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墨家传人 - 三国之大汉帝国 - 凌谷筱鱼
()
第二十三章墨家传人
山东地界的农作物多是小麦,收获之后的小麦秸秆都是废料大多无用,焚烧又不爱生火处理起来很麻烦。这种东西恰恰是宣纸制作的材料。
刘备躲在县丞的住所,搞了一口大锅又开始做起实验来。让手下亲卫到郊区收集秸秆放到锅里和草灰一起蒸煮。完成之后在放到院子里晾晒yīn湿反复几次。
期间李宏回来和刘备交差,在周顺那里带来了需要的材料和工匠,又被刘备打发到港口负责监造事宜。
反复晾晒的秸秆经过几天的的折腾已经糟烂了,放到盛水的大木桶里打浆入胶。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充分搅匀,用竹帘抄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这个大概是这样。)
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等纸张出来之后刘备很激动,虽然试过之后并不是很理想,很容易破损,想来是入胶的时候放少了。多试几次就好了。
整个程序手下亲卫也已经熟悉,刘备也不再cāo心,让亲卫负责了事。然后刘备又开始张罗弄印刷用的蜡纸,思来想去眼下只能用丝绸代替了。
这个到是比较简单,熔蜡之后用钢针划刻,在用调制的墨涂了下,发现并不理想。毕竟这个时期的墨都是墨块儿和刘备念书的时候差距很大。
想来想去,刘备把墨块碾碎用油调和圆润之后,发现效果果然好了很多。
这一来二去的折腾,就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天刘备还在府里折腾印刷术,身上弄得乌七八糟的。下人来报孔融来了,刘备一听就乐飞了,扔下手里的滚筒披头散发的就跑了出来,
“文举,你可来了,想煞我了。”
离客厅还老远,刘备就扯嗓子好了起来。
孔融听了刘备叫喊,满脸笑意的自厅内迎了出来,一看到刘备的样子孔融很惊讶,
“玄德这是玩的哪一样?怎么弄得这般光景?”
刘备一听,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笑了起来,
“文举来的正好,我给你看看好东西。”
说着就拉起孔融的手往后宅跑,孔融连忙说,
“你等会儿,你等会儿。我不是一个人来的......”
刘备一听连忙把手放下,
“你看看你也不早说,我这也没收拾收拾......”
孔融摆摆手,
“无妨,是我好友,不拘小节得很。”
“给文举丢人了。”
刘备洒脱一笑,拉着孔融回到厅内。
厅内正有一人,看刘备和孔融进来,眼光直接落在刘备身上,满眼好奇。
“这位是我的至交好友,公治容,字子烈,是墨家当代巨子的门生。收到你来信时刚巧在我那做客,我就骗他说你这里有美酒,就跟我来了。”
孔融笑着介绍道,
“这位就是青州太守,刘备刘玄德。”
“墨家学识渊源,玄德慕名久已。”刘备拱手道。
“别整这些没用的,你得好酒好肉的招待,招待不好我可不饶。”
孔融笑道。
“这个自然。”
刘备招待二人入坐,转身吩咐亲卫上茶,被宴。
“我说玄德,你这闹的是哪出?怎么弄得和小鬼似的?”孔融笑着问。
“让老哥见笑了。”
刘备挠了挠头,
“这两天我弄了点小玩意,等下给老哥看看,保准老哥喜欢。”
“哦?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看看。”
孔融转头对公治容说,
“子烈咱们也一起去瞧瞧?”
“好啊。”
一旁的公治容说,
“我一早就好奇了,只不过没好意思说出来。”
......
“啧啧......”
孔融看着后院里制作宣纸的工艺,
“就是这么个玩意,弄出这样的纸张?”
“是啊。”
刘备答道,
“大体流程就是这样,纸张的韧xìng和吸墨的程度还在进一步的调控实验当中。”
“果然神奇。”
一旁的公治容说,
“刘大人,果然是不凡,难怪文举老是在我面前夸你。”
刘备带孔融和公治容一起用墨试了试制成的宣纸,二人都啧啧称奇,须知如今虽然有纸张,但是用途却不大,更不适合用墨写。如今大多氏族书写通信还多用绢帛。刘备这一举措可谓是一项重大的改革,这样的宣纸造价低廉,效果却不是一般的好,相信很快能得到推广。
“子烈谬赞了,就直接叫我玄德好了,都是朋友别太生分了。”刘备说。
“好,玄德果然豪爽,这朋友我公治容交定了。”公治容用手一拍胸脯。
“再让你们看看这个。”
刘备把两人引入自己研究印刷术的房间,里面满是墨香,废弃的纸张和油墨弄得满屋都是。
“这是?”孔融看着眼前一堆乱糟糟的东西很疑惑的问。
公治容看了一眼已经明白几分,目光直接落到一旁的机器上,神sè十分激动。捡起一边散落的印刷过的纸张,
“哎呀,哈哈......”
“子烈怎么了?”孔融疑惑的问道。
“文举看看这个。”公治容把手里的纸张交给了孔融。
孔融看了看纸上的墨sè不均的字迹,又看了看一旁的机器也顿时明白过来,
“我说玄德呀,你可是给咱们大汉立了大功了。”
孔融拍着刘备的肩膀,
“我孔融果然没有看错你,这个兄弟果然是捡了便宜。哈哈。”
“老哥谬赞了,玄德愧不敢当啊。”
刘备说,
“老哥和子烈先等一会,容我去换身衣裳。”
刘备走后孔融和公治容一起在后院参观刘备的造纸工程,
“子烈感觉如何?”
孔融问道,
“我没忽悠你吧。”
孔融得意的说。
一旁公治容两眼放光的看着刘备的东西,一边嗯嗯啊啊的应付这孔融,看的孔融哭笑不得。
“我说兄弟,以后你有的是时间看,你这样的表现是不是太丢人了。”
“你不懂,你不懂。”
公治容好不容易收敛了自己的神情,
“这可是人类的创举啊,科学发展人类进步世界和平一直都是我心中的理想啊。你能够理解吗?”
公治容一脸真诚的看着孔融,眼睛中闪烁着jīng光,看的孔融一阵头晕脑胀。
好在功夫不大,刘备回来了,把两人请到了膳房一起用餐,
“此次让老哥请子烈前来其实是有事相求。”刘备放下手里的酒樽道。
“愿闻其详。”公治容说。
“我打算在这里修建一个港口和船坞,制造宝船探究大海,追寻蓬莱之地。”
刘备说,
“但是,实在是斤两有限,没有把握造出大船。还有就是想在郊区建造一个三层楼高的别墅,手下工匠的技术实在不敢恭维,只能麻烦子烈了。”
“楼房这个到不是难题,不过大船这事?玄德需要多大的船呢?”公治容接口道。
“最好是能长百米上下,宽三十米左右的,可分为上中下三层,隔音效果良好的那种宝船,能行吗?”刘备自顾比比画画的说。
“长宽多少?”孔融和公治容没听懂刘备说的尺寸。
刘备一拍自己的脑门,是自己乌龙了,这里的人又哪里懂现代的度量衡呢,
“就是大概长大概四十丈,宽大概十五丈的样子。”
刘备小心的比划着,
“能成吗?”
“这个可能有点困难。”
公治容皱着眉头说,
“毕竟没听说过这么大的船,制造起来可能会花费不少。”
“没关系,没关系,没钱我可以去赚。”
刘备忙说,
“能造出来就好。”
“倒是可以一试。”
公治容点了点头,
“不过,造这么大的船动力会很成问题,在风向不对的时候行进会很困难。”
公治容不愧是专业人士,一下就看重了其中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
刘备提了杯酒说,
“我们可以参照马车的车轮制作两个类似的轮子,轮子面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弄个横版,我们就叫他轮桨,相信比人工划桨要省力的多,动力也要大的多。”
公治容听的眼睛一亮,手舞足蹈的说,
“妙,妙,这个办法应该可行。”
一旁孔融听两人说话云里雾里的,
“你们俩能不能先陪我喝酒,然后你们再商量你们的事儿?”
“你不懂科学,自然不知道科学的魅力,我等不得,等不得。”一旁公治容摇头晃脑的说。
孔融一听差点没哭了,
你还不如说我没文化......
一顿饭刘备和公治容越谈越投机,只恨是晚认识了十年一般。
刘备和公治容聊的确实挺开心,公治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的强,往往刘备提到的东西,公治容很快就反应过来,而且还能够延伸出更多的问题。让刘备大有遇到知音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