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四十九章 论忠诚 - 汉末张家记 - 我家有只大王

第四十九章 论忠诚 - 汉末张家记 - 我家有只大王

上回说到梁旭以求学的名义混入了颍川书院,跟着荀彧学习。

梁旭自从跟随荀彧学习以后,就被荀彧的学识给折服了,虽然荀彧有部分观点是梁旭难以接受的,例如荀彧对忠诚的理解是从一而终,对大汉是这样,对他日后恩主也是这样。

梁旭就问荀彧,要是他投靠的人最终想要取代大汉的话,他要怎么自处。荀彧就沉默了。

此时梁旭就打算给荀彧推销来自后世的忠诚观念了。

说起后世的观念概念,首先要搞清楚的是那个概念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没找准,后面的枝枝叶叶都是白搭,甚至会让自己混乱。

那么忠诚的本质是什么呢?不是忠诚的过程或者结果,而是忠诚的对象。对象没搞清楚,就很容易犯难犯错。

梁旭当着荀彧的面直批荀彧是没有搞清楚自己该忠诚的对象到底是谁,才导致难以回答他刚才问的问题。

荀彧一点都不生气,还笑着问梁旭:“那么你认为为师忠诚的对象应该是谁呢?”

只是荀彧下一秒就后悔自己问了梁旭这个问题了,因为梁旭竟然很大逆不道地说是天下的百姓。

被封建礼教教育出来的荀彧,满脑子都是天地君亲师,什么时候自己要沦落到忠诚于天下百姓了?士族与平民天生就有着天壤之别,就算身为士族的人怎么穷困,他的地位也比腰缠万贯的平民要崇高,这是牢牢烙印在荀彧人生观、价值观里面的。

见荀彧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一脸严肃地看着自己,梁旭急忙说到:“老师,你听学生说完了,再发表个人意见。”

听到梁旭以命令的口吻堵住荀彧的嘴,不让荀彧教训他,荀彧也是拿他这个天才学生毫无办法。荀彧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梁旭这样回怼了,梁旭敢这么怼他的时候,都会给出一套理论体系,虽然荀彧未必会认同,但听完以后,还是会觉得受到一点启发。

梁旭说:“老师,你有没有想过汉为什么能灭秦,还能在楚汉争霸之中胜出呢?”

荀彧一脸看戏的表情看着梁旭,就是不回答。

梁旭讨了个没趣,就继续说:“因为那时候的大汉,秉承了天下人的意志。秦之所以被灭,主要是因为各诸侯国的贵族并未真正归心,而秦皇却把他的军队调去边疆了。而项羽之所以失败,同样是因为他不懂得天下臣民的心,他太过于迷信自己的武力,太过刚愎自用,最终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所以失败了。”

梁旭看了看荀彧的脸,发现荀彧依然只是一副专心听讲的样子,他就给自己的说法下了结语;“所以汉高祖得天下,是因为他当时秉承了天下人的意志。”

荀彧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梁旭的说法。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梁旭见自己胡吹乱诳竟然能得到大神荀彧的认可,心中欢喜,尾巴就翘起来了,接着说:“可是现在呢?……”

荀彧一听到梁旭说可是,就知道他这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要发表他的反动言论了,立马凶巴巴地瞪着梁旭,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梁旭扁着嘴,委屈地说:“老师,你刚才不是认可了学生的说法了?怎么不让学生继续说下去?”

荀彧淡淡地说到:“认可是因为你有你的言论自由,但为师也有为师的信仰自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好了,这下算是梁旭自打嘴巴了,谁让他之前嘴欠,曾经在被荀彧罚他抄书的时候,说什么天赋人权,只可惜当时屁用都没有,该抄的书还得抄,现在转过头来,还被荀彧拿来教训他了。

虽然荀彧嘴里说着他不接受梁旭的说法,但梁旭说的话,也确实给他带来了启发:正所谓“天地君亲师”,自己之所以难以分清皇帝和恩主的分量,正是因为两者都是“君”,并没有先后之分。但假如结合旭儿的说法,则“地”可以代表天下万民,按照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天下万民确实应该排在皇帝和恩主之前,这就有些像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其实荀彧能这么轻易就认可了梁旭的说法,是因为梁旭偷换概念了,梁旭拿大汉立国做例子的时候,悄悄把天下万民的范围缩窄了,说成是士族阶层,也就是那些诸侯国遗留下来的贵族。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