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集 - 史
埃斯特角隶属马尔多纳多省,其前身是十七世纪时兴建的一个小渔村,曾以“伊图萨因戈村” (VILLA DE ITUZAINGO)战役命名。1829年起,开始有一些工业发展起来,主要是屠宰埸和烟草业。1907年7月5日改称现名。该城地处乌拉圭东南,是拉普拉塔河汇入大西洋的入海口,风景优美,有十余处优良的沙滩,是理想的浴场和疗养胜地。该城右侧2公里处是戈里蒂小岛,十七和十八世纪时曾是荷兰、法国、葡萄牙、英国和西班牙等殖民者设在拉普拉塔河入海口处的军事要塞。现岛上仍有西班牙1773年修筑的防御工事遗址和大炮等。左前方8.5公里处是海狮岛。岛上矗立着一座50米高的灯塔。岛的周围栖息着约22万头海狮。
埃斯特角市旅游基础设施比较发达。还有体育和娱乐场所,周围有一个公园和一个热带植物园。每当夏季时节,约有70万人次外国游客(大都来自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等邻近国家)到此避暑度假。有一些阿根廷企业家和商人在海边购置或自建了专供度假的私人别墅。
这里树木四季常青,林间温泉密布,园林面积占80%以上。海边多沙滩,东面称“狂暴海滩”,西面为“温顺海滩”。有可泊800艘的游船码头,人们可乘游艇到洛沃岛去观赏海象群嬉戏。休养中心拥有各种现代化的娱乐设施,每年夏季,美洲国家的国际会议常在此召开。
驿车纪念雕像
该组雕像位于乌拉圭最后一个驿站的遗址所在地(Rosita del Miguelete),表现了乌历史上的首次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马拉驿车。这是一种可载8至14人,同时车顶上放置行李和邮件的大蓬马车。雕像人物和车马的比例均与真人和实物大小相仿,一位强悍的驿手正驾驭五匹健马奋力将驿车从泥沼中拉出,一个骑手从旁协助,一位妇女和她的孩子神情严肃地坐在车夫的位子上。该雕像是乌拉圭著名雕塑家Jose Belloni(1882-1965)的作品,落成于1952年2月22日。(雕像位于Avda.Agraciada 和 Camino Castro之间,靠近el Prado公园)
铜牛车雕像
这是一组纪念十九世纪时乌拉圭常用交通工具之一-牛拉大蓬车的艺术作品,座落在Batlle y Ordonez公园,于1934年落成。1976年9月8日政府颁布法令将该组雕像宣布为“重点文物”(Monumento Historico),因为这一传统交通工具在乌国家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该组雕像与公园周围的景致结合的相当完美,表现了一辆由3套(6头)牛牵引的木制大蓬车在大草原上缓慢行进的埸景,车的右侧是一位骑在马上手持驿杖(带有铁矛或骨质矛头的竹杆)的高乔人,在车后有两头备用的牛随行。这组雕像反映了在乌民族形成的早期开发阶段高乔人生活的艰辛及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大无畏气概种牛车是拉普拉塔河流域早期的客货主要交通工具,分带有牛皮大蓬和无蓬两种,一般由两套或四套牛牵引,速度非常缓慢。由于当时道路条件和自然环境恶劣,牛车往往结成三、四十辆的车队出行,以相互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