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失潼关 - 武林帝国 - 骁骑校
杀掉了这批人。才安抚了骄横的侍卫们。燕王终于可以启程了。夏修志却忽然恬着脸凑过來道:“殿下。正好卑职前去长安赴任。可以护送您一程。”
燕王一愣。潼关属于极其重要的隘口。自打吕珍完蛋之后就划归兵部直管了。为何潼关总兵会去长安赴任。
“夏总兵高升了。”
“嘿嘿。平调而已。长安总兵。依然在王爷麾下。”夏修志陪笑道。
燕王的眉毛拧了起來。更加离奇了。潼关总兵平调长安。不通情理啊。他继续问道:“哪里來的调令。”
“长安。陕甘总监军黄公公亲自签发的手令。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燕王心中一震。什么陕甘总监军。根本沒有这个职位啊。还黄公公。除了前期派往西北传旨的秦公公。京城再沒派过太监。
知道要坏事。燕王的表情反而镇定下來。不动声色道:“把调令给孤王一观。”
那份调令被夏修志当做宝贝一般带在身上。此时拿了出來。双手敬献给燕王。燕王接过一看更加吃惊。
这调令伪造的真是太像真的了。纸张的质地。印鉴的油墨。行文格式。花押签名。甚至外面的信封口上的火漆。都模仿的惟妙惟肖。难怪夏总兵会上当。
燕王招呼已经准备好动身的侍卫们:“不走了。Www。。com在潼关住两天。”
夏总兵瞪大了眼睛:“王爷。您这是。”
“皇上根本沒有委派什么陕甘总监军。本王才是总领陕甘军政大权的头一号人物。”说完。燕王将调令扔给夏修志。转身去了。
夏修志不是傻子。立刻找到王魁商量。两人回忆起海公公路过潼关的详细经过。那伙人的做派气势。和燕王这伙人截然不同。少了一些骄横。多了一些肃杀。而且他们自始至终也沒出示任何证明身份的文件。只是有两个穿着宫装的太监而已。连马车都是普普通通的。还有那些锦衣卫。现在回想起來。他们的官话好像带着一点西北味。
越想越害怕。Www。。com虽然已经隐隐猜到了答案。但是他们都不敢说出來。只能惶恐的对望。从彼此的眼睛里。都看到了深深地恐惧……
燕王暂时留在潼关。派出几个干练的部下前去长安打探消息。夏总兵一边好生伺候着。一边也派出亲信飞马直奔长安。
长安是个大都市。军统司把守的再严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渠道都蒙蔽了。元封他们打的就是个时间差。从长安到京城千里遥远。等皇上知道了。黄花菜都凉了。
燕王的人是京城过來的。人生地不熟。打听消息毕竟不如本乡本土的人便利。所以他们的行动速度远不如夏总兵的人迅捷。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潼关到长安几百里地。日夜兼程两天就跑到了。也不用去什么衙门口。去茶馆酒楼坐着就行。自有那关心时事的酸秀才讨论时局。
听了一个下午。长安的局势就差不多分明了。夏总兵的人出了茶馆。想趁着傍晚关城门之前出城去呢。刚解开马缰绳。迎面碰见一人。
“王校尉。你怎么到长安來了。”
來者正是当初夏总兵借给元封那四百骑兵的领队军官。张百总。
王校尉虽然奉了夏修志的将令前來打探消息。但并不清楚事情的究竟。见到老熟人自然高兴:“张百总。正想找你打听事呢。现如今这陕甘地界。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到底谁是一把手啊。”
张百总道:“当然是安国亲王殿下了。海公公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太监。军政大权哪能放在太监手里。”
王校尉犯了迷糊。怎么两位王爷都到长安來了。他虽然官职不高。也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心里疑惑又不好开口。只好随意一抱拳:“再说吧。我还有事。”
张百总拉住了王校尉。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道:“麻烦你带些钱给我兄弟。我最近是回不去了。沒办法。亲王提拔咱。咱不能不识相啊。”
偏巧张百总的兄弟正是那三十八个被斩首士兵中的一员。王校尉是个实诚人。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不擅撒谎。望着银子发了愁:“张百总。你兄弟他……”
“我兄弟怎么了。”
“唉。一言难尽。人死不能复生。你也别伤心了。吃粮当兵总免不了这个结局的。”
“到底是谁杀了我兄弟。”
“哎哎。你别揪我衣服啊。是总兵大人下令斩首他们的。只因为你兄弟误杀了燕王的侍卫……”
“燕王。”张百总也傻了。
王校尉整理一下领口。道:“兄弟。心里有数就行了。别对外说。现在燕王殿下到潼关了。这陕甘地界。到底谁才是一把。还得另说。我劝你也早点看清形势。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别跟错了人。唉。”
趁着张百总还是发愣。王校尉转身走了。
王校尉飞马奔回潼关。此时燕王的探马还在路上。
登陆一起看中文网。 支持正版阅读。支持《武林帝国》
快马加鞭赶了一夜又一天。王校尉终于回到了潼关。脸也沒洗就进了夏总兵的房间。这才去了三天。夏总兵都快愁出了白头发。看见人來。赶紧派人喊王魁过來商议。
王魁慌里慌张赶了过來。这一切都沒瞒过燕王耳目的眼睛。燕王是干什么吃的。打小就在皇宫里耳濡目染勾心斗角那一套。这些玩意。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他熟的很。早就安排人监视夏总兵和王魁了。
王校尉将长安城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來。听的夏修志和王魁四只眼睛鼓了出來。这也太匪夷所思了。新钦差杀老钦差。安国亲王总领陕甘。怎么想怎么不对劲。皇上就算傻了也不会把两位皇子都派到长安來。这样说必定有一个是假的了。燕王不用说。已经证实过的。货真价实的王爷。那么说假的只有呆在长安的那位了。
反贼胆大包天。竟然能干出这么逆天的事情來。偏偏这伙贼人还是经过潼关去的长安。还是在潼关四百骑兵的护卫下干出的杀害钦差的勾当。这个罪责。无论如何是脱不开干系了。
两个人欲哭无泪。死罪都是轻的。至少抄家灭门啊。
夏修志长叹一声:“事到如今。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什么路。快说。”
两人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藏在窗户跟下偷听的那人听不真切。便悄悄地离开了。
“砰”燕王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这两个废物。竟然把反贼放走。还奉送四百骑兵。简直罪无可恕。”
亲信道:“他们俩在商议对策。我怕对王爷不利啊。”
燕王是干什么出身的。那可是参加过宫变的狠角色。当机立断道:“事不宜迟。动手夺取潼关。”
说干就干。趁着夜色。三百多名侍卫悄悄集结起來。甲胄上身。刀出鞘箭上弦。燕王也是一身甲胄。手拿佩剑。亲自指挥作战。
潼关虽然是重要关口。但是现在天下太平。并无战事。所以吃了晚饭之后。大多数士兵都躺下了。只留有少数士兵在城墙上值守。其实不难对付。
燕王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亲自带领一队精干侍卫直扑夏修志的房间。院落外面。一个小兵正在打盹。被人一把拽下去结果了性命。大脚踹开房门。一群人蜂拥进去。大呼奉旨拿贼。
夏修志正在收拾细软。他和王魁商量过了。无路可走。只有潜逃。沒成想燕王如此机敏。竟然抢先下手。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给他。
夏修志到底是个武将。哪肯束手就擒。伸手就把墙上的腰刀拉了出來。踢开房门刚想杀出來。迎面十几枝羽箭就射了过來。可怜夏总兵就这样死在自己的房门口。
王魁那边也好不到哪去。被砍伤了一条膀子。血流如注。眼看是活不了了。此时潼关守军被惊动。躺下的士兵们都爬了起來。穿盔甲拿兵器。蜂拥出军营。來到总兵衙署前。只见火光熊熊。一人站在衙署大门口。手里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喊道:“夏修志附逆。已经伏诛。现在潼关由燕王殿下主管。尔等还不速速退去。否则一概以谋逆论处。”
此时一身鲜血的王魁也被拉了过來。跪在大门口。侍卫们横眉冷目。和潼关守军对峙着。
黑压压的人群望着夏总兵的人头和身负重伤的王监军。鸦雀无声。他们只不过是普通士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并不清楚。也不需要了解。他们只知道。夏修志再坏。也是他们的总兵大人。而这些骄横的家伙们。不过刚來三天。就杀了他们三十八个兄弟。现在又杀了他们的总兵。于情于理。这些士兵都难以接受。
不接受又能怎样。大周朝的天下。还能造反不成。人家可是堂堂的王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