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更政 - 三国之大汉帝国 - 凌谷筱鱼
第六十三章更政
曹操笑着接道,
“说我处理国事太累.....”
“对。你太累。”
老刘一拍大腿,
“我打算成立议会,议会的目的就是帮助曹相国处理军国大事。凡是涉及军事、各州级太守以上人事变动等事务,曹相国需上报议会,经议会研究表决后,由议会掌印司撰写用印,在经由皇上发布。议会拥有监督权,相国需在今后的每年对议会上报其工作情况,并由议会对其审核,如若工作上存在重大失误或其他问题,议会可提案对其弹劾。议会的首批议员可由再坐各位担任或委任,担任议员者不得兼任各州太守等要职。”
陈留太守张邈问道。
“如此做法是否欠缺妥当?若是成立议会就等于削夺了皇权,自古以来都未有此先例啊。”
一众诸侯纷纷点头称是。
老刘一举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皇上游历在外,久而未归。太子刘辩名不正言不顺,也不能处理国家大事。虽然皇上赐我银銮殿可议国事,然而未免落人独断专行窥视帝位的口实。我也不方便过多参与进来。这议会也只是折中的法子,若是哪天圣上还朝,国家大事自然由皇上说了算,议会是否还会继续存在就由皇上说了算了。”
老刘如此解释张邈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只能拱手道,
“王爷高义,佩服佩服。”
下方各路诸侯纷纷称赞。这种好事去哪里找?汉中王愿意避嫌也好,不愿意担当也罢,都和自己没有关系。得到实惠才是正道。
老刘接着道,
“议会会址就设在银銮殿,议会长由议会议员推举产生,主职议会主持、议会决议宣布、监督行文等事项。”
老刘的一番言语引得下方各路诸侯窃窃私语,显然老刘提出的议会制度十分吸引大家的眼球,只不过具体任职人员都有些拿捏不准。
在座的简雍道,
“就由我青州开头好了,我青州推荐孔融为议员。”
在座众位纷纷点头,抛去孔融与青州的关系不说,单说孔融的声望及地位,出任如此要职也是得当的很,不过这样一来各家的人选也就不太好拿捏了。
当然,不要脸的人也多得是,你又没说必须得什么样的人担任议员不是?
“想必再坐的都有自己的想法。”
老刘接过话头,
“不过我得强调一句,议会的性质不同一般,不是‘儿戏’。谁要是给我弄个不学无术的混球上来,别怪我翻脸。”
下方各路诸侯纷纷点头称是,老刘继续说,
“另外曹相将着手成立内阁,协助他处理国家事务。内阁只针对曹相负责,而曹相要针对议会负责。”
老刘话锋一转,
“前些日子,发现了煤炭,曹相特成立了勘探司,在幽州与青州左近勘探煤炭,取得了一些成果。煤炭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燃烧的热量高,可以提高冶炼钢铁的效率和纯度。今后各地也将陆续成立勘探部门,主要负责勘探各种矿物资源。今后各地的资源开采力度及储备方案将由曹相拟定。今后我们还要在教育、商业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老刘接着道,
“我在这里要和大家说一点,别到时候为了三七分还是四六分闹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别弄得好像谁剜了你的肉似!人家倒霉了你看着高兴,自己分少了你就抱怨,看人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你也生气。谁的老婆都是自己娶的,娃也是自己生的,热炕头也是自己烧的。九州就这么屁大点地方,眼界大一点,世界大着呢。”
说着从桌案上拿起一张绢布,让左丰与一旁的小太监展开来,
“给你们看样东西。这是我得麒麟的时候得了一分地图,给大家看看。”
老刘拿出一张自己绘制的亚洲地图给大家看,
“我们所处的地方就在这里,只有这么大。广阔天地我们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谁有想法,可以自己上,为我大汉开疆拓土。打到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地盘。”
老刘拿出来的地图可谓是重磅炸弹,惹得下面的各路诸侯开了锅。谁能想到,天地居然是这个样子的?一直以来,青藏高原阻隔了人们向西行进的道路,河套以北又都是突厥人占据着。大家只知道一直往北是一片广博的冻土,谁知道曾想过在山的另一边居然别有洞天呢?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是深挖洞广积粮,招兵买马向着这片广阔的天地探索。”
说完老刘一拍手,
“另外我要和大家介绍个人,就是我的麟儿刘封。”
左丰高宣,
“宣汉中王世子,刘封。”
趁着刘封进来的空当,老刘接着说,
“能得封儿是我意外之喜,想必大家也曾听过麒麟送子之说,我家封儿就是这麒麟衔蛋而生的,蛋落地而裂,这小子就蹦了出来,而且见风就长,直长到这么大,粉雕玉砌让人忍不住欢喜。”
老刘一顿白话,弄得肩上的左慈一翻白眼,好悬被从肩上掉下来,心说老刘也太能白话了……
待刘封上殿拜过礼之后,老刘把刘封叫到近前,搂在怀里,
“刚才和大家说过,议会有专门的掌印司,这个首任司长呢,就是我家麟儿,刘封。想必大家没有意见吧?”
“这个……”
冀州刺史韩馥沉吟了一声,
“王爷,这样做怕是有些不妥吧?”
老刘问道,
“有何不妥?”
韩馥道,
“王爷刚刚还说避嫌,现在又让儿子做掌印司的司首,岂不是自相矛盾?”
老刘冷笑一声,
“好处都给你们了,我就是让我儿子做个掌印的官儿,你们都觉得不妥?给我讲讲哪里不妥了?哪里自相矛盾了?”
“王爷息怒。”
东郡太守乔瑁接过话头,
“韩大人也只是这么一说,心里也未必有什么想法,只不过我观世子有些眼熟,似曾相识一般。”
下面众人也都在打量刘封,众人都是当朝大员,自然也都见过皇子刘协。另外就是老刘白话麒麟送子大家多半也都是不信的,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既然有人开头,下方自然就有人开始附和起来,
“是啊,和皇子协到有几分相似。”
“恩恩,难怪这么眼熟。”
“不会就是皇子协吧?”
“保不准……”
老刘伸手一拍桌子,
“天下这么大,难保谁和谁长的相向,我见我家麟儿的时候也曾作此感想。只是如今皇上和皇子也不知身在何方啊。”
说完叹了口气,随即道,
“不说这些了,现在就问你们,这个议会的议员你们要不要推荐?不想参加的可以退出。我儿子做掌印司的司首是必须的,没有条件可讲。而且不妨再告诉你们一件事。”
老刘说,
“麟儿降生的时候,手里还托着一块玉印,正是遗失已久的传国玉玺。”
老刘的重磅炸弹顿时把下面炸开了锅,
“什么?”
“天呐!”
“传国玉玺?”
“真的假的?”
“这么说皇上是不是?……”
“这不可能。”
老刘对刘封道,
“封儿,让大家看看。”
一旁左丰连忙把陈放在案上的黄布包打开,放在玉盘上,呈给刘封。刘封接过玉印,在众人身前走了一圈又回到老刘身旁,双手呈上玉印。
老刘一挥手,
“从今以后,封儿你就是议会的掌印司司首,这道玉印今后就由你来掌管。”
下方各诸侯在看过传国玉玺之后议论的声音渐渐止住,有些心思通透的人已经反应过来,只怕灵帝已经崩天了,而刘备此举其实也就是变相告诉大家,他刘玄德不会做皇帝。既然如此,大家又有实惠可收,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之后的议题就简单的多了,大家纷纷表示世子做掌印司司首自是应该的。而老刘的各项提案也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最终,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刘辩被老刘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却分了他的皇权。成立议会老刘也并没有什么私心,只不过是让权利有了限制,避免权利的过分膨胀。同时也为今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于会走到哪里,走到哪一步就不是老刘能够知道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