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 北兵进宫 - 武林帝国 - 骁骑校
胡惟庸身后十丈远的地方。是大周的文武百官们。大家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看着汉王受降。现在周军武装尽数解除。城池已经被人家控制。这些人已经成为案板上的鱼肉。要杀要刮随便人家了。
在北汉军兵临城下之际。大臣们如同沒头苍蝇一般乱窜。有的担心汉军屠城。想趁机逃跑。有的想为皇帝尽忠殉国。但是又狠不下那个心。彷徨无助之际。还是老宰相胡惟庸担起了收拾烂摊子的重任。老人家四下发信。安抚联络。稳定了人心。
胡惟庸沒什么出色的政绩。但是却安然稳坐大周宰辅位子长达二十五年。大周朝哪个官员不是经他手提拔起來的。Www。。com可谓门生遍布天下。老人家虽然退位。但是影响力极其广泛深远。他一言既出。谁敢不仔细琢磨掂量。
其实面对此危局。胡惟庸也是担惊受怕。不知所以。关键时刻。一封來自城外的书信让他彻底放心了。
这是故旧柳松坡写來的信。信中并未提及劝降。只是说百姓何无辜。要跟着遭受兵灾。又说汉王取得天下是大势所趋。民心天意。不可违抗。作为臣子。更应该明白重社稷。轻君王的道理。
柳松坡现在是南汉的首席文臣。听说他女儿柳迎儿。就是那个曾经逃婚不愿意当妃子的小丫头。现在是汉王身边的军师呢。而且和汉王有那么点不清不楚的关系。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柳松坡一个国丈的位子是跑不了的。有这样一位重量级的老同僚写信过來。怎么能让胡惟庸不动心。
胡惟庸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对很多事情看得很透彻。自古來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即便自己为大周殉葬。将來在史书上未必会有好名声。不如顺应潮流。做个改朝换代的助力者。
老夫不想流芳千古。也不愿遗臭万年。在青史上有个小小的名字就行了。这是胡惟庸的心声。
至于其他官员。人心惶惶之际。老宰相的话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咱们上下一力。保全京城献给汉王。Www。。com肯定能换來一个好前程。汉王仁义。素來不杀降。更是赏罚分明。咱们十几万人马缴械投降。免了多少杀戮。光这一条就是大功一件了。还怕沒有赏赐么。
胡惟庸动用了全部关系。联络了六部官员和禁军将领。组成了看守内阁。架空了大学士杨峰。秘密逮捕主战派将领。派兵围攻锦衣卫衙门。炮击宫城。维持城内治安。弹压盗匪。将一个完完整整的京城交到了汉军手里。
即便如此。胡惟庸依然颤颤巍巍。心中忐忑。这位汉王虽然是草莽起家的英雄。但是却出身贵胄。乃是前朝武帝遗孤。严格來说。这些人都是他的杀父仇人。他又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万一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把他们全都砍了也未可知啊。
幸运的是。这位年轻的君主待人处事极其老城。策马來到胡惟庸身边。翻身下马。扶住了老人的臂膀。
“老大人劳苦功高。快快请起。”
胡惟庸还想说两句罪臣惶恐不敢起來的话。但是身子一晃。轻飘飘的就起來了。元封搀着他的手哈哈大笑道:“诸君保全京师。都是大功一件。”
远处黑压压一群原周廷官员。看到这一幕。听到这句话。心中都是一阵轻快。也不知是谁带头。呼啦啦全都跪下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叫的顺口。Www。。com元封却有些不习惯。呵呵一笑。翻身上马:“听说张九四还在皇宫里。我倒想会会他。”
彷佛为了映衬他的话似的。紫禁城方向忽然响起了隆隆的炮声。提醒着大家战争并未结束。
炮弹是向这边打來的。空中传來炮弹划破长空的呼啸之声。百官们虽然长期在衙门里享清福。但是围城这些天來也养成了战时的好习惯。纷纷躲避。但是汉军将士却纹丝不动。以他们久经沙场的耳朵一听便明白。炮弹离这边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几枚紫禁城角楼上发射的炮弹徒劳的落入远处的民居。沒有造成什么伤亡。但却激起了大家的义愤。Www。。com尤其是那些刚刚投降的大周文武官员们。个个义形于色。满脸的愤懑:“太猖狂了。这个无道昏君还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妄图再次兴风作浪。不劳汉军大哥们出动。俺们这就料理他。”
降顺的周军急于在新君王面前表功。奋勇争先。在火铳弓弩的火力掩护下向紫禁城猛攻。一帮人披着浇了清水的棉被。抱着从六部衙门里拆下來的巨大房梁。去冲击午门的正门。
巨大的红色门板上。镶嵌着九九八十一枚铜钉。这是帝国最庄严的大门。平时只有皇帝进出的时候使用。现在却被一群粗莽的军汉用房梁冲击。午门上的抵抗非常激烈。火铳打得如同爆豆子一般。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可是细碎的铁砂子却对浇了清水的棉被无可奈何。
登陆一起看文学网。支持正版武林帝国。 WWW.17K.COM
午门坚固。怎么冲撞都打不开。情急之下。一个军官打扮的人挺身上前。大声喝道。我來。
众军士认得是江防总兵邓云峰。操炮的行家里手。便闪开让他操作。邓云峰挥刀割下一块油布。命人将步兵所用的火铳铅子拿來。都是大粒的弹丸。约莫四五十枚。用油布包裹起來。再将发射用的药包打开。取出大部分火药。只留下四分之一的用量。这才将油布包裹着的铅子塞入炮膛。
邓云峰仔细调整着炮口的角度。Www。。com瞄准城墙上方一丈处。这才用烧红的铁钎子插-入了火眼。一声炮响之后。但见午门上方哭爹喊娘。守城军士被霰弹杀伤无数。火力顿时一弱。
其余炮手也依样画葫芦。一团团霰弹朝着紫禁城上方打去。铅子如同暴雨一般。御林军死伤惨重。不堪压力。终于挑出了白旗。投降了。
午门大开。禁军们欢呼着从这座皇帝专门的御道内蜂拥而入。冲进了广阔的奉天殿广场。
午门守军一降。宫城防务就崩溃了。汉军大队人马及时赶到。发出号令。不许滥杀无辜。不许擅自进入后宫。违者格杀勿论。
禁军在乾清门前止步。大周宫殿采用的是前朝后寝的格式。以乾清门为界。前面是上朝议政。司礼监内阁的所在。后面是皇帝和后妃们居家过日子的地方。
前面半部分有两个重要的机构。位于武英殿北面的司礼监。以及位于文华殿的内阁。内厂那些千刀万剐的阉奴就在司礼监。相比起來。反倒是周军将士比较痛恨这些太监。当汉王的封刀令传來之前。已经杀掉了不少内厂番子。一些太监也跟着遭了殃。被乱刀砍死。
前面宫殿血流成河。浓重的血腥气和不断地惨叫传到乾清门里面。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吓得那些大内侍卫瑟瑟发抖。太监们面色惨白。在长长的御道上奔跑着。惨叫着:“北兵进宫了。”
北兵。多么可怕的称呼。野蛮凶悍的骑兵。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想到要被这些肮脏粗俗兽性的大兵施暴。一些脆弱的宫女后妃悬梁自尽。或者投井身亡。还有些人吓疯了。披头散发。抱着首饰盒子乱窜。
西宫。皇帝手持长剑。站在他心爱的翠妃床前。年轻的妃子刚刚小产。病体未愈。就要面临死亡。她惨白的脸上挂满了泪珠。头上缠着白色的汗巾:“陛下。臣妾才十九岁。臣妾不想死啊。”
皇帝惨然一笑:“要怪就怪你不该嫁入宫门吧。”
说着。将长剑刺入翠妃的心窝。用力搅动了两下。翠妃一蹬腿。死了。血流了满床满地。
急促的脚步声传來。曹少钦和文海身穿甲胄手拿兵器奔來。神色匆匆道:“皇上。北军打进來了。我们护着您突围。还有一线生机。”
皇帝低着头。仔细的擦拭着宝剑上的血迹。根本不搭理他俩。两人这才注意到横死在床上依然瞪着两只大眼的翠妃。
“皇上。突围吧。”曹少钦老泪纵横。苦苦劝道。此时撞击乾清门的声音远远传來。夹杂着爆豆一般的火铳声音。
“皇上。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弟兄们撑不了太久了。”文海也焦躁的喊道。
“朕不走。朕要留下來看看。历史是怎样重演的。”皇帝冷笑道。又看了看两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叹口气道:“你们走吧。去山西找承平。朕把大统交给他了。你二人要肩负辅佐之责。朕老了。也累了。你们还年轻。”
曹少钦和文海对视一眼。终于屈服了。趴在地上给皇帝磕了个头。匆匆离去。
皇帝踉踉跄跄的走向御花园。不知道什么时候宝剑也脱手而出。身边忙着逃命的太监宫女來回奔跑。根本就沒人注意他这个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