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98章 蓝玉案中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第98章 蓝玉案中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天涯熠帆

蓝玉案的爆发原因除了蓝玉自身的骄横跋扈,还牵扯到大明王朝皇权的继承人问题。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第一任皇帝,在开创大明帝国之后,便不可避免地面临选择继承人的问题。

尽管百姓们高呼“皇上万岁”,但历朝历代也没有见哪个皇帝长命百岁,而且纵观以往皇帝的寿命,多数甚至不及寻常百姓。

作为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自然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所以也从未想过追求长生不老。

朱元璋心目中理想继承人是太子朱标。太子朱标在朝堂上的威望很高,颇受群臣们的爱戴,而且其富有执政经验。

尽管朱标在为人处事方面与朱元璋有诸多不同,甚至在很多问题上有尖锐的政见矛盾,但是这毫不阻碍朱元璋对朱标的百般疼爱。

朱标生于朱元璋攻打南京期间,酣战中的朱元璋听到长子出生,高兴地跑到山上题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而且,朱元璋从小就把疼爱当自己的接班人培养。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便立十岁的朱标为世子。

一直到朱标病逝,二十七年的接班人生涯中,朱元璋从没想过换人。

此外,对于朱标的学习与成长,朱元璋格外地重视,不仅自己悉心教导,还请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

等到立朱标为太子时,朱元璋便命开国功臣元勋中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不再于东宫外另设府僚,其中就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功臣元勋。

之所以朱元璋如此设置,其原因不是担忧太子争权,而是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朝政。

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

等到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朱元璋此举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在性格方面,朱标很不像他父亲朱元璋,更像其母亲马皇后。

朱元璋脾气火爆,而朱标温文尔雅。朱标成长于安乐的后方,远离前线的战火,但他身上却没有纨绔之习,他忠厚淳朴,能尽心受教,对大臣们十分恭敬。

在做太子期间,朱标看朱元璋杀人太狠了,就建议施行“宽通平易之政”。有朱元璋做反比,朱标在朝中的拥戴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朱标对于兄弟们也十分爱护,有长兄的担当。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

朱元璋一开始将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沐英认为义子,马皇后仁德慈爱,将这些义子视为己出。

朱元璋生性脾气火爆,对于这些义子很严厉,动不动就打骂。每当这个时候,太子就赶快搬救兵,请母亲马皇后过来安抚朱元璋。

整体来看,朱标有执政经验,做储君多年,朝中群臣也愿意听命。而朱棣尽管有雄才大略,但以燕地一藩之镇起兵,如果朱标还活着,那么胜算渺茫。

而且,如果朱标还活着,那么朱棣根本就不会起兵。论身份,他比不上嫡长子朱标;论文治,他比不上太子朱标;论武功,有可能胜算多一些。

在古代起兵都是要有理由的,当时朱棣起兵的理由是“清君侧”,是以叔叔的名义帮助侄子朱允炆清理奸臣。

但是,这一理由在朱标这里根本不管用,一个长幼有序就可以压倒一切。

说回蓝玉,洪武后期,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堪称朱标的左膀右臂,是朱元璋留下辅佐朱标的。

可惜,朱标早逝。蓝玉有居功自傲的性格,显然不是年轻的皇孙朱允炆能镇得住的。

所以,朱标逝世不久,朱元璋就把蓝玉屠戮了。

朱标不死,蓝玉也不用死,蓝玉不死,蓝玉统领朝廷优势军力,哪有朱棣当皇帝的事情。

而且,朱棣靖难起兵“清君侧”的理由本身就是牵强的,在政治方面根本站不住脚。

朱元璋为儿子朱标留了一批超一流的武人集团作为班底,作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的预备。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