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国号由来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朱元璋即位之后,皇族与其他家族共同组织成一个新的统治集团,代表这个集团执行统治权力的机构是朝廷,而朝廷则是为朱家王朝服务的。
朱家王朝的缔造者是朱元璋,他为这个新王朝起的名号是“大明”。实际上,“大明”这一朝代名号的命名,事前曾经过长期的考虑。
历史上的朝代称号都是有其特殊意义的,不然难以服众。朝代称号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采用发家的地名,比如秦朝、汉朝。
第二类,采用受封的爵邑,比如隋朝、唐朝。
第三类,采用特殊的物产,比如大辽、大金。
第四类,采用文字的含义,比如大元,大真。
而“大明”这个称号,既不是地名,也不是爵邑,更不是物产,所以应当归为第四类,即具有特殊含义的文字。
显然,“大明”这个国号出自于明教。明教有明王出世的传说,主要的宗教经典是《大小明王出世经》。而且,经过了明教五百多年公开地、秘密地传播,明王出世早已成为老百姓们所熟知的预言。
明王出世的传说又和佛教的弥勒佛降生混在一起了,明王和弥勒佛二者合一,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救世主。
白莲会北派首领韩山童自称“明王”,在永年县白鹿庄起事,不幸事败被杀。之后,他的儿子韩林儿继承了“明王”称号,人们称其为“小明王”。
朱元璋原本就是红巾军的一员,原本就是“小明王”的部将。他在害死“小明王”之后,继之而起,一统华夏,新国号命名为“大明”,也算是一种红巾军的传承。
而且,“大明”这一称号得到了朱元璋帐下红巾军和儒生两个系统的一致赞同,这本身就是很难得的事情。
就红巾军方面来说,这一帮出身草莽的粗人大多数都是来自淮西,都曾经受到了彭莹玉的教化。这些人曾经不管是郭子兴的部属,还是“小明王”的余党,又或者是陈友谅部的降将,总之,都是红巾军,都是明教徒,都是一家人。
那么,国号定为“大明”,第一,表示新朝廷是继承自“小明王”这个系统,所有明教徒都是一家人,应该团结在一起,共享荣华富贵。
第二,告诉世人“明王”在此,已经出世了,所以不必痴心妄想了,不必再搞曾经红巾军造反起义那一套了。
第三,使老百姓安心,本本分分地听从新朝廷的差遣,本本分分地在明王治下享受和平稳定的生活。
就儒生方面来说,他们固然与明教毫无渊源,而且天然地与红巾军处于对立关系,这就使得他们费尽心机拉拢朱元璋,劝诱他背叛明教,遗弃红巾军,暗杀小明王,另起炉灶建立新王朝。
可是,他们对于“大明”这一国号,也是十分赞同和欣赏的,因为他们可以从儒家经典的角度进行不同的诠释。
“大明”的“明”是光亮的意思,是光明,是火焰,分开是日月,合起是明天,象征着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