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谓我何求 - 宦谋 - 九月欢颜
周国富是冲着青坪的钨矿來的。
孟谨行去葛家见家长的那天。与葛云状在书房聊到基层工作问題时。说到青坪钨矿的事。
葛云状早年在长丰山区待过一段时间。知道下湾一带曾于七十年代由集体开采过钨矿。八十年代初停采。下湾就成了采石场。
孟谨行提到青坪可能有矿脉。他觉得可能性非常高。一次周国富拜访他的时候。他说起了此事。并表示青坪有家选矿厂正好要扩股。周国富不妨考虑一下这个事情。
周国富道明來意。孟谨行却沒有立刻表态。
在燕京与同学聚餐的那天晚上。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孟谨行虽然心绪不佳。但也并非头脑一片模糊。
当时在座有位在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司工作的同学。孟谨行就钨矿一事与他聊了不短的时间。就是这三十多分钟的时间里。他得到了两大信息。
第一。矿产司马上要对矿采开发权进行改革。文件已经到了最后讨论阶段。年内就会公布。并在全国六个省份进行试点。
第二。钨矿开采的环境保护问題不容忽视。其涉及的问題不仅仅是冶炼造就的废渣废水。还有大量的乱采滥挖现象所造成的山体滑坡等问題。
这两条信息。正是第二条引发了第一条的出台。
童凯等专家在青坪期间。他专门为此事向他们求教。得出的结论令他目瞪口呆。
专家们认为。要想污染不发生。在目前国内普遍低下的稀土开发技术水平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关闭矿厂封矿。
从某种程度上來说。钨矿开采所造成的环境问題如果不提前重视。那将是一种与子孙抢资源的行为。
这个结论一下令他陷进左右为难的境地。
明知有矿脉不进行开发。远的來说。來自市县各级的压力可想而知。一体两翼的构想也会折去一翼。近的來说。矿厂欠下的巨额赔偿问題成了一纸空文。
如果坚持开采。那么。技术问題不解决就意味着用后代子孙的健康换取今天的金钱。绝对是杀鸡取卵的行为。他等于是做了一件换汤不换药的事情。
短短三四天。他还沒來得及想出对策。并向夏明翰汇报的时候。周国富突然到访提出投资毛氏矿厂。让他颇感犹豫。
周国富从孟谨行的迟疑上看出了问題。颇为宽厚地笑道:“如果这事让你为难。我们可以按长丰县制订的要求。坐下來慢慢谈。”
孟谨行知道周国富理解错误。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以为他是想坐地起价。
于是。笑笑说:“周叔误会了。我前些天去了趟燕京。了解到一些过去不了解的情况。由此知道钨矿开采背后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題非常突出。不瞒您说。毛氏矿厂之所以要转型扩股。也是因为污染导致的逼不得已之举。”
“呵呵。谨行。你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了。”周国富大声笑道。“全国那么多的大山。大小钨不计其数矿。也沒听说哪个城市因为钨矿而出现大问題吧。”
孟谨行的瞳孔一下收紧。正色道:“周叔。我不是跟你开玩笑。也不是以此跟你抬高投资目标。如果你觉得我的话危言耸听。不妨在我们正式谈之前。您去国内的钨矿产地走一圈。看看是不是如我所说。存在大量森林被滥砍、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等问題。”
周国富沒想到他如此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題。立即觉得有几分尴尬。干笑道:“国家允许开采。就证明这些都不是大问題。就算有你说的这种情况。那应该也是极个别的存在。不能一概而论对吧。”
孟谨行却道:“据我所知。国家已经就此在酝酿新的矿产开发管理政策。就是针对钨矿开发的乱象而來。所以。这不是问題大不大。而是在区域利益面前。Www。。com基层有多少人肯把现状反映上去的问題。”
周国富表情有点僵。
他本以为。既然是葛云状跟他主动提到这件事。应该已经和孟谨行达成了一致。他只要來亮个相。把事情定下來。后面就可以让手下人來处理投资事宜了。
沒想到。孟谨行突然抛出这个环保问題來。究竟用意何在。
周国富以他自己的思维揣测孟谨行的动机。孟谨行则从自己的书橱里找出两本杂志递给周国富。“周叔。如果你真有意投资毛氏矿厂。建议你先看看这两本学术杂志。”
周国富接过杂志。发现都是国外的学术刊物。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立刻笑道:“你欺负我大老粗啊。这些蝌蚪文。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孟谨行指指周国富的助理。“交给你助理解决翻译问題嘛。你是做大生意的。公司里这样的人才肯定不少。”
周国富不置可否地挑了下眉。将杂志交给助理。看着孟谨行道:“我呢。做生意喜欢爽气。这跟我当兵出身有很大关系。所以。谨行。你给叔一句话。这个矿。你到底是开还是不开。”
周国富这种霸王硬上弓的态度。让孟谨行很是头疼。
“眼下不能决定。”他打起了太极。“我需要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另外。省地勘院的最终报告还沒有出來。到底是不是真有矿脉。也沒有最后认定。”
周国富轻哼一声道:“谨行。你不实在啊。要不是老葛跟我说。毛氏矿厂要搞扩股开钨矿。我会跑來问你吗。你不会又是想把这个生意给创天留着吧。”
孟谨行沒想到周国富竟然会有这样的理解。
他摇摇头道:“周叔。我年轻。经验浅。才导致沒有作充分深入全面评估的情况下。把矿脉一事向上作了汇报。所以。这事怪我。但眼下。我真是认为开矿一事需要从长计议。而不是想把肥肉留着给谁吃。还请你能体谅。不管怎么说。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咱挣钱不能把后代的健康一起挣了吧。”
听孟谨行话说到这份上。周国富知道今天这事不用再谈了。当即假笑着告辞。还让孟谨行不必为此事介怀。
但是一下楼。他就直接打了葛云状的电话。
孟谨行意识到。这件事必须马上向夏明翰汇报。也必须向葛云状作出说明。
他也在周国富离开的第一时间。挂了胡云舒的电话。但胡云舒很快告诉他。葛云状在通电话。让他晚些再打过來。
他只好先向夏明翰作汇报。
夏明翰在电话那头长时间沒有出声。孟谨行这边则懊恼不已。觉得自己太疏忽大意。一心只想着合理解决毛氏矿厂的问題。却忽视了更重要的长远问題。
他想起肖云山当时在凤山说的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要换个壳污染继续发生”。可见。在大问題面前。一个人的经历与经验还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肖云山无论出于怎样的心理说的这句话。都足以证明他比起肖云山还差了许多火候。
夏明翰足足思考了十來分钟。才简短地说:“我知道了。这事先放放吧。”
沒有任何态度。夏明翰挂了电话。孟谨行一颗心七上八下。再度打了胡云舒电话。这次。胡云舒把手机交给了葛云状。
孟谨行实话实说。把自己所了解的信息。以及专家的建议。和他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都一一向葛云状做了汇报。
葛云状听完就说:“这事我知道了。老周给我打过电话。你也不必焦虑。等报告出來。由你们县里先拿出个意见來再说。”
两个电话打出去。他只是获得一个亮出自己态度的机会。至于结果。缥缈难测。
他沮丧不已。打电话找蔡匡正一起喝酒。
广汉二楼。烟雾袅袅。孟谨行与蔡匡正面前的桌上。火锅汤底翻滚出一个个红色的泡泡。
“……这么可怕。”蔡匡正听完孟谨行的话。张着嘴。一块肺片夹在筷上忘了放进去。
孟谨行点着头道:“镉污染就是放在眼前的例子。这种危害性不在于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居安如果不思危。等到了那天。老百姓会指着脊梁骨骂我。”
“就怕这种事。你一个人顶不住。”蔡匡正道。“翁老板天天大会小会在喊大招商。就差全城总动员了。青坪发现这么个宝藏。他肯放过。他要肯。我蔡字倒着写。”
“我就是为这愁。”孟谨行道。“长丰穷久了。老百姓穷怕了。有机会赚钱。沒几个人肯放过这机会。我跟他们说二三十年后可能会因为今天的行为后悔。你看连周国富这样见过世面的人都不以为然。更何况大山里的老百姓。毛氏矿厂要不是因为我们去查封。青坪人虽然觉得那些污水有影响。但谁会知道搞不好还能在许多年后要他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