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告别过去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红巾军以神秘宗教为外衣,号召穷苦百姓杀县官、打地主、奉明王、念弥勒佛号,是历史潮流的分水闸,是封建王朝的掘墓人。一诗有云:“古有黄巾掘东汉,今有红巾埋大元。纵使一时惊天地,终归沦为过烟云。”
而刘基、叶琛、章溢等儒生自幼苦读圣贤书,以三纲五常为行为原则,以封建礼法为处事标准,是典型的保守派。所以,他们天然地与破坏秩序的红巾军相矛盾,成为地主对贫民、儒生对武将的对立局面。
但是,这些儒生却不像文天祥一样有着坚定的忠臣信念,丝毫不肯为心中的理想而献祭自己,也不愿成为元朝灭亡的陪葬品,而且元朝本来就是异族朝廷,他们背叛起来一点也没有心理负担。
所以,当元朝这个旧主子已经垮了,垮到没有挽救的希望了,他们便没有了作威作福的舞台,索性抛弃了旧主子,投靠朱元璋这一个不计前嫌的新主子。
这些儒生希望利用朱元璋的雄厚武力,改朝换代,重立秩序。如此,朱元璋做了皇帝,他们也好做从龙之臣,这可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伟业,当且仅当乱世才能实现。
在新的朝廷中,他们可以继续维持千年来的封建纲常和礼法秩序,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以贵族奴役平民,以富人剥削穷人,以知识和武力结合的暴力集团统治那些不识字的可怜人。
而朱元璋也需要这些儒生帮助自己,以孔孟之道粉饰自己的造反事业,以君君臣臣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以官僚士绅加强自己的集权统治。尽管这些儒生不能上阵打仗,但是能下马安民。
在朱元璋需要借助红巾军这面大旗时,他是“小明王”的臣子,发布命令都用“皇帝圣旨”,张口闭口都是“圣宋”,真当自己是大宋朝廷的忠臣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