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辍学 1——2节 - 网络新世代 - 月光秋雨
第二章
1。
2000年五月,广西境内县城。
肖国平高中学期的最后一个下午天空堆满了薄云,阳光透过云絮变得柔和,没有了往常炽热。
这个下午只有一节物理课,两节自习。他所在高二年级的班级是学校的重点班级,已经完成了高中教学,进入了高考准备门槛,开始了总复习。
肖国平没有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完成冲刺大学的里程。父亲肾病的治疗已经让家庭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根本不可能提供他的大学费用,也需要他分担家庭的收入责任。
肖国平办理退学手续没有让班里的同学知道,悄悄的消失可以避免许多话别的伤感。
放学的时候他慢慢的收拾自己的东西,等待其他同学离去之后,才慢腾腾走出高中部大楼。
学校的操场有四个足球场大小,足球场上只有一群初一学生模样的男孩子在踢足球。肖国平慢慢沿着操场边上的田径跑道一步步踱着,寻找这一块有着稀落草皮的操场的感受。我要将它留在记忆里。他想。此前他根本没有留意过踩在草场上有着什么样的感觉。
阳光更弱了一些,他抬起头望着泛亮的云层,透过云层的阳光还是让他眯缝着眼睛。
这个世界已经对他关上了一扇大门,他需要去寻找打开的另一扇窗。
我需要记住一句话:船到桥头自然直。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再见,我的学生时代!
距离操场几十米外的扁桃树下符晓洁等待着肖国平一道回家。从幼儿园一直到现在,她和他一直同一个班级,在她一年前搬进自己新建的楼房以前他们是邻居。他们的父母在机械厂破产前是交往密切的同事。所以她和他一直交往密切,高中学期学校禁止男女同学交往过密,同样担任班干部的他俩只能在学校保持一些距离。
符晓洁静静的望着踱步的肖国平,心里酸楚。这是我失落的味道。她想。
一群高三的女孩在她身旁匆匆经过,轻声笑着交谈。她们没有失落。她想。她原以为即使到了大学时期依然会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未来的生物学家。一行泪水漫出了她的眼眶:原来这就是梦想。
学校大门右拐是一条宽阔的县城的主街,他们一起踩着自行车回家经过的一家电器销售商店播放着林忆莲的《远走高飞》:
你慢慢走开
才发现无奈
其实没有摆脱
不过是故作沉默
该如何安慰
未知的岁月
不要再如此狼狈。。。。。。。
别离的伤痛、结局。符晓洁想,不能让它成为未来。
符晓洁的新家是一幢五层高的楼房,楼房前是一个小院,有一个池塘,还种着一颗几十年树龄树冠宽大的荔枝树,上面挂满了拇指头大的果实。这是从她乡下移植过来的晚熟品种的荔枝树。
他们在院子门口停顿下来,肖国平厂区宿舍的家离这还有上千米的距离。
他们对视着,至少在现在她和他都还没有准备好恰当的对话。有一只黄褐色的他们称为“臭屁虫”的学名为“椿象”的甲虫从他们头顶飞过,朝荔枝树飞去,路上有几个步履匆匆的行人。他们旁边的世界没有变化。
“你进去吧”,肖国平说,他嘴角挂着淡淡笑意,他很早就学会了面对现实。
“今晚要早点过来”符晓洁的声音依然弥漫着那种酸楚味道,这一刻她没能缓和心里的伤感。
2。
傍晚时分下了一阵大雨,池塘的水差不多漫上地面。符晓洁和肖国平在荔枝树下的石椅听着熟悉的流行歌曲渡过了别离前的几个小时。夜空放晴,星星在天边闪烁,房间明亮的灯光透过窗口投射在面前的池塘粼粼水面上。
符晓洁的心情已经平复了下来,离别既然就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你也只能勇敢的接受它。
一声响亮的蛙鸣声划破池塘的平静,他忽然握住了她的手。她握紧了他的手,感受到暖暖的温馨。高中之后,他们再没有手牵手上学,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温馨感觉。
她一面在心里盘思:要不要依偎到他的怀里。
符晓洁很晚还没有入睡。
客厅的电视的音量很小,普通的节目基本结束,这个时段播放的是壮语新闻。符晓洁后悔着没有依偎到肖国平的怀里。下一次我要紧紧的去拥抱他。她想。
他们的下一次见面可能就会在一个月后荔枝成熟时候。荔枝是他们共同喜爱的水果,这也是她提议父亲在院里种植荔枝树的缘由。等到荔枝成熟,她和他还能见面。她并不知道,在这个夜晚失去的竟是她一生中珍贵的机会。
上床之前,她小心的折叠好写在作业本一张页面的小诗,她本想交给他,但是担心会扩散自己的伤感而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