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李振VS肃顺(上) -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 东一方
端华走在前面。带着所有人直奔储秀宫。
来到储秀宫。端华没有直接进入。而是先请人通传。旋即。端华又靠近载垣。在载垣的耳旁低声说了几句话。载垣又告诉肃顺。肃顺又告诉杜翰等人。以端华为首的七个人都知道了端华的话。唯独李振没能听见这些人的话。
显然。端华是直接把李振排除在外。他们七个人作为一个整体。而李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李振也不在意。他本来就没打算融入其中。
不多时。太监走出来。恭敬的道:“诸位大人。请。”
端华得到了慈禧和慈安的允许。才带着载垣、肃顺等人进入储秀宫。以端华、载垣、肃顺为首的七个人进入后。端华和载垣分别坐在大厅的左右两侧首位上。肃顺坐在左侧第二位。杜翰坐在右侧第二位。接下来依次是景寿、穆荫、匡源。三个人紧挨着坐下。
如此安排。李振不可能坐前面。只能在最后面一位。
按照座次的排序。他是最小的。
李振看了眼老神自在的端华。暗骂老狐狸。刚才端华告诉载垣等人的事情。肯定是抢座位的事情。虽说李振心中或多或少有些恼怒。但更多的是觉得好笑。一个座位。就能决定权利了吗。最终还得看手中的实权啊。Www。。com
李振控制了九门提督衙门。把章国栋、张之平控制在手中。他就掌握了在北京城中的话语权。端华、肃顺等人想要排挤他。明显是不可能的。
“咚。咚。。。”
鞋跟撞击地板的声音传来。李振循声望去。却是慈禧和慈安来了。两人的脸上都布满了痛苦的表情。眼中含泪。极为悲伤。
端华问道:“皇后娘娘。何故垂泪。”
端华年逾五旬。是宗室中颇有威望的人。道光帝死的时候。端华是道光皇帝留下的顾命大臣。辅佐咸丰登基。现如今咸丰死了。端华又作为辅政大臣。威望十足。他开口询问。慈安立刻停下哭泣。哽咽道:“郑王爷。皇上在今早殡天了。”
“啊。。”
端华惊呼一声。身体一阵摇晃。险些摔倒在地上。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端华沉默了半响。蓦地高呼道:“皇上。您怎么舍下老臣去了啊。皇上啊。您这么年轻。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皇上啊。老臣舍不得您……”端华擦拭着眼睛。一阵大哭。哭的是天昏地暗。仿佛是自己的亲爹亲娘死了。无比伤痛。
紧跟着。载垣、杜翰、景寿等人也跟着大哭。
大殿里面。突然哭声成片。
不过。肃顺和李振都没哭。表情依旧。但端华、载垣等一帮子的人哭起来。惹得慈安和慈禧也是心中伤心。连连垂泪
李振心中好笑。这些人哭得真假。
真要舍不得咸丰。陪葬呗。
以李振的观察。能看出端华、载垣等人哭得伤心。但分明是挤出来的眼泪。
唯独慈安和慈禧两人。才是真哭。
这两个女人死了倚靠的人。心中无助。自然是悲伤的。对于咸丰的死期。李振和慈禧、慈安已经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定为今天早上死的。这样一来。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发生。并且。皇帝今天才死去。肃顺、载垣等辅政大臣能尽快的把载淳推上帝位。
李振不说话。肃顺却憋不住了。
肃顺冷哼了声。大喝道:“哭什么哭。哭有个屁用啊。你们大哭。皇上能活过来吗。皇上已经龙御归天。朝中局势必然动荡不安。再加上奕那小贼野心勃勃的想要夺权。已经是危机四伏。你们不思考稳定朝政。却在这里哭。枉费皇上任命你们为辅政大臣。”
肃顺表情严肃的说道:“目前。最重要的是保证太子顺利的继承皇位。其余的事情都是小事。暂时可以不计较。”他这么一说。载垣、端华、杜翰等人立刻不哭。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肃顺。似乎肃顺反而是他们的主心骨。
肃顺眼见众人看向自己。心中颇为兴奋。大声说道:“皇后娘娘。皇上已经归天。请立刻通传消息。请百官拜祭。”
慈安应下。吩咐太监去传旨。
肃顺接着又说道:“太子继承皇位。但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提前确定。一个是皇后娘娘和懿妃娘娘的尊号。另一个是关于新皇的年号。这两件事必须要提前确定下来。皇上继位后。立刻颁发下去。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以免乱了章法。”
李振见肃顺条理清晰的处理事情。心中颇为赞赏。
肃顺是有能力的。可惜和他不是一路人。
李振心有早有准备。立即开口说道:“关于两位娘娘的尊号问题。微臣认为可以尊皇后娘娘为母后皇太后。尊懿妃娘娘为圣母皇太后。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慈禧和慈安一听。都是微微颔首。很满意李振提出的方案。
生母皇太后是嫡母的称谓。慈安是咸丰的正牌皇后。自然是生母皇太后。慈禧是庶出皇子载淳的母亲。虽说是生母。却只能用圣母皇太后。不过圣母也是生母的谐音。Www。。com满足了慈禧的要求。所以这两个尊称提出来。慈禧和慈安都是很欢喜的。
事实上。新皇即位后。对于生母和皇后的尊称。是有一定惯例的。
明代以前。老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按例尊封皇后为皇太后。但要是新继位的皇帝不是皇后嫡生而是其他嫔妃庶出的话。那么新皇帝的生母只能晋封为太妃而不能并尊为太后。这是一直延续的惯例。但是到了明代庶出的明神宗朱翊钧继位后。首辅张居正为了讨得新皇帝及其生母的欢心。尊原皇后为“仁圣皇太后”。尊朱翊钧的生母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由此开了两宫并尊的先例。
到了清朝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更是加强了两宫并尊的制度。因为清朝的皇帝大都不是皇后嫡出。由此。按照清制规定。嗣皇帝继位后。其生身母亲无论是否还健在。都要尊封为皇太后的。
康熙皇帝继位后。尊原来的皇后为“仁宪皇太后”。而康熙自己的生母则尊为“慈和皇太后”。雍正帝继位后。也同样尊自己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为皇太后。
现如今。慈安和慈禧并存。自然是两宫太后。
慈禧从懿妃一跃成为圣母皇太后。心中颇为满意。她的权利又往上升了一大层。但是。正当慈禧心中欢喜的时候。肃顺却开口说道:“皇后娘娘。臣认为李振的建议不可取。Www。。com”
这一下。慈安和慈禧的脸都绷紧起来。
李振盯着肃顺。心说肃顺这厮简直是搅屎棍。这种事都还要掺和。
肃顺见李振表情难看。得意的看了眼李振。
慈安一改先前和善的表情。面容冷厉的问道:“肃中堂。你有什么意见。”慈安对于肃顺的称呼。是略带了一点尊称的。
明朝时期。中堂是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因为明代大学士掌握宰相的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而大学士办公的地点居中。故称中堂。
到了清朝时候。前期的大学士只是一个空名字。没有实权。到了后面。为了满足大学士对权利的要求。往往会兼管一个部。又因为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两名官员分坐于东西。当中则是空的。若是有一部尚书并且兼任大学士的官员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并且皇帝任命的协办大学士也用这个称呼。
肃顺是咸丰任命的协办大学士。所以皇后称之为肃中堂。
慈安心中虽然不满。但还是用了尊称。
然而。郑亲王端华也是不满。涉及两宫皇后的成为。肃顺却不分场合的馋嘴。让端华很不高兴。端华看了眼肃顺。插嘴道:“肃中堂啊。你有什么话说。”
以端华的身份称呼肃顺为中堂。这已经不是尊称。是带了一次讥讽的味道。因为端华作为这一代的郑亲王。他的身份地位比肃顺高。而且还是肃顺的兄长。他这样一说。言语中带刺。让肃顺的脸都涨红起来。
肃顺很快又恢复了过来。沉声说道:“皇后娘娘、郑亲王。臣赞同李振对生母皇太后的尊称。因为这是皇后娘娘应得的。但是对于圣母皇太后的称谓。恐怕得延后才行。太子年幼。臣建议等太子懂事之后。再给懿妃娘娘加上尊称不迟。现阶段。加个太妃就足够了。”
慈禧一听。气得身子都开始打颤。
他是载淳的生母。若是不能尊为皇太后。岂不是权利大跌么。这时候。慈禧已经是恨透了肃顺。觉得这个家伙分明是针对她。
然而。慈禧却很无助。因为她没有力量反击。
慈禧只得看向李振。眼中带着求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