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谁都不是省油的灯 - 霸王本纪 - 野汉
()
几乎就在项羽动手杀殷通的同时,项庄与季布按预定计划率项府私募的五百死士随着神情亢奋的郑昌杀入了位于阊门边的郡监府。感觉有异的宋羸刚想召集护卫迎击,正遇上破门而入的项庄,转头想跑,被项庄大步赶上一剑砍劈成两片。见身高体壮的项庄如此勇悍,闻讯匆忙赶来的府中护卫无不浑身战栗,匍伏乞降。
轻易斩杀宋羸之后,项庄与季布又分兵两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郡尉、郡丞两府,慑服武阳、张烁,全歼驻守秦军,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全城所有要害之处!
待至正午时分,整饰一新的项梁手捧郡守印绶步入郡守府正厅,语气沉重地对着满堂惶悚不安的大小会稽官员表示:“自陈涉起兵以来,天下云集响应,为了不使江东父老遭遇兵祸,在下置与秦廷之血海深仇于不顾,不仅没有乘势起兵,反与吴中诸贤士大夫一起为稳定江东局势殚jīng竭虑、夙夜忧叹,但殷通那厮竟恩将仇报,为其一己之私,意图尽歼余等忠义之士后起兵反叛,为不使吴中父老成为这利令智昏之徒之殉葬品,本人无奈之下已将其斩杀……若因此而惊扰了诸位,尚请诸位大人多多原谅!在下携会稽郡守印绶来此之目的,乃yù让诸位大人重新推举一位德才兼备之人代理郡守,一俟新郡守产生,本人一定与其通力合作,为江东的安定祥和略尽绵薄……”
“嗯,季父果然老辣啊!”看着堂上神情黯然侃侃而谈的项梁,冷着脸伺立一旁的项羽既感且佩,脑际不知为何忽然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这么一段话: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才华横溢者犹如大河之沙,能名留史册的又有几人?能有资格争天下的豪杰又有几人?这样的人哪个会是省油的灯?
***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既然连“初出茅庐”的项羽都能感觉到项梁的言不由衷,厅内这些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江湖还能看不出来?――别看这项梁说得委婉,要是不立即向其宣誓效忠,横尸堂下的那些护卫就是他们的下场!
“自那殷通假守会稽以来,江东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今梁公奋英雄怒,斩杀此獠,为民除害,功德无匹,实乃会稽郡守之不二人选,何故自谦耳?”就在项羽为出现在自己脑际的那些奇怪言辞而纳闷之际,有“拥立”、“举报”之功的郑昌率先“气宇轩昂”地站了出来。
“郑大人之言甚是!若论才德,放眼江东,再无能与梁公匹敌之人!江东父老望梁公起兵,犹如久旱之盼甘霖。值此风云际会之际,正是梁公大展宏图之时,望梁公早定大计,北上中原,救万民于倒悬。”郑昌话音未落,故会稽郡丞张烁紧接着出列躬身,一番言辞说得在场之人无不“羞惭不已”!――怎么让这老混蛋占了先呢?
“项大人,虽然俺是个粗人,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说辞,但老夫对您的敬仰可丝毫不必他们差!自今天起,老夫这七尺残躯就交给您了。您老指东,俺就往东;您老指西,俺就往西;你老要杀谁,老夫就杀谁,如果杀不了,老夫就与他拼命!”别看那郡尉武阳年迈粗鄙,这一番大白话照样说得“慷慨激昂”、“动人心魄!”
见官秩最高的三位大人如此“深明大义”,余下的那些小虾米哪甘落后?
“殷通狂悖不文,昏聩无能,多行不义必自毙,梁公此举,上合天意,下应民心……”
“岂止是江东?遍观宇内,又有何人能与梁公您比肩?”
“这小小的会稽郡算什么?末将愿誓死追随梁公北定中原,鼎定天下!”
……
望着眼前谄笑着的诸人,听着充斥厅堂的谀辞滥调,项羽浑身发冷,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