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特殊君臣(3) - 忠魂依旧守辽东 - 故国有日月
西江米巷,锦衣卫北镇抚司。
徐阶在锦衣卫都督朱希孝的引领下来到诏狱地牢,这里漆黑一片,虫鼠遍布,墙角早被那些啃噬腐肉的老鼠占据,发出吱吱吱的声音,蜘蛛网从东到西,从上到下纵横交错,继续封锁着本就压抑狭小的牢房,铁窗外的几缕残阳也仿佛被这里无边的黑暗吞噬,在冰冷残破的泥墙上泛不起一丝涟漪,死气沉沉,根本看不到生的希望,这就是臭名昭彰的诏狱,来这里的人非富即贵,都是嘉靖帝钦点的案犯,在明代,来到这里就是来到了地狱。
朱希孝指着前方的地牢道:“徐阁老,前面那间牢房便是胡宗宪的,按照您的意思,每日都有打扫,伙食也同锦衣卫弟兄们的一样,不过这里是诏狱,所以还是有些……”
徐阶满意地点点头,拱手谢道:“多谢朱大人了。”
这朱希孝乃是成国公朱希忠的弟弟,是帝国的勋贵阶层。
朱希孝笑道:“徐阁老不必如此,我朱希孝也是明事理的人,这胡宗宪绝不是奸党,只是他官居总督,这才树大招风,成为众矢之的啊。”
几句简单的交谈,徐阶便对这个世袭贵族刮目相看,看来嘉靖帝让他来锦衣卫当都督,绝不只是照顾勋贵,而是此人确实是个有能力且明事理的人。
“徐阁老,时间紧迫,有什么话赶快说吧,我去外面看着。”
“那就有劳朱大人了。”
徐阶谢过朱希孝,来到地牢门口,只见一身囚服的胡宗宪端坐在干草丛中,虽然衣着不如往日那般光鲜,但从骨子里透出的的英雄气依旧令人敬慕。
“好个直浙总督啊,身陷囹圄,能泰然处之。依旧气宇轩昂、威风不减啊。”徐阶推开劳门,一捋长髯道。
胡宗宪缓缓转过身,见当朝首辅徐阶,身着一品官服,立在那里冲自己微笑点头。
“原来是徐阁老,请恕犯官胡宗宪衣冠不整,不能远迎。”说罢,胡宗宪起身行礼。
徐阶还礼,吩咐看门的小吏搬来两把椅子,自己和胡宗宪相视而坐,并将嘉靖帝的两道圣旨拿出,故作玄虚道:“汝贞啊,你的旧部揭发严世蕃通倭,圣上也对你法外开恩,圣旨的其中一道就是让你回乡养老的。”
得知自己将要自由的胡宗宪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反常地摇了摇头,叹道:“严世蕃虽然恶贯满盈,但绝不至通倭,徐阁老出手就是不一般啊。”
“汝贞啊,你也知道,圣上对三法司的证词历来是不屑一顾,所以诛杀奸党严世蕃必须要另辟蹊径啊。”
胡宗宪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徐阶,冷笑一声:“也罢也罢,严世蕃确实该死,只是徐阁老的手段有些阴了,不过犯官不懂,为何要让犯官的旧部出面啊?”
“如此便可为你脱罪啊,你是国士,并不是严党,就算是严党也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严党,老夫不想你死,圣上也不想你死啊。”
胡宗宪又苦笑道:“徐阁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我都是读圣贤书考取的功名,难道不知道师生之情大于天吗?让犯官的旧部揭发严世蕃,不就是让我陷害严阁老吗?如此做,犯官还不让天下读书人耻笑?”
徐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有些不满的胡宗宪,憋了半天,刚要说话,便被一声熟悉的声音打断:“汝贞啊,不要自责,严世蕃咎由自取,老夫也管不了他,杀他杀得对。”
徐阶和胡宗宪纷纷投入好奇的一瞥,只见已被彻底罢官,成为一介草民的严嵩身着一身麻布衣,站在劳门外。
“严阁老?”
“恩师?”
已经八十多岁的严嵩,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步履蹒跚地挪进来,苦笑一声摆摆手道:“徐首辅,老夫现在已是一介草民,不是什么阁老了。”
见严嵩摇摇欲坠,胡宗宪赶忙将坐下的椅子腾出来,放至严嵩身后,恭恭敬敬扶严嵩坐下。
此时的严嵩可以说是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全无了往日的威风,眼神中透露的不再是奸邪,而是一种欣慰,看着胡宗宪道:“汝贞啊,老夫没有看错你,抗击倭寇,肃清海疆,打通海上丝绸之路,这些可都是可以彪炳史册的功绩,你都做到了,老夫欣慰啊。”
胡宗宪恭恭敬敬地向严嵩行礼:“恩师言重了,学生只不过是在其位谋其政,尽本分罢了。”
严嵩摇摇头,看着徐阶道:“还是徐首辅说的对,你是国士,就算老夫不用你,也会有人用你,”见徐阶点头,严嵩又道:“若是严世蕃懂得用人之道,也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赵文华贪污贪到圣上的宫里,鄢懋卿巡盐竟然把一百万两银子运到自己家,罗龙文更是无知,获罪后通倭,这才连累了严世蕃,如此看来都是严世蕃用人不明,自作孽不可活,怪不得别人。”
徐阶见严嵩此时已经服软,对自己再无威胁,且与严嵩同朝为官近二十年,就算没有交情也有交集,便搭话道:“严世蕃确实有些过了,现在正法也是依律判罪,还望严阁老节哀顺便。”
严嵩看着徐阶,徐阶看着严嵩,两个久经宦海的老油条就这样相互看着,两人斗智斗勇斗政十几年,都是为了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宝座,这十几年来,虽说两人是敌人,但也成了对方的知己,从心底里敬畏对方,敬畏对方的斗争手段和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