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下午茶水调歌头 - 穿越古今奇幻之旅 - 浪清影
()
吴晴点点头,随即惊讶道:“难道小灿没有跟你说起过?”
杜红燕有些诧异,不明白吴晴为何这么说,奇怪的看了坐在身边的王灿一眼。
王灿接过吴晴的话头道:“其实,我也是孤儿。”说罢,扳过姑娘的肩头,一脸深情的道:“现在,大家都是无依无靠的人,以后你就安心在此住下,我们一起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吴晴一听,哟喝。瞧瞧,这话说得多有水准。于是打趣道,看不出来,你这话说得还蛮有水平的嘛。
听吴晴打趣,王灿不好意思的呵呵一笑,还不是大哥都得好,跟大哥久了咱这说话水平也是蹭蹭的往上飚哇。
听他说得有趣,在座的几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欢乐的气氛,一时间冲淡了不少忧伤。
“和你们比起来,我算是比你们幸福多了。”杜红燕也从忧伤中摆脱开来,也学着开起了玩笑。
一顿饭吃下来,听了杜红燕叙说过曲折身世后,已经是下午两三点钟了。
光听故事了,饭也没吃几口,所有的菜都凉了。吴晴将饭菜热了一遍,几人又高高兴兴的吃过饭后,杜红燕抢着收拾碗筷,王灿也去帮忙了。吴晴一个人悠闲的坐在院子里,成了甩手掌柜。
王灿和杜红燕俩人腻在厨房里,也不知在干些什么。
无聊的坐了一会儿,发现天气还早。酒足饭饱后,一时间无事可干。悄悄的望了厨房方向一眼,见俩人进去这么久了,还是没有出来的迹象。也不知在里面搞什么飞机,按说洗个碗也不需多长时间,很有深意的打看了紧闭的房门一眼。
随即大声朝里面说道:“大哥我出去逛逛。”说完,便抬步向院门走去,刚走到门口。就听厨房里彭的一声,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翻了,然很隐隐听到有粗重的喘息声,吴晴侧耳一听,却又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
以前在历史书上看过,秦人风气开放,比现代人也不遑多让,以前还不相信。听到厨房里面的响动,再联想到那声隐隐的喘息声,看来是却有其事。很是狭促的望了厨房方向一眼,很是猥琐的一笑,摇头晃脑的往院外走。
出了院门,想到现在多了一个人吃饭,看来得找点营生来糊口。这么坐吃山空,并不是他的风格。
做什么呢?开酒楼,做饭馆,貌似现在还没那本钱。
想来想去,就唯有摆个小摊了。吃的东西永远是最受欢迎的,这时期的吃食,大多还停留在蒸煮的阶段,而且食材也比较便宜。
最重要的是,他除了做吃食比较在行以外,其他的都是半调子。
虽然知道的东西比较多,但是那只是纸上谈兵,如果真要将那些肥皂,牙膏什么的rì用品弄出来,先不说有没有材料。就算有,也需要很大本钱吧,想想自己虽然寥有薄财,目前为止还经不起折腾。再说,他也没那个时间,他还要寻找夏雪呢。
确定了rì后,将要做的营生。接下来就是选址了,摆摊这东西看似简单,里面却蕴含了诸多学问。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果这三样的齐备了,生意就是想不好都难。
现在人和与天时算是有了,那许许多多的烹饪方法,就在自己脑子里放着呢。那先煎、炒、盹、镐、炸、焖、烤,哪一样做出的食物,都是让人回味无穷,如今这世上比得过他的恐怕还没出世,自然不担心没有生意。
地利嘛,就要慢慢寻找了。生意要想做得好,这客源又是一大关键,便要寻那人流多的地方。
吴晴边想着顺着眼前小的巷子,向外面的街道行去。
很快便来到了大街上,似乎是天气太冷,或是此处本就偏僻,街面上没有什么人。走了一个多小时,觉着有些累了。看到前边有个小茶馆,便走了过去。
老板是个老汉,老实巴交的汉子。坐在椅子上悠闲的打着盹,听到响动,见有客人来,连忙从睁开眼睛,热情的问道:“不知客官想要点什么,本店有罗chūn茶,还有各种美味糕点。”说罢,一脸殷切的望着他。
茶馆面积不大,也就几平米的样子。里面摆着三四张桌子,此时店里面还没什么人,估计还没到饭点。吴晴才刚刚吃过饭没多久,只是走累了来歇个脚,喝碗茶来的。这时,看老板一脸殷切的表情,也不忍拂了他的意,便叫了碗茶水和一碟花生米,算是照顾他的生意吧。老汉应了一声,上了茶水和花生米后,又重新坐在刚才坐的地方,准备迎接下一个客人。
刚坐下没两分钟,又有客人上门。吴晴转头望去,这时却是俩个书生模样的年轻小伙子。俩人摇头晃脑的吟着在吴晴听来很是诲涩难懂的词句,满脸一副享受的样子,匆匆点完和吴晴一般的茶水后,坐在离吴晴不远的一张桌子上。
见听不明白,也就没了继续听下去的兴趣,回转头来继续无聊的喝着茶水。
不过,虽然没有刻意去听,但几人的桌子离得本来就近,两人的谈话,还是一字不露的传到了吴晴的耳朵里。
只听那先前吟颂诗词的小伙子问另一个小伙子道:“子渊兄,不知最近可有大作?”说罢一脸殷切的望向那个叫子渊兄的小伙子。
子渊兄听了,如沐chūn风的一笑,淡淡的道,真近还真有一首佳作。不过,却不是为兄所作。
“是什么佳作,能入得子渊兄的法耳?快快说来,与兄弟分享分享。”那人一脸急切,显然是个诗词狂人。
那叫子渊兄的却是不急,慢条丝理的喝了口茶水,然后道:“浩然贤弟莫急,待为兄填饱肚子再说。”说罢,抬头看着正准备糕点的老汉。估计是饿极了,忘着那老汉腾腾冒着热气的锅台,狠狠的咽了口茶水。
叫浩然的小子,看来是个诗词狂热者,一听有手的佳作,而又暂时听不到,却在一边急得抓耳挠腮,连连催促店里的老汉快点上点心。
老汉在灶台应了声:“来了,就急急端着个托盆,快步朝那桌客人奔去。”
老头手脚麻利从托盘上端出几笼糕点,说了句客官慢用后,便悄然退走。
糕点刚上桌,那个叫子渊兄的便拿起个糕点狼吞虎咽起来。
子渊兄,你们家那位不会这么狠吧?你到底几天没吃东西啦?
叫浩然的见那子渊这副吃相,道出了他也是吴晴的疑惑。
那子渊兄嘴里塞满了美味的糕点,含糊不清的说道:“三天!”说完,又继续埋头对付桌上的食物,一副饿死鬼投生的姿态。
正在吴晴疑惑,这个年轻小伙子,为什么会三天没吃饭时,很快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个叫子渊的家里有一位悍妻。而这位子渊兄又是位好拥风雅的货sè,身上一有钱,就去那些个风月场所吟诗作对,好不快活。但一遇到老婆,就蔫了。刚巧,他老婆又是个醋坛子。
一次,这子渊又如往常一般,与朋友去吟风弄月,结果回家晚了。被他老婆发现后,硬是关了他整整三天,要不是这个浩然兄将他救离苦海,估计这货得活活饿死。
知道这家伙的悲惨遭遇后,很是同情的看了这个外表风神如玉的年轻公子一眼。想到这家伙被老婆关了三天的事,不禁莞尔。
听着这个下午难得的趣事,不知不觉中桌子上的茶水和糕点便见了底。见没什么趣闻听了,于是便叫老板过来结账。
老汉听到吴晴的呼唤,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搓着双手一脸笑意道:“公子吃好了,嗯劳烦三文钱。”
三文钱倒是不贵,付了钱,在老汉的热情恭送下,往小店外走去。
刚走到门口,听闻那个浩然兄说道,子渊兄,既然吃饱喝足,说说你那首佳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