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山神诀 - 移山填海 - 苏州悟道
()
杨一尘驾着云彩,来到他目前所发现的最大的一个洞府。
这个洞府位于乾坤壶空间的西北方向,对应着先天八卦的“艮”位,坐落于“艮”位最大的一座山上。
洞府门口也有阵法保护,根据杨一尘所掌握的那些阵法知识来看,这个阵法属于――呃,好吧,不认识......
杨一尘看了半天,什么也看不出来,干脆还是直接让小西出马,把布阵用的灵石直接给取了出来,于是阵法自然就破了。
小西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带路,杨一尘跟在后面,走进洞府。
这个洞府内部的空间很大,分成好几个部分,出了常见的炼丹室,炼器室之类的,居然还有一间藏书室。
藏书室里的书籍不少,既有常规的那种书本,也有用神识才能看到的玉简,杨一尘现在最喜欢的就是这些东西,于是便什么也不管了,看书!
先简略的浏览了一下这些书籍的分类,发现其中最多的是一些功法类的书籍,其次是灵药矿石之类的炼丹炼器书籍,另外还有一些修真界的地理,见闻,常识之类的书籍,但现在基本上用不上了。
大致的浏览完书籍,杨一尘又把目光投向那些玉简,要知道,在古代修道界,只有那些重要的东西才用玉简存放,所以他期待着这些玉简中能有一些让自己惊喜的东西存在。
玉简都放在一个jīng致的小玉橱里,上下一共分六层,最底下一层的玉简最多,最上面那一层最少,只有两枚。
杨一尘没有先拿起最底下的一枚玉简,用神识看了一下,里面讲的是一部水系法术,叫控水诀,看起来挺jīng妙的。
杨一尘看完后,把那玉简放下,然后就直接拿起最上面两枚玉简中的一枚,神识刚一接触,就感觉自己的神识好似进入了一个充满雾气的地方,什么也看不到。
杨一尘一愣,难道说这个玉简里还有什么防护措施不成?
他用神识在里面探寻了好一阵,突然,感觉自己的神识到了一个没有雾气的地方,然后,大量的信息传入了自己的大脑。
原来,这个玉简里记录的是一个阵法,名字叫做周天迷雾大阵,在古时候是各大门派专门布置来守护门派驻地的阵法。
这个玉简里详细的讲解了大阵的布置原理,需用材料和布置方法,刚才在洞府门口的那个阵法就是一个简化版的周天迷雾大阵。这让杨一尘非常惊喜,有了这个,自己就可以系统的学习一下阵法知识,并可以自己单独布置一个大阵了。
放下玉简,杨一尘平复一下心情,又把另一枚玉简拿起来,他现在心里充满了期待,不知道这枚玉简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神识探入玉简,这回倒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等玉简中的内容传入杨一尘的大脑后,杨一尘静静的呆了一会,然后眼中传出抑制不住的惊喜,这也太逆天了,这个世界上居然真有这种法术?
原来,玉简中记载的是一门上古时都非常稀少的神通――山神诀。
上古时期,有一些大能所修炼的法术,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修士,那种法术动辄便可翻江倒海,裂地劈山,被人们称为神通。
这种山神诀,便是上古神通之一。
到了后来,这山神诀逐渐成为大力神夸娥氏一族专门的修炼神通,在神话传说中有一则愚公移山的故事,最后帮愚公把山搬走的就是夸娥氏一族中的两位大力神,而他们所运用的神通就是山神诀。
这山神诀分为三层,分为人阶、地阶和天阶,人阶练成之时,可以将一座小山连根拔起,用来攻击敌人或者移至任一地点;地阶练成后,可以将五岳之类的名山连根拔起并转移至任意地点;而练至天阶大成之后,更是可以搬起各大仙山。
山神诀的最后还说,上古的传说中,山神诀天阶之上还有一层法诀,被称为神阶,练成之后,甚至连传说中诸如不周山之类的神山都能搬动。
杨一尘看的是心血沸腾,想想那种场景,手轻轻一挥,一座万丈高山从天而降,那种感觉,真是让人向往。
二话不说,为了传说中的那种神术,赶紧练吧。
杨一尘拿着玉简,来到练功房,盘坐于蒲团之上,开始修习起山神诀。
山神诀的行进路线很奇特,它并非是按照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路线走,而是走的一些经外奇穴所组成的经络,人阶的山神诀需要打通九条经络,地阶需要打通二十七条,天阶则是需要打通八十一条经络。传说中的神阶,则需要打通一百零八条。
按照第一层的功法,杨一尘开始修炼,当仙灵之气刚刚进入第一条经络时,杨一尘就感觉到一阵强烈的刺痛传来,那种痛苦,是以前所从没有经历过的。
杨一尘本来想停止,但又一想,自己连这点痛苦都承受不住的话,还想练习什么仙法,那岂不是痴人做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把心一横,继续运行功法,打通脉络。
如果现在有外人在的话,就会发现杨一尘现在是满头冷汗,身子一个劲的哆嗦,看起来样子很吓人。
就这么坚持着,终于,杨一尘感觉一阵轻松,第一条经络终于打通了。而这时杨一尘浑身已经好像被水泡过一样,都被汗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