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83章 监生就业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第83章 监生就业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从洪武二年到三十一年这一时期监生任官的情形来看,监生的就业形势一年不如一年,担任的官职越来越小,为官的数量越来越少。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监生没有固定的任官资序,最高的有做到地方从二品的布政使,最低的做正九品的县主簿,以至于还有无品级的教谕。

第二,监生没有固定的任官归属,朝廷的部院官、监察官,地方的民政官、财政官、司法官,以至于无所不管的府州县官和学校官,几乎无官不可做。

第三,除做官以外,在学的监生有奉命出使的,有奉命巡行列郡的,有稽查百司案牍的,有到地方督修水利的,有丈量、记录土地面积的,有做定粮任务的,有清查黄册的,有写本的,有在各衙门办事的,有在各衙门历事(实习)的,几乎无事不能做。

第四,三十年来监生的任官,以洪武二年和二十六年为最高(最高任行省左右参政),十九年为最多(有千余人),“故其时布列中外者,太学生最盛”。

大体来说,从洪武十五年以后,监生的出路便大不如前,逐渐从手握权柄的高级官员转变为具体做事的底层官吏,从事履亩定粮、督修水利、清查黄册等基层的技术工作。

之所以在洪武二年和二十六年大量任命监生为高官,其背后是有深层次的历史原因。

洪武二年,大明帝国刚刚建立,需要大量的高级官员参与国家治理,但当时国内又没有那么多的人才,朱元璋便只好任命受过专业训练的监生为高官。

而洪武二十六年,因为蓝玉案牵连广泛,众多的文武百官被抄家杀头,导致很多衙门都缺正官,所以这一年毕业的监生就走了大运,直上青云,位列公卿。

那为什么洪武十九年,监生为官的有千余人这么多呢?这是因为,在洪武十八年发生了波及范围巨大的郭桓贪污案。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