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孤错怪他了 - 武林帝国 - 骁骑校
詹事府外。密密匝匝全是士兵。春雨哗哗的下着。雨水打湿了士兵们黑色的帽子和红色的锦缎战袍。人如墙。强如林。气势森然。
包围詹事府的不是普通的军队。而是武装锦衣卫。锦衣卫是比御林军还要精锐的皇帝亲军。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他们这些人好像是从地下冒出來一般。城外大报恩寺上信号一起。不到两刻时间。詹事府就被包围了。
府中幕僚们一个个吓得噤若寒蝉。脸色苍白。他们中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太子的计划。只当是有人发动政变想铲除储君。有忠义之士想堵住大门掩护太子逃命。可是太子却下令打开大门。禁止抵抗。
詹事府的正堂内。Www。。com太子端坐当中。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旁边的韩相更是垂头丧气。面如死灰。韩相身旁坐的正是已经歇了假的黄子华。关键时刻他竟然回來了。现在正风轻云淡的坐着品茶。丝毫不在意包围在府外的锦衣卫。
虎贲营。御林军已经开始接管这里。操场上的禁军士兵被分割包围。所有百总以上军官被带走。兵器库落锁。总兵王振强五花大绑抓走。
虎贲营士兵惊惧的看着这一切。突如其來的变故让他们无所适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完全摸不着头脑。大炮的威胁下。即使身为禁军精锐的虎贲营也只能乖乖被缴械。其实当御林军冲进來的时候。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还是有些忠义部下将目光投向王总兵的。只要他一声令下。哪怕杀出一条血路也要护着大人冲出去。可是王志强一言不发。任由御林军将自己五花大绑起來。长官不下令。部下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
大报恩寺。火警已经解除。查明起火原因确实是因为香客们焚烧纸人纸马的时候不小心。引燃了附近的禅房。起火之后报恩寺乱成一团。践踏死伤不下数十人。想找出始作俑者已不可能。所幸一场及时的春雨帮助寺僧们熄灭了大火。沒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皇帝在主持的禅房内清谈。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依然是风平浪静胜券在握的表情。禅房外的侍卫们却是警惕万分。皇帝微服进香。所带的侍卫不多。警卫工作主要由武僧们负责。这些彪悍的和尚们在僧袍外面罩了铁甲。手持混铁棒。腰佩戒刀。见到御林军统领于虎便合十行礼。动作利索。走路带风。和侍卫们配合默契。这哪里是什么武僧。分明是披着僧袍。养在庙里的大内侍卫。
曹少钦迅速赶到报恩寺向皇帝汇报情况。京城已经被全面控制住。异动的禁军被缴械。詹事府被控制。
“大权依然在陛下手中。”曹少钦道。
“朕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给你三天时间查清楚。”皇帝丢下一句话。带着于虎等人扬长而去。此时报恩寺已经被御林军团团围住。禁军们也出动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直从报恩寺排到皇宫。
皇帝在层层保护下回到了紫禁城。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皇帝缓慢的长出了一口气。他是靠政变起家的。最怕别人用同样的方法对付自己。他防着所有的人。不信任任何身边的人。即使对曹少钦和于虎也只是有保留的信任。而且经常故意制造两人的对立。已达到制衡的效果。
锦衣卫办差的效率很高。当晚就提审了所有涉案人员过堂。镇抚司是个阎王殿。别说是犯了事的人了。就是清白无辜的人进去也能屈打成招。可是这回却得到想要的结果。
王振强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无论怎么用刑都不吐口。只说是因为有营中士兵犯了军规。集结全营将士惩戒有罪之人示众而已。绝无其他企图。
审问其他将佐。也是这个结论。总兵大人集合本部士兵在校场训话。即使顶盔贯甲手持兵器又如何。只要沒出营就不算是个事儿。而且当时王振强也确实沒有任何大逆不道的言论。问遍营中士兵也是如此。
禁军的人可以随便揉捏。詹事府的人可不是能随便抓捕的。Www。。com当日詹事府确实是调了一队巡兵过來。不过只是为了拆屋而已。詹事府内有一栋元朝时候的旧房子。早想拆了一直沒腾出手來。詹事府里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幕僚文士。干活当然要调些劳力过來。这又不是什么罪过。
登陆一起看文学网。支持正版《武林帝国》。欢迎光临同名网游。
锦衣卫连夜讯问了数十人。次日一早。等皇帝从御花园散步回來的时候。一份整理好的口供已经放在南书房的龙书案头。锦衣卫是皇帝的耳目爪牙。但是皇帝禁止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只需把原始资料汇总即可。如何判断由皇帝自己做主。
那份口供皇帝连看也不看。冷哼一声对曹少钦道:“老大还算明智。知道悬崖勒马。”
“万岁圣明。”曹少钦低头道。那些苍白的掩饰在皇帝的慧眼面前无疑是徒劳的。任何耍心眼的举动在皇帝面前都如同儿戏。
“这事儿又是老三啜叨的吧。”皇帝冷不丁甩出这么一句。这件事自始至终沒发现安国郡王方面的人出现。但却瞒不了睿智的皇帝。
“老三还是喜欢耍小聪明。小伎俩。他倒是深知朕的脾气。才想出这么一手來。意图激怒朕。废掉太子。可惜啊可惜。他还是小瞧了他的父皇。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老大也是个废物。一点魄力都沒有。优柔寡断。唉。真是让朕失望。”
皇上似乎是自言自语一般。评价着自己两个儿子。曹少钦缄口不言。皇帝不问他就不说。这也是皇帝信任他。重用他的原因。即便是普通的朝政问題曹少钦也不随便发表看法。更何况是立储的大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忌讳别人掺乎。更何况是这位喜怒无常的大周皇帝。
皇帝还是拿起了那份口供。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不置可否的放下了。
大报恩寺失火。虎贲营紧急集合。詹事府拆房子。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这三件事除了失火涉嫌惊驾之外。另外两件事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反倒是皇帝小題大做。全城戒严。缇骑四出。扰的人心惶惶。
“陛下。王振强要不要开释。”曹少钦轻轻问道。
“你的意思呢。老曹。”皇帝竟然询问起曹少钦的意见。
既然皇帝问起。曹少钦自然毫无保留:“王振强必须治罪。锦衣卫和御林军全军出动。京师戒严。大动干戈。需要给百姓们一个交代。倘若不声不响的收场。陛下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
“嗯。你去办吧。”
……
两日后。Www。。com王振强的官司结了。吃空饷喝兵血。虐待士卒赏罚不明。这年头为官为将者谁的屁股也不干净。想找罪名简直太容易了。
撤职查办。打入大牢。交付兵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堂会审。王振强的前途算是完了。东宫方面在禁军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丢了。
但太子并沒有因此懊丧难受。因为他的内心已经全被后怕和庆幸所占据。若不是当时黄子华及时返回拦阻了自己。现在的情形就不是查办王振强一个人这么简单了。
只要虎贲营开出大营。事情的性质就全变了。沒有朝廷的命令擅自调兵。等同于造反。谋逆可是诛九族的大罪。那时候死的可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了。太子废为庶人。詹事府和东宫的一帮人全都要满门抄斩。禁军中也要死很多人。
父皇象天神一样高高在上。明察秋毫。一切事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自己想做什么。他一定知道。只惩办一个王振强。那是他在警告自己。提醒自己。不要玩火。
同样的道理。这件事是老三啜叨的。父皇一定也会知道。老三你先不要高兴的太早。有你哭的时候。想到那个阴险之极的弟弟。太子的面色忽然狰狞起來。
韩相已经沒资格在太子身边伺候了。被表兄黄子华赶出了詹事府。如今太子最信任的就是黄子华。若不是他听到风声紧急赶回。力排众议强行制止了一切。那可就真完了。
太子对黄子华感激涕零。溢于言表。情不自禁道:“子华。他日孤若登基。你就是左相的不二人选。”
黄子华肃然下拜:“殿下。此事功劳不在臣。要谢的话。殿下应该感谢另外一个人。”
“谁。孤要重用他。”太子眉毛一挑。大感兴趣。
“元封。”
“他。”太子的眉毛竖了起來。大感意外。“这厮不是被老三收买了吗。”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段时间元封确实和三殿下方面过从甚密。但这是臣授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