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六章瞒天过海(3) - 忠魂依旧守辽东 - 故国有日月

第六章瞒天过海(3) - 忠魂依旧守辽东 - 故国有日月

通州口岸,河道衙门。

这通州的河道衙门原是工部的衙门,由于运河之利,宫内的眼睛便开始盯上,尤其是嘉靖帝开始修玄之后,急需修建道馆的木料,于是派遣宫内的太监前往河道衙门督办此事,可时间一久,宫内太监便不再挪步,打着皇差的名义常驻于此,再加嘉靖帝对此事也是持默许态度,于是内庭太监便堂而皇之的指挥起河道衙门,将其归于大内十二监掌管。

这郑召以前在大内是唰尿壶的,后来不知如何攀上了司礼监秉笔黄锦,从此飞黄腾达,成为太监中的佼佼者,后来黄锦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位高权重,便安排郑召前往通州河道衙门当领事太监,这可是个肥差,于之前唰尿壶相比,郑召也算是脱胎换骨。

但人总会得意忘形,郑召任职河道衙门领事太监,从手中流过的银子自然也如这通州运河一般。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也是帝国最大的内陆口岸,江南的粮食赋税、花木山石、奇珍异宝乃至番邦贡物,凡是走运河入京必到通州,这也使得郑召越来越贪,越来越无法无天,单凭陆炳的一万两银票恐怕填不饱郑召的肚子,好在李成梁原先就想的是瞒天过海,也没把那一万两看做救命稻草。

河道衙门后堂,郑召慢条斯理地品着今年最新的西湖龙井,一旁坐的李成梁也是一身便服,屋内的气氛十分和谐。

沉默半晌,郑召终于说话,那尖细的公鸡声依旧刺耳:“我说李大人,您可是钦差,是一尊大佛,那么多的大事等着您去做,您怎么来我们这河道衙门的小庙了?”

李成梁放下手中茶杯,笑道:“郑公公是宫里人,而我也是锦衣卫,都是圣上的内臣,同为圣上办差,所以特来拜会啊。”

郑召虽只是个领事太监,品级不高,但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前来拜会自己的高官自然也见过不少,故对李成梁的举动倒也不觉奇怪。

“李大人,既然你我都是内臣,那就不说什么客套的了,有什么事吗?”

李成梁故作神秘道:“郑公公,我虽是刚从辽东入京,但在锦衣卫也学得规矩,孝敬公公还是清楚的。”

“孝敬公公?宫内有那么多的公公,你是想孝敬哪一位啊?”郑召一耸肩,探着脑袋问道。

“自然是您了,郑公公若是留在大内怎么也是个秉笔了吧,可是您为了圣上的修玄大业,来到这通州河道衙门,也算是淡泊名利,而且这么多年来尽忠皇室,大家有目共睹啊,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李成梁语言生动,给郑召溜须拍马,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此时的郑召被李成梁一顿赞许,也被捧上了天,得意扬扬地摇着脑袋,看着眼前的钦差李成梁,觉得此人和之前的那些贪官没有什么两样,自然也放下了戒备的心。

“这话你可就说错了,我郑召不过是圣上的一条狗,为大内卖命赚钱的狗,你们这些当官的各个有朝廷俸禄有地方孝敬,还能作威作福,想想我们这些无根之人,也只能靠你们的往来之物度日,你的钱可不是我一个人要,宫内几万人都张着嘴等饭吃呢。”郑召一改语气,仿佛自己是出力不讨好的管家婆一样。

“是是是,郑公公说的是,只是这次的孝敬恐怕不能现在出手,还需竣工后才行啊。”

原本以为会腰包大满的郑召一听此话有些不高兴,斜着眼问道:“此话何意啊?”

李成梁从腰间抽出那张一万两的银票低声道:“公公有所不知,现在的东厂无孔不入,提督陈洪和黄公公的关系您也清楚,此时出手岂不是落下口实,到时候连累到黄公公可就得不偿失了。”

陈洪是司礼监的秉笔,兼领东厂,是宫内十二监的二号人物,仅次于掌印黄锦,这些年更是对掌印之位虎视眈眈,想要取黄锦而代之。若是孝敬之事被陈洪捅出来,对黄锦一派确实不利,李成梁说的有道理。

见郑召犹豫,李成梁又道:“郑公公,这一万两只不过是碰头彩,后头还有大的,上次锦衣卫可是奉命从两广南海之地押运回一批稀世珍珠啊。”

听到那圆润光滑的南海珍珠,郑召的两只眼睛都要瞪了出来,大张的嘴仿佛都要流出口水,半晌才闭上,道:“既然如此,督办河道疏通之事就全凭李大人了,我这几日还要去趟大内,向圣上呈报西南木材之事呢。”

“公公辛苦,那我就先告退了。”李成梁冲着郑召拱手离开,被开了空头支票的郑召还美垫垫地上前送行,直到衙门口才止步。

嘉靖四十三年,夏汛期,通州口岸。

兵部的当值官兵将通州口岸围起,三部衙门和河道衙门所有人都已经到齐,李成梁作为督办钦差也列坐期间。

主持本次工程的工部侍郎朱衡率先站出来,向大家宣读圣旨:“上谕,所有人跪接圣旨。”

在场所有人离开座椅,纷纷下跪,等待宣读圣旨。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