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一百零六章 困局难解(中)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 澹宁居士

第一百零六章 困局难解(中)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 澹宁居士

在那个内燃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年代,铁甲战舰事实上仅仅是一个伪概念,与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现代军舰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当时的铁甲战舰虽然拥有钢铁的外壳,但是其动力仍然来自效率低下的蒸汽机,其武器配备也仍旧按照木质炮舰时代的固有模式,选择在船舷两侧安装火炮而不是像现代军舰一样在船头和船尾安装可转向的炮塔。诚然,这种在船舷两侧安装火炮的武器配备模式与之前的“接舷战”时代相比已经是莫大的进步。但是,这样一来,要想在作战过程中达到杀伤敌方目标的目的,就必须保证船舷面向敌方目标。相应地,如果要进行大规模的炮舰对决,炮舰就必须摆成一字长蛇阵的阵型。

但是,随之而来又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字长蛇阵过于单薄,缺乏必要的战略纵深,极易被敌方炮舰突破。而一字长蛇阵一旦被突破,不仅意味着己方进行大规模炮舰对决的目标无法达到,还极有可能导致阵型的混乱,最终被敌方炮舰分割包围和消灭。

现在,英军舰队摆出的这座“t”字阵型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座“t”字阵型实际上组成了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就是这座“t”字阵型的战略纵深,而这座“t”字阵型的炮击方向实际上是四个,也就是说,无论敌方炮舰选择从哪个方向突破,这座“t”字阵型都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炮击。

或许,在今天,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设计这座“t”字阵型无非只是将两座之前惯用的一字长蛇阵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组合而已,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但是,熟读史书的张继知道,对于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而言,这样一个简单的组合却意味着一次划时代的飞跃。

在1588年年的英西海战中,有“海上魔王”之称的前海盗船长、英国皇家海军创始人弗朗西斯・德雷克中将抛弃传统的“接舷战”,创造性地运用“纵队战术”击败了横行地中海和大西洋长达一百年之久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夺取了海上霸权。此后,英国皇家海军凭借“纵队战术”保持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海上霸权,直到1805年受到法国的空前挑战。

1805年,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面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后来被誉为“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的霍雷肖・纳尔逊上将创造性地运用“横队战术”大败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从那以后,“横队战术”又被英国皇家海军奉为圭臬。

然而,面前的英军炮舰居然破天荒地摆出了这座“t”字阵型,显然,敌军主将不仅有着深厚的海战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海战经验积累,更有着高屋建瓴的长远眼光和革故鼎新的超人胆魄,这才是张继最为担忧的。毕竟,想要突破一座威力无穷的阵型无论如何也能找到方法,但是,想要击败一个懂得不循规蹈矩的敌人可就难了。

……

此刻,站在英军舰队旗舰“皇家方舟号”战列舰上的新任英国远东远征军总司令克雷格・纳尔逊子爵也在用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的定海炮台,嘴角挂着一丝浅浅的笑意,一副踌躇满志的表情。

克雷格・纳尔逊子爵现年四十二岁,是被誉为“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的霍雷肖・纳尔逊上将的长孙。霍雷肖・纳尔逊上将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牺牲后,霍雷肖・纳尔逊上将的父亲丹尼尔・纳尔逊继承父亲的遗志,担任了英国皇家海军北海舰队的总司令,1845年在加莱海战中几乎全歼了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被维多利亚女王晋封为子爵。1850年,丹尼尔・纳尔逊子爵死于鼠疫引发的败血病。就在英国朝野上下纷纷叹息天妒英才、纳尔逊家族后继无人、英国皇家海军风光不再之时,原本沉醉于戏剧创作,不愿听从父命加入英国皇家海军的克雷格・纳尔逊为了延续家族的荣耀、维护国家的利益,继承了父亲的子爵爵位,投笔从戎,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在“皇家方舟号”战列舰上担任舰长。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克雷格・纳尔逊子爵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屡立战功,彻底在海上击败了英国的宿敌西班牙和法国,进一步巩固了英国的海上霸权。也正因为此,1860年,年仅三十五岁的克雷格・纳尔逊子爵像他的父亲一样担任了英国皇家海军北海舰队的总司令。而自从决定同俄国结盟发动这场针对中国的战争以来,维多利亚女王更是力排众议,推荐克雷格・纳尔逊子爵担任英国远东远征军总司令,这既是对他方案制定能力和和战术指挥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继续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鞭策。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