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85章 科举考试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第85章 科举考试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除了国子监之外,政府官员的来源便是科举考试。作为大明王朝的国家行政学院——国子监,其监生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做官。

而科举考试则需要一步一个台阶的打怪升级,方才有做官的机会。凡是科举出身的人必须是学校的生员(俗称秀才),每三年在省城参加会考,称为乡试,及格的为举人。

各地举人的名额并不相同,有多有少。除直隶(今江苏、安徽)百人最多之外,广东、广西二十五人最少,其他省份都是四十人。

在乡试的第二年,全国举人会考于京师,称为会试。会试及格的再经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宫之内,叫作廷试,也称殿试。

实际上,殿试只是走一个形式,并不怎么淘汰人。殿试最主要的意义是让皇帝自己来主持最终的科举考试,亲自掌握选拔人才、录用人才之大权。

鲤鱼跃龙门,十年寒门是否成功出自皇帝一人之手,通过殿试的自此便是天子门生,自然死心塌地为皇帝服务。

殿试发榜分一二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其中,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号是御定的,具有无上的荣耀。此外,民间又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乡试由各地方的布政使司(省政府)主持,会试则由朝廷的礼部主持,由皇帝钦命的大臣专门负责。

科举上岸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中部分授翰林院庶吉士,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

举人、贡生会试没有上岸的,改入国子监,也可选做京师小官,或做府佐、州县正官以及学校教官。

科举的各级考试,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作为出题范围和参考用书。考生作答文体需要仿照宋朝经义,用古人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述,而且只能根据几家指定的注疏进行发挥,不允许自己有新的见解。

作答体裁排偶,叫作八股,也称制义,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之所以将科举试题设计成这样,是朱元璋和刘基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们认为古人已经将修身治国的道理讲尽了,后人只要遵循古人的思想理念就足够了。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