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攻克婺州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在外部威胁与内部军粮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后,朱元璋便立刻将目光转移到了浙东、浙西的谷仓。
整体军事战略上,先取皖南诸县,巩固后方基地,再由徽州进取建德路。大军攻克建德路后,朱元璋改建德路为严州府,先头部队东达浦江,构成侧面包围婺州的形势。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亲自统率十万大军,军旗上挂着一块金牌,上面刻着“奉天都统中华”字样。在攻克婺州之后,朱元璋在婺州置中书浙东行省。
他令人在婺州府衙门口竖起两面黄旗,上面写着两列大字:“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在旗子旁边还立有两个木牌,上面写着:“九天日月开黄道,宋国江山复宝图。”
自南宋以来两百多年,婺州一直是儒家的理学中心,号为小邹鲁。但是,经过元末多年战乱,学校关门,儒生四散,没有人再开坛讲学,毕竟相比学问,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
进入婺州城之后,朱元璋立刻聘请当地著名的十三个学者,为他讲解经书历史。同时,他在婺州建立郡学,请学者们当学院里的五经师和学正训导,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宋濂。
朱元璋这一个造反起家的红巾军元帅,不继续宣传明王出世,反而与儒学接触,受宋儒影响,请人讲孔孟之道的经典,是因为他认识到靠着明教的旗号打不下江山,还是需要以孔孟之道的名号吊民伐罪,哪怕是形式上的尊儒重孔。
朱元璋明白读书的好处,苦于自己读书不多,许多事说不出道理。因此,他很尊敬有学问的读书人,也明白读书人能讲道理,也能给人出主意,实际上很可怕。
读书人其实道德操守并不高,谁对他们客气,谁给他们面子,谁让他们吃得饱,他们就给谁出力做事。这种供养读书人的方式,叫作“养士”。尽管“养士”听起来不好听,但是养着养着,被养的人也就不太在乎好不好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