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红巾起义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在朱元璋云游淮西的这几年时间里,后来西系红巾军的开山祖师爷彭莹玉也在淮西这一带秘密活动,四处拉拢信徒,传布弥勒佛降生的教义。
有趣的是,彭莹玉也是游方和尚(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五散人“布袋和尚”说不得的原型)。
朱元璋和彭莹玉都是在淮西这片土地上游方,两人即使没有见过,但朱元璋应当见过彭莹玉的信徒,知道这一帮要起义造反的家伙。
几年之后,淮西这片土地又成为了东系红巾军的根据地。
在这一个起义造反的风水宝地云游了几年,朱元璋这一个二十一的穷和尚,接受了新宗教和新思想,加入了传闻中的秘密组织,也变得不再安分起来。
自从回到皇觉寺之后,朱元璋开始有意结交朋友,时不时进濠州城打探消息。
同时,朱元璋也立志识字读书,以后做一个有文化的造反派。但是,这种不好好念经敲木鱼的不安分行为,注定会被身边人察觉。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由于黄河开河问题和历史积压问题,大元王朝的火药桶爆炸了。
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在各地红巾军头目的带领下,像曾经汉末起义军黄巾军一样,他们头包红布作为标识,不约而同地扛起锄头造反了,杀向暴虐成性、贪得无厌、敲骨吸髓的大元王朝。
红巾军大杀四方,攻城掠地,开仓放粮,救济穷人,严守教规,不杀平民,不奸淫妇女,不入户抢劫,很快便得到了穷苦老百姓的拥护,红巾军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自此,轰轰烈烈的元末红巾军起义便开始了。
红巾军的队伍比较杂乱,有的是正统,有的是附会。
主要的派系有:东系起于颍州,头目是杜遵道,奉韩山童的号令,占领了朱皋,然后攻下了汝宁、光州、息州、信阳;
西系起于蕲、黄,由彭莹玉领导,推徐寿辉为头目,攻下德安、沔阳、安陆、武昌、江陵、江西诸郡;
起于湘水、汉水流域的红巾军,推布王三、孟海马为头目,布王三的队伍叫北锁红巾军,占领了唐、邓、南阳、嵩、汝、河南府,孟海马的队伍叫南锁红巾军,占领了均、房、襄阳、荆门、归峡;
起于丰沛的红巾军,推芝麻李为头目,占领了徐州近县、宿州、五河、虹县、丰、沛、灵璧、安丰、濠、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