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190章 龙跃神州、扬州评话与姜州鼓乐 - 非遗鉴赏 - 夏轩宇

第190章 龙跃神州、扬州评话与姜州鼓乐 - 非遗鉴赏 - 夏轩宇

这是我见过最大的毽子,中幡真的是中国宝藏非遗,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

原来,杂技表演的天花板是这样的,春晚上十三位少年挥舞中幡,不断地变换动作与自己的身形,尽显勇武和巧妙。

中幡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起源于唐宋时期,最初用于外交或打仗前的仪仗队使用,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表演时,幡面彩绸迎风招展,演员们翻、转、腾、传、顶,一系列的动作行云流水,震撼无比。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可真没说错!

中幡由杆、伞、盖和旗组成,幡杆多由竹竿制成,高十余米,重三十多斤,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头、脑门、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

巨大的中幡在演员的脚上宛若一个毽子般轻盈,无论做多大幅度的动作,始终幡不离身、杆不落地。

中幡是沧洲传统杂技的经典节目,2019年入选了鹤北省非遗名录。《龙跃神州》由沧洲杂技团、鹤北五桥杂技艺术学校联合创作。

二零二二年捧起了中国杂技界最高的奖项——金菊奖。

阳刚霸气的中幡配合上气势磅礴的立鼓、戏曲音乐呈现出一股国潮国风的杂技盛宴。

……

扬州评话又叫“维扬评话”或“评词”,由一人以折扇、手帕等为道具,用扬州方言说表的曲艺表演流传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安徽等地。形式为一人坐在桌后,以折扇、手帕等为道具,用扬州方言说演。

20世纪中叶以来,也有不用道具站立说演的情形。同时运用手势、身段、步伐、眼神、表情讲究演示“虚神”,对描写人物强调寓神于情,不追求形似。以描写细致入微、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讲求剧情细节丰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表述生动有趣。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