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霸王本纪 - 野汉
()
六月的冀中大地,天气异常的炎热,章邯大军当前屯扎之地东郡本就不是个繁华之地,加以许多人因为经受不住酷暑而纷纷躲进了屋内歇凉,整个郡治更显萧条。
虽说章邯相信臣德所言非虚,也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但他在亲送臣德离开军营之际却拒绝了臣德要求他回师咸阳“清君侧”甚至“清君”的要求。目送着臣德夕阳下有如此时的秦帝国一般孤寂凄凉的身影,章邯心中大恸,但作为一个对时局有着清醒认识的智者,他只能回绝他,因为他知道那提议根本没有任何可cāo作xìng:
斗倒了李斯,控制着禁卫军的赵高在咸阳已是一手遮天,秦宗室也已被胡亥屠戮殆尽,如果说当年扶苏、蒙恬起兵不会危及亲属的话,现在章邯起兵的第一个结果就是自己留在咸阳的父、母、子三族被灭,甚至居住咸阳的所有亲属都全将成为赵高的刀下之鬼。
即使不顾及亲属安危贸然起兵,其结果也必将失败!经陈涉之乱后,中原糜烂,如果没有关中粮秣接济,自己这三十万大军走不到函谷关就得哗变。就算有李斯长子三川郡守李由的救济,自己的军队怕也不是正挥师南下的王离“长城军团”之对手!说实话,虽说自己出关以来战无不胜,但对手全是陈涉那些乌合之众而已,要是真对上身经百战的“北征军团”,胜算不会很高。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目前关东的局势根本不允许章邯回师咸阳!满目疮痍的秦帝国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身为秦人,章邯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看到秦帝国在自己手中覆亡。
可不起兵又该如何呢?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而任由胡亥、赵高胡作非为的话,这秦帝国早晚难逃覆亡之厄。
――汉代史学大师太史公在其有如后世玄幻小说般的《项羽本纪》记载章邯击灭魏之后有数月之久没有主动出击!虽说《史记》中不合情理之处车载斗量,但这至少能说明,自使臣口中得知关中巨变后,章邯确实有些心灰意冷,也因此而错过了击溃项梁的最佳时机。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边章邯固然正为秦帝国、为自己的前途担忧,那边的项梁却也不好受。就在项梁准备一鼓足气渡过济水突击东郡,打通西进通道之际,忽然负责粮秣供给的行军司徒前吴县令郑昌前来禀报:军中存粮仅够维持五天,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大军立即就得断炊!
“断粮?断炊?”闻此“噩耗”,正与项羽、范增诸人商议如何渡河的项梁大为震惊!大军未动,粮秣先行!深通兵法的项梁清楚地知道几十万大军断粮的后果将是什么,“前几天你不是还说粮秣无虞吗?”
“梁公,这几天秦嘉残部与纷纷来降,我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加以目前正值江南雨季,道路泥泞,粮道不畅,故而存粮消耗迅速。”从没见过项梁脸sè如此难看的郑昌双股战战,颤声回禀。
“……你与丁公联系上没有?他的粮队几天后能到达?”粮秣乃大军命脉,向为项梁所重。他委派的运粮官是自己的老部下丁公。
“丁公的使者昨天就到了,说粮队正全力抢修桥梁疏通道路,估计后天就能抵达盱城。”
“既如此,你何故如此惶急?要是因此而动摇了军心,哼哼,就算你是本帅旧人,怕也难逃一死呢!”这郑昌好歹也算个项梁起兵时的旧人,但事关大军存亡,项梁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面子不面子?
“主公,就算丁公粮队能准时到达,对于目前这十几万士卒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啊!”自出兵以来,尤其是发觉了熊心的异志之后,项梁威势rì重,早已不是昔rì吴中那个循循长者。听着项梁冰冷的言辞,望着其狰狞面目,陈闾双膝一软,颤巍巍跪倒于地。
“杯水车薪?”项梁不是糊涂人,在场诸人没一个是糊涂人!沉吟片刻,均知郑昌之言非虚,面面相觑之余,实不知如何是好!
***
“主公,现在还不断有各地义军前来归附,照这趋势,也许不用五天我们就得断粮!依老夫之见,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兵就食!”一片死寂之中,“范子牙”苍老的声音回响在闷热的厅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