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粟裕将军的礼物 -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 国产155
其实白起对于八路军的支援不仅仅是武器弹药,在很多的先进器材上面都有涉足。
比如说先进的光学望远镜,通讯器材等等。
在德队率先装备的手机系统就是一种适用性很好的军用通讯器材。
针对中国的情况,白起责令制造部门做了一下改进,外壳是选用极具中国特色的青花瓷造型。
当然一线作战部队还是用的数码变色迷彩的外壳。
针对八路军现有兵力白起提供了2000部手机,在专用的卫星频道传输数据。
保证至少有三台卫星覆盖真去,好准备为即将发生的战斗提供第一手的情报。
在八路军的将领中,白起最关注的就是粟裕。
因为在白起这个千年的老兵油子看来,八路军里面与自己的战法战术最为接近的就是粟裕了。
他的领军能力深深的为白起所折服。
这样的军事天才在德国只有一个曼施坦因堪与比拟。
古德里安与其相比也觉得稍逊一筹,至于隆美尔更是稍逊风骚!
这位著名战将用兵有着极为犀利的思路。
总是讲究在运动中制造歼敌的机会,战必求歼!
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一点。
用兵的最大特点是深思熟虑,机断专行,在谋略上出奇谋,用奇兵,建奇功。
这样的人才在战争时代就是无价之宝,白起已经针对德国的元帅们布置了一个8个人组成的团队。
这8个人各有千秋,时常服侍元帅左右,把握身体健康保证营养、保护人身安全、为元帅解决各种琐事,一边能够全副精力的投入到指挥工作中去。
粟裕大将现在没有这样的待遇,但是他发挥的作用一点也不比三大帅小。
白起一直在思量着为这位神交已久的后背准备一个特别的礼物,当得知他喜欢地图的爱好时。
白起一拍大腿,计上心来。
他立刻联系远在非洲的小阿福这厮,责成他制造一个一米见方的高精度多功能动态沙盘出来。
要选取最好的材料,制造出一个精品出来。
这种动态沙盘在白起的总参谋部有很多,在八路军的高级指挥那里也都有配置。
但是却没有与即时动态联系起来,白起想既然战略布局的巨型地球仪能实现各国的军队部署,那么小小的沙盘能否实现个别战区的即时数据呢?
如果实现这样一个技术的话,那么在局部地形上敌人的动向就能一目了然的显现,非常的直观。
对于指战员的判断战局,兵力部署相当有帮助的。
这个计划需要很多的数据作支持,最起码需要很多的地形资料。
而现在这些资料是很缺乏的,德军的资料库内只有地球表面的地形资料。
关于地质构成,海拔高度。
地区植被,气候等详细信息还没有整合进来。
如果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把这一切的情况整合在一个直观的立体平面沙盘上,其价值不言自明。
为了这个构想的实现,白起特别组织了一个新的技术兵种――地图兵。
实际上地图兵只有一个完整的团队才有存在的意义。
因为动态沙盘这个产品出来以后,需要很多的数据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因为这个沙盘是立体表现的形式,能够不用人工处理自动的变换出这个区域的微缩地形。
比起平面地图要方便的多。
而且这个沙盘从设计之初就被要求能准确模拟其中单一的一座山,或者是一条峡谷。
精度要保证与实物基本无二致,这样在选择伏击阵地,狙击阵地的时候才能够因地制宜做出部署。
这个沙盘在小阿福看来并不难,用千年之后的立体印刷技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做到,运用特殊介质制造沙盘模拟地形的主体,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自主控制各种功能的转换。
关于白起的尺寸要求在小阿福看起来实在是太小气了一点,1米见方怎么够用呢?
于是天性追求完美的小阿福擅自作主张制造了几块3米见方的大型动态沙盘。
这种沙盘被下阿福制造成为一种全息的地形展示系统。
备有打印机能打印详细的地形图,专业的军用地图也不在话下。
超级十六芯片内核的高速计算机每秒能运算一亿次,对于稍纵即逝的战机一点都不敢耽误。
镍钛合金材料(记忆金属)、铝合金材料、碳纤维、冷光发光系统等等皮实耐用的好东西都用上了。
三米见方的沙盘重量有50千克,一米见方的有6千克。
当白起让希姆莱带着这样的特殊礼物来到远东交给粟裕将军的时候,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欢喜的像是一个孩子。
动态沙盘的种种妙处让他喜不自胜,六个人的地图小组身兼数职。
有负责收集地形情报的,有负责整合资料的,有负责开车当保镖的,有操纵纳米昆虫侦察敌情的,等等在各种任务条件下六个人的职责也是不尽相同。
虽然现在粟裕将军的战绩还未显露,但他的带兵能力已经逐渐成熟。
对于大兵团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思想还未经实战检验。
(淮海战役还未开打)相比起来单兵技巧就是他的短板了。
所以他带的兵都是一帮子用脑子打仗的兵,在战术修养上面稍微缺乏。
这要是因为火力的不足是的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
技战术自然得不到锻炼。
好在八路军中的英勇精神弥补了战术运用的不足。
敢于刺刀见红、敢于牺牲也要争取胜利。
这样的军魂不知不觉的在八路军中建立,亮剑精神始终激励着他们不断地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当然伤亡惨重在所难免。
尤其是与小鬼子的正规军作战的时候更是如此。
鬼子的部队同样的悍不畏死,拼刺刀的功夫尤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