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太监老前辈 - 武林帝国 - 骁骑校
不大一会儿。从城墙上下來两个兵。将邓子明和他的随从一并带了去。元封看了心中一沉。难道说守军已经注意到邓子明了么。应该不会啊。户部转运司的工作相当低调。生意都是转了几道手才到西凉的。就算锦衣卫都摸不清头绪。何况这些潼关的守军。
邓子明心中也是疑惑万分。一溜小跑上了城墙。只见箭楼大门敞开着。正当中摆着一把椅子。上面坐了个面白无须的家伙。身穿绣蟒红袍。还披着黑面红底的披风。煞有介事。一副倨傲的样子。两旁站着几个顶盔贯甲的汉子。一看都脸熟的很。是潼关驻军的总兵副将等人。
邓子明诚惶诚恐的跪下磕头。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还浑身发抖。一副沒见过世面小商人的样子。当中那个白脸家伙开腔道:“你是做买卖的。叫什么。”声音尖细。不男不女。竟然是个宦官。
邓子明不敢抬头。惶恐对答道:“小的邓子明。祖祖辈辈都是跑买卖的。离乡背井赚个辛苦钱。”
“那你贩的都是些什么恶玩意啊。”
“回大人。这回小的贩了一些制作炮竹的原料。是帮长安府几家爆竹作坊采买的。现如今正停在潼关外。大雨连绵的都快浇透了……”
那太监忽然干咳一声。吓得邓子明不敢再说。太监怒道:“硫磺硝石乃是禁物。Www。。com你竟敢公然贩运。定然是西凉反贼的探子。來呀。给我拿下。”
一瞬间。邓子明魂飞魄散。吓得差点趴下。怕的就是这个。沒想到今天终于栽了。这个不男不女的家伙实在厉害。竟然一眼就能看出自己的底细。
可是官兵们却对这个西凉探子并不感冒。只是上來俩人象征性的将邓子明拉了起來。拖到一旁。邓子明的随从也吓傻了。束手无措。只听一个当兵的小声道:“愣着干啥。还不赶紧回去凑钱赎人。”
邓子明心头一松。原來是想勒索钱财啊。他赶紧给随从丢了个眼色。随从一溜烟的跑了。
回到城外。Www。。com一帮人聚到一起商议。觉得只要是花钱能摆平的事情便算不得大事。于是便凑了五百两银子。让邓子明的副手给送去。顺便再摸摸情况。打听一下是不是花钱可以送人过关。
副手去了半天还沒回來。可是路边的商队却动了。陷在泥水里好几天的大车慢慢的挪动。向着潼关城门开去。元封派人去打听。回报说是官家出章程了。验货过关。若是违禁物资便要扣货拿人。若不涉嫌违禁。便可过关。
可是官家却不宣布到底啥是违禁品。反正官字两个口。他们说什么都是有理。弄这一套不过是想雁过拔毛而已。
果不其然。所有过关的车辆都被狠狠敲了竹杠。Www。。com敲竹杠的手法拿捏的极好。不多不少。让你不得不乖乖拿出这笔钱來。
中原到陕西必须经过潼关隘口。这些生意人都是常年跑这条线的。做买卖讲究的就是个信誉。人家定下的货。就得按时送到。这是专门替人采买货物的一类商人。诸如邓子明这样的。
还有一类是自己经销的买卖。不让过关大不了在中原把货物卖掉拉倒。可是这年头长途贩运。图的就是个价差。若是本地处理掉。就等于白跑一趟。还不如忍痛交点过路费呢。
这一招。狠啊。不是头脑精明视财如命的人绝想不出來。
数天以來。Www。。com在潼关东门外挤压的车辆已达数百。一辆辆的通过城门也是个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每家都要被盘查勒索。花费的时间就更长了。
元封等人冷眼观看着城门口发生的一切。陆续又有一些行商老板被抓了起來。罪名是里通外国。走私违禁物品。看來这位负责潼关防务的将军是两头都想讨好。又想立功。又想捞油水。
一个时辰时候。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道:“打点了一通。五百两银子交了上去。不过听说这回潼关当家的换人了。不是原來的总兵大人了。而是京城赶來的太监老爷。名叫王魁。邓老板的案子得他点头才能放人。五百两银子不够。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要沒收货物。再罚一千两银子才行。”
众人大怒。要打上城头救出邓子明。元封眉头一皱。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潼关驻守的都是精兵。不能硬來。不就是几车货物么。给他。银子也给。”
邓子明的货物全部充公了。一千两银子也交了上去。可是等了半天。还是沒等來人。前去打点的人汇报说:“大事不好了。刚才我把银子货物交上去。他们让我回去等信儿。我多了个心眼沒有立刻回來。而是去大牢附近打听。正看见邓老板和几个人被关进囚车。听说这些钦犯是要押往京城的。”
众人恍然大悟。这潼关从上到下就沒个好东西。Www。。com拿了钱财不给办事。这还了得。连元封都怒了。这狗太监贪得无厌。非教训教训他不可。
登陆一起看中文网。 支持正版阅读。支持《武林帝国》
邓子明的事情耽误了一天。眼瞅着天色渐黑。城门关闭。元封等人无奈。只好在城外的车马店住下。幸亏刚走了一拨人。车马店有了空屋。都是简陋之极的大通铺。和牲口棚子连在一起。牲畜粪尿味道和劣质烧酒的味道。还有臭脚丫子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车马店独特的风味。
还别嫌好道歹。城外就只有这种地方可住。想住干净整洁的旅店。得过了潼关再走十几里地才行。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潼关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要塞。里面沒有旅馆酒楼之类的设施。
大家伙把干粮拿出來吃着。正低声商量着如何营救邓子明。忽然院子里又进來一辆车。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跳下车走进來。立刻掩住了鼻子。回头喊道:“大爷。这里太臭了。不能住。”
少年的声音很尖细。长得又水灵。粗鲁的汉子们顿时哄笑起來。有人打趣道:“这小受俊俏的很。大同城里都沒这等货色。”
那少年听见。恼羞成怒道:“大胆。放肆。”
众人更加狂笑不已。元封被惊动。转头一看。登时一惊。Www。。com原來还是故人啊。
这个眉清目秀的小受乃是御膳房海公公身边的伺候小太监毓风。在这里见到他。难道说海公公也來了。
元封带了几个人走上去。微笑着拍拍毓风的肩膀。小太监万沒想到在这里遇到元封。惊得两眼有铜铃大。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那些粗鲁的汉子们看见这小哥有熟人在。而且都不是好惹的主儿。便齐刷刷的闭上了嘴。埋头啃饼子喝烧酒。
元封压低声音道:“海公公在车里。”
毓风道:“公公在车里。我这就去叫他。”
元封道:“海公公身体不好。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还是我亲自去吧。”说着走到车前。掀开了车帘。果不其然。一个沒有胡须的老人正微闭着眼坐在车里。气色却比当初在皇宫当差的时候好了许多。
“小风子。房间安排好了么。”老人拉长腔问道。依稀还有大太监的威风。
元封笑道:“海公公。你看我是谁。”
海公公睁开眼。看到熟悉的面孔。惊得慌忙要爬起來跪拜。被元封一手按住:“别忙这个。说说咋回事。”
海公公赶忙道來。原來西六所失火之后。他受了惊吓。便带着疏风跑到侄子的酒庄里养病。海公公多精明的人。意识到京城中还会发生更大的风波。便劝说侄子典了买卖。兑了金银去扬州做生意。自己拿着多年的积蓄。带着小太监毓风回老家了。
大周宫廷中太监甚多。谁也不会在意一个老太监的去留。更何况后來又发生了血流成河的皇子政变。死掉的太监难以计数。谁去管这一老一小两太监啊。
海公公这一步棋走对了。既保全了自己和毓风的性命。又保全了侄子的生意。他本是关中人。所以走河南过潼关回家乡。他走得慢。所以才会和晚出发的元封遇到一起。
不在提心吊胆。海公公的气色好了许多。元封看看他沒有胡须的老脸。忽然计上心來。问道:“海公公。你在宫里当差的衣服带了么。”
海公公叹口气道:“毕竟当差那么多年。想留个念想。带了几件蟒袍的。”
元封笑道:“如此甚好。我有一计。还需你配合。”说着登车和海公公耳语一番。
姜还是老的辣。海公公听罢。并不害怕。只是眉头一挑:“这事儿能不能行得通。还要看对方是谁。若是曹公公手下那些干将。我看还是算了。风险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