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气运之子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鄱阳湖水战的胜负取决于最后一分钟,那一支不知道从哪飞过来的利箭既葬送了陈友谅的性命,也造成了陈军的溃败。历史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在必然性中有着偶然性,在偶然性中又有着必然性。
朱元璋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是险象环生,有几次差点都快走进鬼门关了,生死全在一线之间。战后朱元璋得知了陈军突然溃败的原因,他重金悬赏寻找射死陈友谅的勇士,却始终没有找到。这一支利箭仿佛是天外来箭,成为了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
鄱阳湖水战胜利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在鄱阳湖畔焚香祭天,大摆宴席,犒劳三军将士,允诺将来统一天下后,他会和大家一起共享荣华富贵,册封有功的将士们当大官,做公侯,吃皇粮。
后来,朱元璋对刘基说:“我真后悔不听你的劝告,真不该带兵去救援安丰。如果陈友谅顺流而下趁机攻打应天城,那么以应天城空虚的兵力难以抵挡住他的兵锋。一旦丢失应天城,我将陷入进退两难之际,进无所据,退无所依,那么大事休矣。
所幸陈友谅这个木头脑袋,没有直接进攻应天城,而是围攻南昌城。再加上朱文正舍命守城,将陈友谅的大军硬生生在南昌城下拖了三个月,使得其没有向前一步,为我争取了宝贵的修整时间和调兵机会。
所以,这一仗虽然最终取得胜利了,但却是险胜。如果没有最终那神奇的一箭,那么我和陈友谅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的确,上天特别照顾朱元璋。之前,他担心察罕帖木儿会南下侵犯自己的地盘,正打算和对方接洽商量投降的事宜,结果察罕帖木儿被刺杀了。
在察罕帖木儿死后,他的儿子扩廓帖木儿刚准备南征,却又因为和孛罗帖木儿有地盘冲突而大打出手,双方打得昏天黑地,难解难分。南征之事,便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