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返校 - 无关岁月 - 夜雪村
()
林寒是第一个到达母校的。
林寒在宁江工作,母校在润江,两市市区相距仅六十公里路程。他喜欢自己开车,他驾驶的这辆3.5升锐界,动力强劲,稳定xìng极好,开两百码也没问题。可林寒开车很规矩,心态也好,再好的道路,即使确定没有测速监控的路段最多只开一百三十码。上午八点出门,出城,走高速,进城,到达江工大门,刚好一个半小时。
他是工管首届毕业生二十年返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心里便有些东道主的味道。当年林寒他们是江工的工管系第一届学生,共有五个专业五个班。分别是外贸、财经、工管、工商和统计班。林寒是工管专业。为了这次返校活动,林寒和同届其他四个班的召集人做了不少准备工作。首先是找人。林寒的班共二十八人,林寒能够直接联系上的还不到一半。二十年了,除了于大海、周密两人,其余所有人的工作单位都换过了,好在林寒在企业和zhèng fǔ都滚过,社会关系很不错,为了找几个“失踪”的同学,林寒甚至找了公安系统的关系,把全班同学硬是一个不拉的联系上了。第二步是联系学校,由于林寒他们是江工工管首届学生,而现在江工最大的学院正是工管学院,就有了典型意义,加之活动所需资金林寒他们自筹,还计划向校方捐赠的计划。校方一听自然格外热情,校长亲自出面,责成校办全面配合,专邀几个召集人到校会商,敲定了整个活动方案。近年来,大学们热衷于搞校庆之类的活动,其目的也是路人皆知:一来扩大影响,二来联络各方感情和争取上级支持,三来可以集中进行官方的校友捐赠。校办对于举办这些活动也是信手拈来,并不费工夫。所确定的内容大抵是住所、会场、餐会以及主活动内容等安排而已。主活动拟在学校进行,先是集会:返校学生和邀请的老师共同在学校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安排原工管的学生代表、教师代表、校方领导讲话,向老师们赠送纪念品;其次是集体和分班级合影留念;再次是捐赠:为学校中心广场捐建的雕塑落成剪彩;最后便是中午在学校宾馆师生会餐叙旧,之后各班安排zì yóu活动。第三步是预告和通知。和学校会商了总体方案后,林寒空闲时又仔细推敲了一番,再征求了一些同学的意见,对本班的方案做了调整。主要是时间安排上的。为了让大家安排时间更加从容和方便,选定在国庆假期中间举行活动,十月三rì无六点前到达学校宾馆。林寒觉得国庆假期宝贵,不少同学远道而来,完全可以把报到rì也就是十月三号这天充分利用起来,这样,等四rì下午学校聚餐结束后,赶时间的就可以返程,继续逗留者则小范围聚会就可以了。预告提前两个月就发了,同班一致响应,多数同学都选择四rì午餐后返程。九月初,又发了一通正式通知,并确认了每个同学到达和返回的时间,通知学校安排宾馆,住宿的安排林寒还颇费了林寒一些心思。林寒班的返校活动筹备十分顺利,全班同学一致赞成并均表示没有特殊情况一定参加。这样,整个毕业二十周年返校聚会活动的筹备很快就万事俱备,只待佳期了。其他四个班就没有这么整齐了。五个班的召集人经常互通休息,到九月底,有的班人还没找齐。想到这里,林寒很有些成就感,一高兴,一边娴熟地拨打着方向盘,一边浏览车外的校园景sè,还哼唱起了小调: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书下读书……
当年的江工几乎面目全非了。所幸的是后来的管理者们并没有完全推倒重建,老的道路基本保留完好,特别是那些行道树――江工的行道树是清一sè的梧桐,一起轻舞树叶,把干净的阳光抖落在地上,仿佛想在地面绘画什么,又如同万花筒一般,变幻成万千图案,似要以此来隆重欢迎重返校园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