把保安第十五团和卫戍团全留给我们了,拿什么去进攻三亚?”胡百杨疑惑的看着乙振华道。
“这个你们尽可放心,我们的新招的八千新兵已经完成了训练,有他们在足够反攻三亚了。”乙振华胸有成竹的道。
“那旅座打算什么时候出发?”李树峰问道。
“即刻出发,侦察连和警卫连我带走,毕竟是老兵,等到了五指山将他们打散和新兵们重新整编,等打下三亚后,我们再对所有部队进行重新整编。”乙振华道。
“嗯,旅座说的是。”胡百杨点了点头附和道。
“好了,海口和整个琼州北部我就交给你们了,望二位仁兄齐心协力,共赴国难!”乙振华说完,向二人敬了一记军礼。
二人神色凛然的同时回敬一礼道:“请旅座放心,卑职等必不负重托。”
离开了指挥部后,乙振华便带着皓月和诺虎率侦察连和警卫连乘坐军用卡车朝五指山方向驶去。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乙振华等人于当天晚上赶到了五指山,此时基地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建设,面积进一步扩大。
整个五指山随处可见进出的武装采矿车,此时的五指山已经成了第五旅的大后方,加上山上多了八千多刚刚完成训练的新兵,所以,到处都是巡逻警戒的士兵和在山上帮忙附近的村民百姓。
休息了一晚,次日一早,乙振华当即命令赵大全集结部队,此时五指山上加上原留守部队和新招的八千多名新兵,总兵力达到了九千人。
半山腰上的训练空地上,站满了士兵,站在站台上往下望去,入目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刺刀如林,一股肃杀之气无形中弥漫开来。
在赵大全、皓月,诺虎已经刘清华等人的簇拥下,乙振华昂首阔步意气风发的登上了站台。
“弟兄们好,弟兄们辛苦了。”登上站台后,乙振华当即模仿后世BOSS们检阅部队时对着麦克风对九千名将士打了一声招呼。
台下的新兵们都是经过了训练中心训练的合格士兵,脑海中也无形之中被烙印上了对基地指挥官乙振华的绝对忠诚,加上他们参军以前就十分仰慕崇拜抗日英雄乙振华,所以此刻他们对乙振华的绝对的忠诚。
乙振华的话音刚落,九千名将士们便不约而同的齐声回应:“旅座辛苦!”巨大的声啸震动山林,直冲云霄,回荡在五指山上,久久不息。
乙振华装逼的摆了摆手双手示意安静,又大声道:“把汉奸马庆给我带上来。”
很快,就有两名荷枪实弹的警卫连战士拖死狗般将已经奄奄一息的汉奸马庆拖了上来。
两名警卫将马庆押到台上,令其跪下后,便退在一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