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一百八十八章 道歌而非情歌 - 伏魔 - 一叶style

第一百八十八章 道歌而非情歌 - 伏魔 - 一叶style

在人们的想象中,仓央嘉措是一位向往世俗生活、离经叛道的情僧。 ‘在那东方山顶上,升起了皎洁的月亮。娇娘的脸蛋,浮现在我心上’、‘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等情诗被人们广为传诵。而真实的仓央嘉措到底什么样,在这几句诗外,人们又了解他多少?

事实上,仓央嘉措的诗歌不是‘情歌(杂鲁)’,而是‘道歌(古鲁)’,因为原文的题目是‘仓央嘉措古鲁’而并非‘仓央嘉措杂鲁’。在藏语里,‘杂鲁’是有规范的,‘杂’是名副其实的‘情’。而‘古鲁’的含义是‘道歌’,含劝诫意义的宗教道歌。

所以,最初翻译仓央嘉措诗歌的人,不论怎么权威,其实他都很失败,因为单在诗歌题目的翻译上,他就犯了错误,以致以讹传讹到今天。而对仓央嘉措诗歌内容的翻译,更有不少歪曲历史、扭曲事实之处,甚至置真正的西藏文化及其宗教的意义于不顾,事实上扭曲了这些诗歌的本意。

据说仓央嘉措预言他要在理塘转生,在仓央嘉措去世以后,西藏人民急于要知道他到哪里去转生,先到箭头寺去向那里的护法神请示,不得要领。后又到噶玛沙去请示。那里的护法神附人身以后,只拿出了一面铜锣来敲一下。当时人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等到**在理塘转生的消息传来以后,乃都恍然大悟。原来作响锣的铜藏文作‘理’,若把锣一敲就发‘塘’的一声响,这不是明明白白地说**在要理塘转生么!

仓央嘉措因为受叛‘乱’而被康熙皇帝下令废黜并押解进京,这虽然有政治的因素,可他自己作为一个活佛,不恪守清规,‘私’生活上不检点,也给了他对手告发他的机会。

当仓央嘉措为第六代达-赖时在布达拉官正‘门’旁边又开了一个旁‘门’,将旁‘门’的钥匙自己带。等到晚上守‘门’的把正‘门’锁了以后,他就戴上假发,扮作在家人的模样从旁出去,到拉萨民间,改名叫作宕桑汪‘波’,去过他的‘花’天酒地的生活。待破晓即回去将旁‘门’锁好,将假发卸去,躺在‘床’上装作老实人。

这样的生活维持了好久,却未被他人识破。直到有一次他在破晓未回去以前下了大雪,回去时将足迹印在雪上。宫中的‘侍’者早起后见有足迹从旁‘门’直到仓央嘉措的卧室,疑有贼人进去。以后根究足迹的来源,直找到**的家中;又细看足迹乃是仓央嘉措自己的。乃恍然大悟,从此这件秘密被人知道了。

多少年来,仓央嘉措一直存活于我们的记忆与想象里。仓央嘉措,是一个遥远的名字,一个尊贵的身份,一个崇高的信仰,一个供世人缅怀与追忆的虚无的象征。他在人世的高山流水,在‘春’天的‘花’影月夜,在你与我充满爱与感恩的心里。

仓央嘉措——他,是谁?他,由何而来?他,往何而去?

我是佛前一朵莲‘花’,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悟,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我来寻我今生的情!

若我是莲‘花’,遗世而独立,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若你是莲‘花’,当你站在佛祖面前,你就是我的莲‘花’。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迷’,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在匆促的生命旅程中展尽命运的神奇,三百年来为后人所追索和探奇。他也是一个天生的诗人,他的唯美诗篇感动着后世里的无数男‘女’。他——六世-赖仓央嘉措,是当今华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人物之一。

仓央嘉措的一生仿佛是一出戏。起承转合,‘波’澜壮阔。他仿佛是那台上清雅幽静的小生,淡淡然两三句便把情意唱入你我心底。是这样的一个男子。半生荼蘼,半生寂。清净而生,清净而去。圆满的却是锦绣的一辈子。也曾在这世间趟过凡心不灭的水,笃定地要去握住那二三‘女’子,去觅罕有的爱。以不喧不嚣之心去言明爱的正身。终了却依旧是虚空不灭,甚至带来血光不止。

虽然我觉得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影子,但我总觉得追寻仓央嘉措踪迹之路并不是我最终的方向。他为情而误,这是世人的认知,但我认为,他作为一个黄教的领袖,受到世人的尊崇,怎么可能会象俗人一样单单是为了一个情字呢?

或许我偶然间听到由仓央嘉措的‘情诗’改编而成的歌曲,是上苍给我的启示,那么,我接下去的悟佛之旅,必定与这位喇嘛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

达-赖喇嘛是活佛,一代代依靠灵童转世相传承。也就是说,历代达-赖喇嘛其实是同一尊佛在世间不同时期的凡身。那我要追寻的目标,会不会是仓央嘉措‘死’后灵童转世的第七代达-赖喇嘛?

我静思了好久,断然否决了这个想法。毕竟藏地传说仓央嘉措并没有死在押解进京途中,那么,他当时既然没死,第七代达-赖怎么可能是仓央嘉措的灵童转世呢?

我心头突然一震:我的前世会不会和五世达-赖有着关联?想到这儿,我突然涌起一阵莫名的兴奋,这倒不是完全是我在臆想,而是我感受到了体内那朵小小的金‘色’莲‘花’似是在灿烂盛开。

告别了父母之后,我再次匆匆踏上了西藏之旅。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只是我单身进藏。

来到了而达拉宫,我当然必须先瞻仰五世达-赖的灵塔。这是一座建造‘精’美、装饰豪华的喇嘛塔,位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红宫内。布达拉宫是国内现存最大的一座喇嘛教寺庙,共保存了八座**喇嘛的灵塔,而五世**喇嘛灵塔是宫内建造时间最早、体量最大的一座灵塔。

此塔修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高14.85米。全塔分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塔身以金皮包裹,外镶珠宝‘玉’石。据记载,修建此塔共用黄金11万余两,珠宝‘玉’石18,680余颗,是国内最大、最豪华的一座金塔。塔身内埋葬着经过藏医处理的五世**喇嘛尸骨及其他文物。

据历史记载,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在西藏的黄教势力强大,引起其他教派的攻击,在这危机存亡的时候,五世达-赖与四世班禅协商,邀请南疆势力雄厚的‘蒙’古族领袖固始汗,帮助排除敌对势力,统一全藏。随后于1642年建立了噶丹颇章地方政权。

清世祖顺治十年诏请五世达-赖进京受册,受到顺治皇帝的特殊礼遇,1653年朝廷诏封金册金印,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达-赖喇嘛’。

达-赖喇嘛十分珍视清朝政fǔ对他的封赐。日后在他执掌格鲁派政权的日子里,凡遇颁发重要的命令、文告时,都要使用这一封号,铃用了这方金银,加盖了双手掌印外,还郑重地写上‘皇帝敕封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徒普通瓦赤喇达-赖喇嘛之教语’这样的文字,以说明他的封号是皇帝赐予的。

得到清朝的正式确认,受封归返西藏时,与随行僧众和地方官员三百余人途径青海湖,为祈祷海神保佑,按宗教仪式续湖转经,宿营在刚察境内的沙陀地区,由于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又缺饮水,众人口干舌焦,饥渴难忍,有人焦渴误喝了含盐的海水而致腹泻。

正在束手无策之际,五世**喇嘛慧眼所识,指示众僧到沙陀南坡找水。这时五世**泉喇嘛的坐骑大白马仰天长鸣,马蹄落下的地方,涌现出涓涓流淌的泉水,解决了大家和当地牧民群众的饮水问题,大家欢欣鼓舞,都称赞佛爷神灵,深感活佛救难鸿恩。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