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八章束水冲沙(2) - 忠魂依旧守辽东 - 故国有日月

第八章束水冲沙(2) - 忠魂依旧守辽东 - 故国有日月

《孙子兵法》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论语》云:“三思而后行。”

古人是睿智的,圣明的,聪慧的,富有远见的,几千年前就将做事的准则书于锦帛告知后人,这些后人不仅有以史为鉴的前朝王侯和文武百官,还有活在当下的芸芸众生,当下是何时?就是大明嘉靖四十三年。

嘴上功夫是说出来的,但这潮白川河道可是手上的功夫,说是说不出来的,于是“束水冲沙”的具体工程详情也被书写成奏疏上呈朝廷,希望获得朝廷的认同,毕竟有事请示领导是不会错的,领导总是英明的,也不知英明拍板的是不是嘉靖帝,反正内阁是批了,于是潮白川河道的疏通工程便在潘季驯的治水主张下有条不紊的开展了。

朱衡携一工部主事在工地上反复核对建材,防止那些运送建材的商人以次充好,不过话又说回来,朱衡也有些过度谨慎了,因为采办建材的时候,锦衣卫就全程监督,不让一块乱石废木混入工地,再加上朱衡秉性强直,眼不揉沙,还有“吝啬侍郎”马森在一旁精打细算,绝不放过任何的可疑的蛛丝马迹,奸商想糊弄这两位老官僚,得先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智商才行。

李成梁身着飞鱼服,伫立在大明黄旗之下,望着诺大的施工现场,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不论是“井”字的中段工程还是两侧的蓄水河道都已建造完毕,等汛期一到,再开闸放水,束水冲沙一事便可大功告成。

此时的工地上,潘季驯活脱脱成了一个泥人,不顾左右小吏的劝阻立在泥塘中,高声呼道:“你们几个快点,工程要再往前赶几天,最大的汛期到来之前必须将河道的颈口修好,否则就来不及了!”

潘季驯虽是一介文官,但在两广任上参与过治水,嗓门早就和那些大嗓门的工头一般,不断扯着嗓子指挥调度,倒不像是两榜进士出身的读书人。不过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这里是京畿,疏通的是军需粮道,身边与自己配合的也不是两广蛮夷之地的官吏,而是朝廷大员和大内锦衣,和他们打交道要处处小心,否则就算成了事也要丢了官,而且自己的束水冲沙并不是被所有人接受,这次主持河道工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中,潘季驯更是兢兢业业,很多工匠都轮休了,他还立在施工现场招呼来招呼去。

潘季驯指点完工匠后便退下一线,走过那片泥塘时,也是在一旁小吏的帮助下提着袍角才能向前蹒跚而行,不过脸上早已溅得满是泥斑,更别说那身官袍了,若不是众人早知道潘季驯是朝廷御史,肯定会错将这位工程总顾问当成泥腿子工匠。

李成梁见潘季驯蹒跚而来,赶忙上前搀扶,递过一条湿毛巾,钦佩道:“潘大人是工程顾问,坐镇指挥调度就好,为何亲临一线啊?”

潘季驯接过毛巾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泥点,一边笑道:“河道工程事关重大,万不可掉以轻心,更何况这束水冲沙乃是大计,需慢功出细活,再说工匠们对束水冲沙的很多细节原理都不太明白,为大局考虑,还是亲自指点着好。”

李成梁点点头,对潘季驯认真的态度很是赞赏,心念道:若是我大明诸臣临事都能做到细致入微,认真严谨,朝廷哪会有这么多的积弊?

“实不相瞒,本官对治水是一窍不通,如今见到高人,还望潘大人指点一二,这束水冲沙的精妙之处在哪里?”李成梁拱拱手,很是谦恭地求教。

潘季驯将两掌相对,比划道:“李大人,世人只知分洪泄洪和加固堤坝,然而他们忘记了这水患的根由在哪里,那就是泥沙堆积,水位抬高,如果只是一味地加固堤坝,那么只会越加越高,扬汤止沸而已。”

李成梁沉思片刻,点点头又问:“可历朝历代皆是,且都有治水之功,想当年大禹治水不也是分洪固堤吗?”

“话虽如此,但扬汤止沸终不如釜底抽薪啊,只要让水位降低就好,何必去加高堤坝呢?”

“可一口‘井’真的能将所有的泥沙冲入吗?水的冲力固然大,但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泥沙冲入啊。”

潘季驯见李成梁问了点子上,立马起身道:“问得好,这就是为什么下官要亲自去河道现场的原因,那就去告诉工匠们如何加大水的冲力。”

“哦?”李成梁不禁好奇起来,追问道:“本官只听说过诸葛亮借东风,从未见过借水势的啊。”

潘季驯将李成梁迎至水文图前,回道:“现在正值夏汛,水量自会加大,但实不足冲沙,所以我们要助其一臂之力。”话到此处,潘季驯拿起毛笔将堤坝线旁加画两笔,画出一条新河道,只是比之前的河道更加狭窄。

“变窄河道?”李成梁对于这个大胆的做法感到十分困惑,“潘大人,你没有生病吧?”说罢,李成梁就上前摸潘季驯的额头。

潘季驯笑着避开李成梁的手,缓缓道:“李大人,不知你在辽东可曾见过河流?”

“自然见过,那又如何?”

潘季驯不慌不忙,用引导的语气又问:“那李大人可曾留意这河流何时舒缓,何时湍急呢?”

李成梁眼珠一转,想了想答道:“自然是平地缓流,落差时湍急了。”

潘季驯似是非是的点点头,又追问:“还有吗?”

“还有?”李成梁疑惑地瞅瞅潘季驯,憋了半天实在想不出来,赶忙催道:“潘大人,你有话就直说吧,本官实在想不出了。”

潘季驯看了看这个对生活观察不仔细的钦差大臣,露出一丝诡异地笑容,随即道:“还有就是河面宽则水势缓,河面窄则水势急,李大人想想是也不是?”

李成梁眉眼上挑,作出思考状,想想往日的生活经历,恨不得立马去辽东的小河道去看看,回顾当时农家引渠水浇灌田地时,邻家老农似乎说过,渠道修窄,水势就大,能浇灌更远的地方。

想到此处,李成梁一个激灵,笑而不语地望着潘季驯,会心地点了点头。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