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教育改革的前奏 -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 东一方
总统官邸。书房。
曾国藩从外面走來。站在书房门口。敲响了房门。
“进來。”书房中传來李振的声音。
曾国藩推门而进。进入书房后。朝李振略微躬身表示礼敬。然后说道:“大总统。您找我什么事情呢。”
李振摆手示意曾国藩坐下。说道:“伯涵兄。先看这封信。”
说着话。李振从书桌上拿起了一封信递给曾国藩。Www。。com
曾国藩接过信。快速浏览一遍。面色大变。
他坐在凳子上有些不安。看向李振。表情严肃的说道:“大总统。这不是一件小事啊。天下的读书人数不胜数。若是真的断绝了他们做官的路。恐怕会发生大动乱。即使读书人手无寸铁。但这些读书人有嘴巴。有笔杆子。手中之笔抵得上刀枪。您若是真的按照信上提及的去做。会成为众矢之的啊。”
信封上。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是一封密名信。
信上提及的是八股文完全害人。毫无用处。要予以断绝。并且。所有通过八股文入仕的官员都要审查。一一考核。
内容并不多。却是一件容易引发动乱的事。
李振沉吟道:“伯涵兄。我知道停止八股文科考的后果。也明白审查是不可能的。但是。你是从八股文中走出來的。知道这八股文的特点。于国于民有用处吗。我认为沒有用处。这一点。写信的人还是认识到的。既如此。为什么要让它存在呢。这就像一颗毒瘤。长期存在下去。会祸害更多的人。唯有忍痛割掉。才能重新建立起一个对国家有用的选拔方式。”
曾国藩点头说道:“大总统言之有理。八股文的确沒有用处。”
顿了顿。曾国藩又继续说道:“但是。即使八股文沒有用处。要改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好操作。天下数万万人。读书人是主体。自古士、农、工、商。读书人是天下之首。若是您断了八股文选拔。就断了无数读书人的念头。他们愿意么。许多人一辈子读书。都把希望寄托在八股文上。一旦您断了他们的路。会掀起暴动的。”
旋即。曾国藩说道:“我知道八股文的害处。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这很形式。很框架。但您若是要改革。也需要徐徐渐进。不能太急躁。”
李振说道:“伯涵兄。找你來就是商量教育考试改革的事情。”
曾国藩问道:“大总统。信的來源是哪里。是谁写出來的。找到了吗。若是找到了这个人。操作起來应该更容易些。”
李振摇头说道:“不知道。这封信是守门的士兵早上换岗的时候在大门口发现的。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当时。士兵看了周围。沒有任何人。不知道是谁写的。”
曾国藩接着又问道:“大总统对信上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李振摇头说道:“我也是刚得到的消息。然后立即把你找來。讨论这件事。既然你认为应该求稳。那就让人讨论一下。最好是找一些对八股文有意见的。同时找一些支持八股文的读书人。进行辩论。多考虑一下。再來商定。你看如何。”
曾国藩说道:“大总统言之有理。我立即去安排。”
说罢。曾国藩转身就准备离开。
“伯涵兄。”李振看着曾国藩略显佝偻的身影喊道。
曾国藩停下來道:“大总统还有什么事吗。”
李振说道:“伯涵兄。不要太劳累了。注意身体。需要你的地方还很多。”
曾国藩顿时笑了起來。说道:“多谢大总统关心。曾国藩明白。请大总统放心。曾国藩的身体好得很。沒问題。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有意义的事情。累也愿意。”
李振点点头。曾国藩才转身离开。
李振拿着手中的书信。喃喃自语道:“这封信。到底是谁写的呢。”
此刻。李振心中满是疑窦。
对于教育改革。李振是早有规划的。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必须要加强教育。而八股文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改革是必须执行的。只是。李振还沒來得及实施的时候。已经有人提及停止八股。使得李振提前把事情提上议程。
“报。”
一名士兵走了进來。禀报道:“大总统。府外有人求见。”
“谁。”李振问道。
士兵回答道:“來人说是银行的人。叫做范凯。他的身边还有一个人。叫做沐中原。两人都是从广州來的。指明了要见您。”
李振噌的站起身。说道:“走。随我去迎接。”
士兵看着李振急匆匆离去的背影。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诧。
就算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來拜访。李振都沒有亲自去迎接。现在來了两个人。李振却亲自前往。可见其重要。士兵跟着出了书房。很快和李振來到了府外。李振站在大门口。看到了风尘仆仆的范凯和沐中原。说道:“两位老哥哥來了北京。怎么不提前通知一下呢。”
來的人。正是沐中原和范凯。
两人从广州出发。來到了北京。
范凯微微躬身向李振行礼。不卑不亢的说道:“大总统。我和沐老哥不是什么大人物。不值得您亲自迎接。这太隆重了。”
李振摆手道:“走。进府再说。”
他带着范凯和沐中原一边走。一边说道:“范老哥。你和沐老哥是我的财政保障啊。若是沒有你们的大力运转。银行无法钱生钱。我肯定支撑不了连续的战争。你们两人的功劳不可抹杀。你们两人。值得我迎接。”
范凯微微一笑。眼中却闪过一抹忧虑。
很快。三人來到会客厅中。
分宾落座后。李振说道:“范老哥、沐老哥。你们远道而來。辛苦了。”
范凯和沐中原连连推辞。表示不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