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4. 第一次南下 - 黄巢大起义:盛世唐朝的终结杀手 - 鹏大将军

4. 第一次南下 - 黄巢大起义:盛世唐朝的终结杀手 - 鹏大将军

876年十月,王仙芝不敢向西攻打洛阳了,因为那肯定会遇到官军拼死阻截,唐朝的疆土这么大,不如换一个战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王仙芝经过研究,决定兵分两路,自己率主力向南打,但留下尚让带领一部分人马驻扎在嵖岈山(遂平县西南)一带,毕竟中原不能全丢了啊,说不定哪天就杀回来了呢,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吧。

王仙芝带领主力一路向南,攻下了唐州(唐河县)、邓州。王仙芝没有停留,继续南下湖北,没想到的是,这南方的官军果然没有北方的强悍。起义军一路攻陷郢州(钟祥县)、复州(天门县),再攻下随州(随县),转而又向东南进入安州(安陆县)、黄州(新洲、黄岗一带)。

王仙芝没有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歪脖树上,他又派一支起义军东渡淮河,进入淮河以南地区,先后进入申州(信阳市)、光州(潢川县)、庐州(合肥市)、寿州(寿县)、舒州(潜山县)等地。

淮南是富饶之地,起义军到了这些地方很容易得到财物,有吃有喝,身体搞的棒棒的,打仗自然很勇敢。但淮南节度使刘邺挡不住不要命的起义军,他马上请求增派军队。唐僖宗诏令徐州感化军节度使薛能,立即派数千精兵前往淮南援救。

朝廷其实这时候已经在周边调集了很多军队,想把远离故土的起义军围歼。计划很周全,可实施还是要靠人,关键要靠领军的主将。

此时的招讨使还是宋威,但他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滞留在亳州(安徽亳县)一带,出工不出力啊。在那个动乱的时代,谁不想拥有自己的军队啊,那就是实力!

主将这样,其他人也比葫芦画瓢,招讨副使曾元裕也拥兵停留在蕲州(湖北蕲春县)、黄州一带,互相观望。这也难怪,谁想当出头鸟啊,更何况农民军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呢。

官军主将没有落实好朝廷的围歼计划,围歼变成了纸上谈兵,但这给起义军带来了生机。王仙芝和黄巢率领起义军在长江、淮河、汉水区域流动作战,没钱没物了就进攻州府,你官军来了我就走,游击战术用的透透的、玩的很活络。

朝廷一看这形势不对啊,王仙芝逃往南方却又发展壮大了,宰相郑畋立即弹劾:“宋威、曾元裕占着茅坑不拉屎,如果他们任由草贼军横行的话,南方的广陵城(扬州市)恐怕也保不住了,请皇上把他们撤职。”

唐僖宗也害怕起义军真的在肥沃的江南不走了,采纳郑畋的建议,任命陈许节度使崔安潜为诸道行营都统,右威卫上将军张自勉为招讨副使。

又有大臣上奏说:“与这帮草贼作战,不能硬拼,我们还是招安吧,把他们哄骗到京城来当个官,不就万事大吉了吗?”唐僖宗认为这个招很好,可是挑选谁去招安草贼呢?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不用找,好事上门了。原汝州刺吏王镣被义军俘虏后,一直跟在王仙芝身边,王仙芝也没舍得杀了他。王镣是宰相王铎的堂弟,常劝王仙芝归顺朝廷拜个官当当。王仙芝确实有些动心了,这搁谁不动心啊,打仗是要死人的。

动心归动心,但起义军那么大一个摊子,不能坐在那里等投降啊。于是,王仙芝又率军攻打蕲州(湖北蕲春县),这叫“以进为退”的计策,蕲州刺史裴渥是王铎主管科举考试时录取的进士,而被俘的王镣是宰相王铎的堂弟,这就算扯上渊源啦。

王镣就写书信送给裴偓,请裴偓向朝廷保奏王仙芝为官。而裴偓也想立功,就答复说:“只要你们放弃战争,我就向朝廷保举你们做官。”对这个条件,王仙芝痛快的答应了,于是他把农民军安置在城外,裴偓也表现出大度,发出英雄帖,邀请王仙芝、黄巢到城里来喝酒。

876年十二月的一天,裴偓打开城门,大摆宴席。王仙芝、黄巢带领30多人堂而皇之的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了城里。第一天没喝够,第二天接着喝,黄巢说我是山东大汉,喝这点小米酒算啥啊,战场上我都不怕你,更何况这点水酒。

喝着喝着,就喝来了朝廷的委任状,上面写的清楚:任命王仙芝担任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