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下田种地 - 你都做出洛神赋了,还花钱买状元? - 风吹一二三万里
一直到日上三竿,萧羽整整写了十多页不同土质的改良办法和种植方法的推荐,一并交给了知府。
解决了土地的问题,紧接着要解决的就是江水不足的问题了。
早在他写给狗皇帝的解决办法中,他其实就已提出过水源不足的应对策略——南水北调。
但南水北调属于大工程,哪怕是多年后的现代化城市也花费了许多时间和人力才完成。
要想在这古代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壮举,可谓难如登天。
因此萧羽对狗皇帝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要想短期内解决问题,萧羽想到的解决办法便是另一种古代人民抗旱的神器——溪井。
早在第一日实地考察的时候,萧羽就已经在心中大致订下了溪井修建的地方。
但这东西只存在于历史中的古代,身为现代人的萧羽前世根本没有见过实物。
他只在书中读到过它为井字形,内部的构造形似水窖。
恰好鲁子才办完事回来,萧羽立刻将溪井的大致构造和功能和他描述了一遍。
听了描述,鲁子才立刻就明白了溪井的工作原理,拿起笔就画了个设计图出来。
“对,就是这东西。”
见鲁子才画的设计图竟与他在书中看到的基本一致,萧羽又惊又喜。
“大人,那我今天就去找那群工匠,争取尽快建成。”
反复观摩着手里的设计图,鲁子才兴致勃勃。
自从萧羽上任后,他经常能接触到新的发明,这对于热爱建造的他来说简直是无边的快乐。
他现在连饭都不想吃了,只想尽快将这溪井建成。
“我同你一起去。”
萧羽点了点头,和鲁子才一起出发前往工厂。
“大人,有何指示?”
见萧羽来到工厂,工匠们纷纷丢下手中的工作,一窝蜂的聚了过来。
“我计划在此处修一个溪井,用来在雨季的时候将雨水收集并储藏起来,等到旱季时将水车接到水仓便可以使用。”
见到图纸上陌生的建筑,所有工匠都来了精神。
“当然,我会按照正常聘请工人的价格给你们支付工资的,这是定金。”
萧羽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一沓银票。
“大人不必如此,这东西本来就是为了造福我们才造的,我们感谢你都来不及,哪好意思收您的钱?”
工匠们推推搡搡,最后终于被萧羽强迫着收下了工钱。
“大人,不知我们合适动工?”
为首的工匠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看向鲁子才。
“择日不如撞日,现在就干!”
说罢,率先扛起工具朝着萧羽规划的地点带头走去。
身后的一众工匠立刻欢呼着拎起各自的工具跟上。
见所有人都是一副干劲满满的模样,萧羽也放心的将施工的一切全部交给鲁子才,自己则是动身前往农田。
所有的农户都得到了知府的通知,早早地聚集在了水车前的农田。
萧羽到的时候,全城的农户都已到齐。
“想必大家都收到了知府发下去的指南。”
萧羽环视一周,见已有农田按照他提出的土地改良方式进行了翻新,心里不禁给知府的办事效率点了个赞
“我这次将大家聚集在此,是为了更加直观的教给你们一些种植方式。”
萧羽说着,率先拎起农具走入一处农田。
这块农田上的作物全部死于旱灾,刚刚翻新过还未播种植物。
萧羽拎起锄头,用背部在地上划出一道又一道沟壑,随后每隔半步便用脚在沟壑中踩出一个小坑。
“像这样将土地划分出沟壑,可以让种子四周的水全部流淌至低处,提高作物附近的土地湿润度和肥料浓度。”
“将作物之间保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避免作物互相争抢营养,挤压彼此。”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种子放入坑中,轻轻用土盖住。
看到萧羽的实践,众人好奇的凑上前,学着他的模样垦起了地。
没一会,一块农田就在萧羽的指导下播种完成。
萧羽又用几根木棍简单的做了个简易版的犁,亲自为众人示范了使用方法。
“如果家里有牛,将犁绑在牛的身上,能节省更多力气。”
在一众农户的一声声惊呼声中,萧羽尽可能的将一些古代能够达成的先进农耕方式倾囊相授。
有了萧羽的带领,短短的半天内,先前被灾害毁掉的农田竟已经被翻新了一大半。
“大人,要是所有官员都能够像您一般就好了。”
坐在树荫下,一位农户看着井井有条的农田,由衷的感叹道。
说实话,虽然他们对萧羽的印象很好,但先前听说他要亲自教他们耕作时,他们这些农户的心里都十分不服气的。
毕竟一个生在京城的官二代,怎么可能耕过地。
完全没有种地经验的人来教导他们这群和农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换谁来能信?
然而打脸来的就是这么快,萧羽不但真的会种地,还种得头头是道。
他介绍的这些方法,不但省时省力,还能极大程度上保证作物的存活,提升产量。
短短的半日下来,这群农户无不是对萧羽百般敬佩。
萧羽笑笑,没有说话。
他总不能说他在上一世时经常回老家帮年迈的爷爷种地这种话。
稍作休息,农户们又起身继续耕作。
这次,萧羽没有动手,而是将实践的机会交给他们,自己则是在一旁偶尔指导几句。
确保大部分人都完全掌握了他教的内容,萧羽才放心的离开农田,转身去施工的地方监工。
“老王,那边的水仓要比这边深一点。”
“老李,这边要留下一个能放下水车的空隙。”
只见在鲁子才的指挥下,所有工匠正井井有条的进行着自己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