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3-34 第一枪 - 武林帝国 - 骁骑校

3-34 第一枪 - 武林帝国 - 骁骑校

  总动员这个词出自武帝语录。是个新名词。意思是国家在非常时期采取的紧急措施。

  即把全部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转入紧急状态。并统一调度、指挥、管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为非常时期任务服务。总动员令发布后。被动员征召的人员和物资。必须按命令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达。违抗命令者。要依法惩处。

  事实上。西凉是个贫瘠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虽然辽阔。但大半都是荒漠戈壁。天山南北的草原以及伊犁河、塔里木河流域水草丰美。也只是牧业发达。毫无工业基础。人民处于半开化状态。

  敦煌位于国家的中部。是一座农业城市。特色是宗教和文化。距离东西边境都很遥远。鞭长莫及。只能作为意识形态上的首都。

  唯一富饶发达的地域是河西走廊。农牧业都很先进。凉州更是拥有发达的商业和工业。能生产精良的武器。能冶炼钢铁。但凉州的发达也要依赖进口。沒有从东周舶來的原料、技术和工匠。用不了多久凉州就会退化。萧条。

  所以。元封迁都凉州。发布动员令准备东征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再不及时行动的话。西凉就要坐以待毙了。

  他本想通过和平的手段取得东周的谅解。双方互惠共赢。西凉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徐徐图之。但是现实告诉他。这一办法完全行不通。

  东周朝廷比想象的还要昏庸。西凉的使团在京城遭受冷遇就是明证。偌大的国家竟然沒有一个头脑清醒的官员。连称臣纳贡的使节都要羞辱轻慢。既然你们拒绝我伸出的橄榄枝。拒绝倾听我友好的声音。那我只有用刀剑來说话了。

  目前來看。东周唯一清醒的官员是柳松坡。对这个人。元封一向很有好感。但此人终究是东周的封疆大吏。他做出任何决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东周的安全与兴旺。西凉人的死活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即使西凉国民大都是汉人。

  所以。指望柳松坡网开一面打开封锁的可能性很小。指望秦王千岁帮忙也不靠谱。秦王能力有限。即便以他的名义搞几支商队大肆走私西凉必需的货物。那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战争。唯有战争可以解决一切问題。

  使团受辱不是坏事。至少让元封知道东周朝廷的昏聩。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王妃受辱也不是坏事。激发了西凉人民的愤慨和斗志。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一个小小的火星就能彻底引爆西凉人的怒火。

  ……

  总动员令发布以后。西凉全国进入了临战状态。西域的精锐骑兵云集凉州。粮草堆积如山。兵工厂加班生产武器弹药;城市实行了宵禁。一切物资优先供给军队使用。大批青年应征入伍。日夜操练;大元帅府内。参谋军官來來往往。制订着行军路线、补给方案以及如何管理占领地区的各项预案。

  西凉已经完全进入了临战状态。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而东周依然是一片歌舞升平。丝毫沒有察觉到战争的临近。

  边境上。一队甘军骑兵正在巡逻。他们是负责封锁边界的官军。遇到走私商就能捞上一票。日子过得倒也清闲悠哉。可是这几天有些不对劲。怎么边界上一点风吹草动都沒有。就连走私商也不见了踪影。

  “妈的。那些來來回回倒腾东西的走鬼们哪去了。再不出现。爷们就要喝西北风了。”哨官悻悻的骂道。此人正是当初检查元封车队的军官。这大半年下來靠查缉走私也算发了点小财。肚子都腆起來了。十八斤重的大刀提在手上也有点沉重了。

  边境线上静得可怕。那些西凉的同行也好几天沒出现了。这一小队兵百无聊赖的走着。忽然有人喊道:“來了。來了。”

  一支驼队自西向东而來。驼铃悠扬。脚步缓慢。看起來带了不少货物。哨官顿时两眼放光。招呼弟兄们扑了上去。照老规矩。他们要抽两成的货物作为买路钱。

  骑兵们迅速包抄过去。按照老规矩逼停对方之后再勒索敲诈。可是不知怎地。哨官心里总有些忐忑。Www。。com或许是那些商人眼中的神色过于镇定了吧。不像是挨宰肥羊应有的表情。

  “站住。带的什么货。我们要检查。”

  查字还沒说完。一支手弩已经端了起來。不加任何警示就射击了。弩箭穿透了官兵的头颅。血飙出去老远。哨官反应还算快。尖声大叫:“弟兄们上啊。”

  官兵们猝不及防。哪有反击的能力。一个个被伪装成商队成员的西凉军射倒在地。几乎是一瞬间。这队甘军就全军覆灭了。

  哨官距离最远。眼睁睁的看着手下们死光。忽然醒悟过來。把手中大刀一扔。拨马就跑。后面几张弓箭举起來。却被带队的吴冬青阻住。“我來。”

  一杆长长的火枪举起來。照门罩住哨官狼狈奔逃的背影。“砰”的一声。哨官应声倒地。

  大周天佑十三年三月初三。西凉对东周首战第一枪打响。

  登陆一起看文学网。支持正版《武林帝国》。欢迎光临同名网游。

  西凉国大元帅正式昭告全国百姓。当日有一支商队在边界遭到东周甘肃官军的袭击。十余名无辜商人被打死打伤。货物被劫。

  至此。西凉国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为了给被杀的百姓报仇。为了不再被封锁。为了洗雪使团所受到的屈辱。大元帅府宣布。即日兴兵东征。

  万众欢呼。锣鼓齐鸣。街道两旁悬挂着巨幅的旗帜和标语。装备精良的大军从凉州城内穿城而过。放眼望去。是无穷无尽的铁流。旌旗招展。刀枪耀目。大军气势如虹。接受着凉州数十万百姓的检阅。

  百姓们欢呼着。雀跃着。在这一刻。身为西凉国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Www。。com百姓们纷纷议论着。大王真是爱民如子啊。王妃受辱他都能隐忍。但是百姓遭殃他就决不能容忍。前脚商人被杀。后脚西凉就宣战了。这样的好君主八辈子也难碰上啊。

  文臣们都傻眼了。自古以來打仗就不是好事。只要一开战。百姓们就要怨声载道。徭役赋税加重。以及沉重的伤亡都是难以承受的。可是如今百姓们竟然为战争鼓掌喝彩。真不知道主公是怎样做到的。

  他们当然不知道。为了筹划这场战争。大元帅府做了多少工作。街头巷尾那些慷慨陈词。讲述东周人恶劣行径的商人。书院里引经据典剖析战争必要性的书生。可都是大元帅府派出去的人。

  ……

  东征大军在凉州城内阅兵只不过是激发民众的爱国心和自豪感罢了。其实战争已经开始了。

  边境五十里。甘军大营。正是吃晚饭的时间。兵士们闹哄哄的聚在一起。地上摆了个陶盆。里面放着盐水煮萝卜。每人手里俩窝头。拿着筷子夹着窝头大吃。营地里一片噼里啪啦嘴唇撞击的声音。当兵的过得苦。平时就这伙食待遇。当官的就不同了。顿顿三五个菜。有酒有肉。查缉走私弄來的银子也全进了他们的荷包。当兵的一个大子捞不着。还别叫屈。当官的不克扣他们的军饷就是好的了。

  这批人马是甘军的老底子。标准的老弱残兵。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参加过凉州战役。有幸吃过凉州军俘虏营里的饭菜。想起那一段往事就让人向往回味啊。大块的红烧肉可劲的造。青稞面窝头管饱。能吃十个决不让你吃八个。当兵的每月按时发饷。分量十足的大帝头。每人两个。吹一口气搁在耳朵上听。嗡嗡的响啊。那可是货真价实的银子。当半年兵就能在甘肃老家买十亩地。后來他们这些人因为素质原因被清退。那个遗憾。那个难过。别提了。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