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住院期间 - 战争与情殇 - 金点子
这里小雨从朝鲜回国后第一次对一个男人上心,至于说为什么她现在在弄不清楚。其中有他长的像梁国成,也有都曾经是军人,又都是志愿军战士;还有就是五十年代姑娘们敬仰的战斗英雄。刚回国分配到康复院时,她愿意和陈谷子聊天一块玩。那是心里对梁国成永远回不来,还是否定还在摇摆不定。弥补梁国成在心里的空缺,心里也想慢慢的把过去忘记。但是绝不会接受他的爱意,当她知道陈谷子想和她发展恋人时,就回避他不给他人任何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当然她也决不会接受他的感情。
现在的李大山,特别让她心痛,就像当年心里时常牵挂梁国成似的感觉。当年她和梁国成谈恋爱,因为俩人都是学生,基本不接触社会,见面除了谈谈学习,没有多少话题。但是每次分开,只是更增加一分牵挂。自从粱国成参军入朝后,牵挂变成了担心,曾经白天没食欲晚上失眠。自从认识胡玉后,胡玉是军长答应帮她找,梁国成又都在一个军里,她心中燃起希望,总觉的很快就能见面。当她满怀喜悦坐胡玉车赶到梁国成炮团,他却执行任务不在部队。当时虽然不知道他已经被俘,但总归不是好兆头。
她在走廊里,走最远处楼梯口,尽可能走的慢点,希望他们能有什么事叫住他。一直走到楼梯口也没人叫她,再也没什么理由了,只好下楼回到办公室。这一天她都有点心不在焉,其他医生和她汇报工作,能感觉到她在敷衍她们。下午一上班,她无意识的直接来,直奔李大山的病房。抓住门把手,又犹豫起来。一个科主任频繁关心一个病人,叫本院医生护士怎么看?李大山的工友又怎么看?她和李大山只是个病患关系,已经确定他不是梁国成,还这样牵挂他是不是太过分。
她松开门把手,转身往回走。听到病房内“叮当!”响了一下,像是有什么东西掉在地上。虽然她刚才在犹豫,听到里面的响声,像战士听到冲锋号似的,大脑里全是李大山的画面,好像他要有危险似的,猛的推开门冲了进去。里面还是那三个工友围着他,正给他喂饭。小雨撞开门冲进去,倒把他们吓一跳。
那个李排长,像是李大山最要好的朋友,可能是怕小雨又训斥他,急忙解释道:“他已经放屁了,我们问过当班大夫,可以喂些稀的饭。”
小雨看着这些身穿工作服,粗手粗脚的汉子们,觉的他们怎么能照顾好病人呢?她从李排长手里接过饭碗汤匙,喂李大山吃饭。李大山自从知道小雨给他输了血,一直心存感激。也是从那时开始注意小雨,小雨美丽的脸庞,像湖水一样清澈的眼睛,自带红的嘴唇和一笑露出珍珠般的牙齿。小雨进来几次病房,他觉的医生看病人,这是正常的。现在她给他喂饭,他到觉的受宠若惊。大脑里突然冒出个想法,如果能娶上这样的老婆今生不白活!
可是小雨那种高傲的气质,又像是拒人千里。想想自己一个工人,参军前大字不识的农民,是参了军在部队扫盲才认了几个字。人家是大学生,又是科主任,怎么也不可能嫁一个他这样的。他心里想着心事,眼睛盯着小雨。小雨拿着汤匙喂他饭,无意中和李大山眼晴碰到一块。小雨瞬间脸红了一下:“想什么呢?快吃饭!”
自那以后,除了有手术病人,小雨大部份时间照顾他。到开饭时间,小雨更准时进病房,给李大山喂饭。医院科主任绐一个患者喂饭,自打医院成以来也是第一份,一时间成了医院的新闻,医生护士都在悄悄的议论。大姐看在眼里,心里像明镜似的明白。因为她也这样经历过,这是梁国成在她脑海里渐渐远去的体现。她需要精神上的填充,只要别受到情感方面的刺激,慢慢的就接受了李大山的。她希望小雨尽快成家,担心她一直拖下去,像她这样过了生育年龄,老了后才感到孤苦伶仃。现在有工作干,虽然下了班觉的孤独,上班后有工作有团队,不觉的孤独。将来退了休,没有家人陪伴,没有儿孙绕膝,想着都后背发凉。她不想小雨步她后尘,希望小雨早成家,老了儿孙满堂,有个好的人生;当然也有些为自己,等她老了触入到她的家庭,像所有老人一样,带孙子给孩子们做饭。
她给小雨李大山的资料,只是钻探队领导来看病打听的。这次小雨像是真的对李大山上心,从心里为小雨高兴,期待她早日作新娘。按当时政冶气侯,干部结婚要通过组织政审的。大姐把小雨当作孩子一样,想先了解李大山的家庭背景,以免结婚时不被批准,小雨受第二次伤害。
她找到挡案科以李大山是危重病人,要查他挡案有没有遗传病史为由要查李大山档案。档案室有保密制度,要经过组织部长同意。大姐找到组织部长,她以医院院长的身份毕竟特殊,组织部长同意他查阅李大山的档案。李大山父母是哈尔滨郊区贫苦农民,家里兄妹七人,解放军解放了哈尔滨参的军。随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并提拨当了排长,五一年入朝参战,在战斗中屡立战功获的战斗英雄称号,同年提拨成连长。回国后随部队集体转业来了新疆,现在是钻探队小队长。大姐看着李大山挡案,这个青年家庭个人简直没有任何污点,在当时属于根正苗红的一代,完全符合当时政治大环境。
她要尽快把这好消息告诉小雨,可以放心的发展他们的感情。回到了医院,她去小雨办公室,看见桌上蒙了薄薄一层土,可以想这几天她除了工作,就都在李大山病房。她找到李大山病房,老远就听见房内传出笑声,伴有小雨尖叫似的笑声。起码说明李大山的伤大有起色,作为医院的院长,重病号病情好转是对她手术的肯定。但是作为科主任的小雨成天在病房粘着,在全院医生护士中反应太大,就连住院的病人也有看法。院长突然进了病房,李大山和工友们嘎然停止了笑声。
大姐注意到小雨微微皱了下眉头,她清楚地知道她心中压抑这几年,没有敞开怀这样大笑过,不希望有人打搅,尤其大姐是院里领导,会批评他们大声笑闹,让他们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其它病人休息。大姐猜透了她的心思,一方面是进来现一下身,让她保持理智;另一方面是给她送抄的李大山挡案。她径直走到李大山床前,查看了下伤口,叮嘱了他几句注意事项,和其他人点了点头,往外走随手拉着小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