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两种声音 - 党卫队前进 - 依稀森林
()
仍然赞美,这才是我们的本份,
因为我们是,呵,危险之树枝,
斧斤和甜美,这危险在成熟。
徜徉在河畔,菲利克斯低头向河面看去,宁静的埃尔斯特河里沉睡着一座倒着的城市。在河的另一边,一座喧闹的城市,菲利克斯紧了紧手中的两份报纸,混乱甚至流血,已经不可避免。在他手中,是从柏林送过来的报纸,已经是一周以前的报纸了。一份报纸为《前进报》,属于社民党,另一份报纸则是**的机关报《红旗报》。在皇家城堡的一个阳台上,卡尔.李卜克内西高声宣讲到:“同志们,我宣布,德国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这将是一个社会各阶层聚集在一起的共和国,是一个没有仆役的共和国,是一个所有工人重新找到自尊、得到名副其实的工资的共和国。”随后似乎zhèng fǔ消失了,到处是革命的人群,工人和普通士兵占领了柏林。然而在国会,社民党领袖谢德曼则宣布德国共和国成立,有意思的是他事先没有和他的社民党同事――包括当时的“首相”艾伯特――进行任何商量,仅仅为了对抗“德国社会主义共和国”。
如果说柏林人知道事情的所有经过,呼吁“不要手足相残”的话,那么其他城市的人们则是不知所措。通常一个人声称是李卜克内西宣告了共和国成立,另一个人则强烈反驳说是谢德曼宣告的。为了证明各自的观点,他们两人都挥舞着报纸,当然不是一家报纸。争执就像是瘟疫一样开始蔓延和扩大。从黑森到符腾堡,从不莱梅和吕贝克到萨克森和莱茵省,罢工、游行、国民议会、讲话、名义投票、攻占公共设施、送葬队伍,这些活动以同样方式公开的不断发生,只不过有时候rì子不太一样。有意思的是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按照停火协议条款,它本应回到法国,却也惊醒了反叛活动,因为这在它从此所有归属的领土上完全是孤立的。在巴伐利亚,成立了以慕尼黑为首都的巴伐利亚共和国,一个dú lì的国家!
“少爷,老爷叫你赶紧回家,维茨勒本老爷、丽莎小姐还有雅尼克少爷都过来了。”尤里安气喘吁吁的向菲利克斯通报到。“哦,好的,我们回去吧。”菲利克斯缓缓转过身去,背对着埃尔斯特河,看着喧闹的莱比锡城。那里的公共广场上聚集着大量的人群,革命的士兵在军用小卡车前摆出姿势。街道上,民兵和身穿制服的人带着临时拼凑的装备,肩扛步枪,向前行进。通过衣着、旗帜或头上的帽子,硬领衬衣、领带、短上衣或水手服,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所有这些游行不仅仅只是聚集了工人群众,而且还吸引了职员、zì yóu职业和知识分子成员加入进来。
菲利克斯摇了摇头,虽然他现在没有什么野心和能力,但他始终记得并坚信前世的一个伟人说过的话:“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样混乱的革命注定要失败,没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没有正规的武装力量,隐藏在幕后的那些贵族和资本家迟早要举起他们手中的屠刀,革命尚未开始就已经注定要失败了!菲利克斯不会同情革命者,在他心里,德国尚不能成为他为之奉献一切的祖国,爱国的热情并不能在他心中燃起为德国未来奋斗的熊熊的烈焰。他的祖国在遥远的东方,只可惜那里已经没有他的位置,对祖国的同胞来说,菲利克斯已经是一个异族,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德国人!同样的,约翰娜的同情和善良也没有遗传到菲利克斯的身上,在菲利克斯的心里,只有家人才值得他付出,只有母亲约翰娜才能让他不惜一切!那些革命者的鲜血不会让他感到一丝悲伤,甚至他还暗暗祈祷革命更快的失败,毕竟,他的家族也是革命的敌人!
菲利克斯回到庄园的家中,看到他的堂兄雅尼克坐在沙发上,数年的军队生涯让他迅速成长起来,曾经有些羞涩的脸上时光刻画上了刚毅的线条。现在的他厌倦了杀戮和血腥,已经退役,并决定前往哥斯尼堡大学学习经济。以15岁丽莎坐在沙发的扶手上,穿着粉sè的长裙,一脸幸福的小女人样子,依偎在雅尼克的身旁。在他们对面坐着愁眉苦脸的姑父哈特和他秃头舅舅,一个典型的容克老地主。兰贝特和菲利克斯的舅舅维茨勒本靠在窗前商量着什么,而兰贝特显然有了麻烦,不乐意的表情布满了他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