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无视农民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红巾军起义之初,最主要的斗争目的是要实现汉人在政治、经济、民族等方面的地位平等。
在民族方面,大明帝国的建立使得汉族再次成为华夏这片大地上的统治民族。既然汉族已经成为了统治民族,自然就不存在民族压迫的问题了。即使有民族压迫,也不会是汉族受到压迫了。
但是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依旧存在,并没有随着元朝的覆灭而改变。红巾军这个出身农民阶级的军队,在取得斗争胜利后背叛了农民阶级,曾经的佃户长工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地主。
屠龙少年在杀掉恶龙之后,并没有继续维护正义,而是变成了新的恶龙。一个没有先进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起义军队,不会成为人民军队,也不会带领人民翻身做主人。
元末的农民大部分揭竿而起,参加了红巾军,一心破坏旧的统治秩序和官僚系统。而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农民恰恰相反,因为他们不是一穷二白的泥腿子。
在战争面前,如果他们要保全自己的身份地位和万贯家财,那么他们就必须维护旧的统治秩序,就必须拥护元朝政权。
所以,在战争爆发之后,这些地主马上行动起来,拿出钱帛,发动佃户,组织义军,比处在统治顶层的蒙古贵族还要上心。他们在各地建立堡寨,训练民兵,抵抗红巾军的进攻。
这一地主集团的成员都是旧政权的既得利益者,包括现任和退休的官吏、乡绅、儒生和军官,总之都是作威作福、丰衣足食的体面人物。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既有见识,又有财力,在地方上很有号召力。
虽然各地方的地主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战斗力量也参差不齐,但不可否认他们是一个比元朝军队还要强大、还要顽强的抵抗力量。毕竟,战争失败之后,元朝皇帝丢的不过是皇位,而这些地主丢的可是性命和家财。
因此,作为地主阶级,他们天然地与农民阶级对立,没有半分的妥协和退让。而且,自古以来只有妥协的农民,从来没有妥协的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