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封赏 - 三国之大汉帝国 - 凌谷筱鱼
()
第六章封赏
次rì中午,张让陪同灵帝吃午饭,灵帝胃口大开,比平rì多吃了半碗。
“又叫让父费心了。”
饭罢,灵帝端起茶盏笑着对张让说。
“老奴应该的。”
张让笑称,
“前些天派出去卢植处视察的小黄门回来了,正从殿外候着呢。”
“传吧。”
灵帝放下茶盏说。
“吾皇万岁。”左丰叩首,
“起来回话。”灵帝说,
“谢万岁。”左丰说,
“如今黄巾贼众如何?”灵帝问。
“奴才刚到广宗时,卢植大人刚打了场胜场,贼首张角落荒而逃。想是皇上天威浩荡,奴才前往自是带去龙威,所以卢大人才能一战功成。”左丰谄媚道。
“嗯。”
灵帝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卢大人果不负朕所托,”
“皇上。”
张让在一旁顺势说道,
“听闻这其中有位我天家之人,出力不少,实在是天家之幸啊。”
“哦?”
灵帝一听煞是惊讶,
“让父快来给朕说说,我天家何时出此人才朕如何不知?”
“圣上自然不知,此人乃中山靖王之后,到如今怕是与皇上疏远了。”
当下张让就把,刘备自幽州起兵一直到大破张角贼众详细说了一遍,灵帝自是听的津津有味,
“如此人才,依让父所见,该如何奖赏呢?”待张让说罢,灵帝方才问道。
“此人屡立奇功,又是我天家之后,当大大提拔,广传四海,让天下英豪以此为楷模,为我大汉效力才是。”
张让说,
“不如吾皇把此人召回京师,让其认祖归宗。在大加封赏,岂不美哉?”
“让父所言极是。”
灵帝点了点头,
“那寡人就下诏,令其回京受赏。”
“吾皇圣明。”
张让和左丰齐齐拜倒在地。
这在这个档口,赵忠从外面跌跌撞撞的跑进来,
“吾皇万福,吾皇万福。”
张让听了眉头一皱,顺势站起身来,灵帝也看向赵忠。
“吾皇圣明,安阳大捷,黄巾贼首全不伏诛,卢植大人已经班师回朝。”
说着把手里的信件呈给了灵帝。待灵帝看完就对着张让笑了,
“难怪让父提点,这刘备确实是个人才。此次安阳大捷,是刘备的两个部下领两千人马在半途袭杀了张梁、张角两部人马,一战功成。俘虏和物资缴获不计其数。”
“恭喜吾皇,贺喜吾皇。”
张让再次拜服。
“这下好了。”
灵帝丢下手里的御笔,
“马上就回来了,也不用我在下旨了。”
......
安阳大捷,不止卢植回京了,皇甫嵩和朱儁也跟着回来了。还带着前来帮忙的曹cāo和孙坚。这俩倒霉孩子,刚到地方贼患就被平了。啥也没捞着,心里别提多窝囊了。
不过到也不能白跑,曹cāo是个官二代,朝中关系不小皇甫嵩自然卖点面子,均出点军功不在话下。孙坚也是此前在朝廷挂了号的,和朱儁关系不错,自然也分了点军功。就混在大部队里回了京师。
黄巾贼首伏诛,灵帝龙颜大悦,
安阳大捷,不止卢植回京了,皇甫嵩和朱儁也跟着回来了。还带着前来帮忙的曹cāo和孙坚。这俩倒霉孩子,刚到地方贼患就被平了。啥也没捞着,心里别提多窝囊了。
不过到也不能白跑,曹cāo是个官二代,朝中关系不小皇甫嵩自然卖点面子,均出点军功不在话下。孙坚也是此前在朝廷挂了号的,和朱儁关系不错,自然也分了点军功。就混在大部队里回了京师。
黄巾贼首伏诛,灵帝龙颜大悦,端坐金銮宝殿,群臣朝拜。
“朕自登基以来,一直为我大汉社稷兢兢业业,众卿家也都为国尽心尽力。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灵帝端坐龙椅之上,先是给自己带足了高帽,下边大臣都暗暗咧嘴,
心说这货,脸皮够厚。
“然,黄巾张角不思皇恩,那个......”
灵帝本来上朝之前准备了发言稿,但是给忘了,索xìng开始白话,
“黄巾张角带领刁民一堆造朕的反,真的是活的不耐烦了。朕当然不能不管,派了一众将士前去镇压。结果这帮小贼就被稀里咔嚓的给放倒了。”
显然即兴发挥要比有搞发言爽快的多,灵帝一边唾沫飞溅,一边手舞足蹈兴奋不已。说着说着,就走下龙椅,走到大臣们的身边,
“朕呢?是个爽快人。有话也不藏着。”
待灵帝走到刘备的身边的时候,显得很感兴趣,顺手拍了拍刘备的肩膀,
“你们立了大功,朕是知道的,所以也不会亏了你们。跟着朕混,你们就一百二十个放心。哈哈。”
一帮大臣心里一阵凄凉,却没有太多言语,相对于往次来讲,这次灵帝的表现还靠谱的多。但是,对于新来的人来说那可就不一样了,刘备、曹cāo、孙坚都第一次得见天颜,都被灵帝雷的外焦里嫩。
说完回身冲着,龙椅旁的太监挥挥手,太监会意,搬开手里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郎将卢植广宗计败张角,安阳全歼贼首功不可没,着升任太常,官至二品,位列九卿之首钦此。”
卢植出列叩首谢恩,
“吾皇万万岁。”
“皇甫嵩、朱儁,击溃张梁部,为安阳大捷打下基础,功不可没。封皇甫嵩为辅国将军,朱儁为镇国将军。所部孙坚为别部司马,曹cāo为济南相。”
“臣等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甫嵩等四人纷纷跪拜。
“哈哈。”
灵帝在下面溜达了一圈,心满意足的看着属下们的表现,感觉好不痛快,当下转身回到龙椅旁,
“今天还有件大喜事要办。刘备何在?”
“臣在。”
刘备躬身出列。
“听让父说,你是朕的族亲?能不能给朕详说一下?”
下面一干大臣听了“让父”一词,都怒目圆睁,斜着眼怒视张让,张让也不以为意,当做没看见一般。
“回皇上。”
刘备躬身道,
“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灵帝让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张让拿来宗族世谱简单翻看了下,示意张让宣读,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这么说来,你还是朕的族弟呢。”
灵帝哈哈一笑,
“待明rì,朕着人引你去宗堂祭祀一番,也好认祖归宗。”
接着灵帝回身端坐龙椅之上,对着一旁张让点了点头,张让会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刘备,中山靖王之后,zì yóu忠君爱国,黄巾乱起自幽州募兵五百。与刘焉会师官至步兵校尉,于大兴山下阵前斩杀贼将程远志、邓茂,力破五万贼众。后又援助青州智破贼众,力解青州之围。后又马不停蹄援助其师,卢植中郎将,于广宗计破张角,其部下关羽、张飞于安阳地界领两千兵马全歼贼患,斩杀贼首张角、张梁、张宝,立不世奇功,本可官至一品大将军职。但思其为天家一众,本该表率世人,遂军功暂记,封为从四品镇东将军,忠勇侯,青州太守职。原青州太守龚景剿贼不立,贻误军机着其回京述职请罪,钦此。”
“臣谢吾皇万岁,万万岁。”
刘备叩首谢恩。
殿内大臣一下就炸锅了,
刘备是谁?先前也没听说过呀,本是一无名小卒而已。虽说听着确实立了不小的功劳,但是从一个小八品的步兵校尉升到从四品的大将军已经够破格的了,还成了青州太守,那可是一个实缺呀,真正的一方诸侯啊。听着皇上的口气貌似,还不怎么过瘾似的,这还是刻意打压的结果。
另外青州太守这个爵儿,也不是随便谁想动就能动的。
为什么?
青州是孔家的老巢,孔子的灵位就在那里呢,青州地界其实也就是儒家的势力范围。龚景和孔家又着盘根错节的渊源,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
他也不翻翻黄历,从开国至今有哪个这么荒唐的事,要是真的封了一品大将军,天理何在呀?
立时就有人不干了,
“还请吾皇三思。”
第一个出来的是老家伙王允,这货功利心特别强,就看不得别人升官发财,恨不得自己就是当朝太傅,总管天下大势才好。偏偏自己又没啥能耐,今天看了这么多升官的本来心里就别扭,如今出了个刘备,这货的火蹭蹭的就上来了,
“此事万万不可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